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泄洪後,這裡發現一件距今10萬年的“象牙鏟”

發佈時間:2024-03-25 09:37:54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靜

大約10萬年前的一個清晨,在水草豐美的山東腹地,智人揮動“象牙鏟”等工具開始了一天的活動;遠處,仿佛還能聽到古菱齒象、野馬等的嘶鳴……遙遠而神秘的遠古人類生活圖景,隨著考古工作持續推進,越來越清晰地呈現在世人眼前。

2023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日前在北京揭曉,山東沂水跋山遺址群入選。跋山遺址群是對以山東省沂水縣跋山遺址為中心的80余處舊石器時代遺存的總稱,其發現和研究已初步構建起沂河上游區域距今10萬年至1萬年的考古文化序列。

“跋山遺址群能夠脫穎而出,我們感到非常振奮!”項目負責人、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館員李罡説。

  跋山遺址地貌航拍。

這一舊石器時代考古的重大發現始於2020年7月。當時,由於多日降雨,位於沂水縣沂河干流上的跋山水庫開閘泄洪,一根象牙意外從沂河岸邊被沖刷出來。這歷經滄桑的巨物引起當地文物保護部門的重視,工作人員隨後聯繫上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到了現場,我們發現地層裏除象牙外,還有人類使用的石器。”李罡説,來到現場,結合地形特點,他立馬憑經驗判斷出這是一處很重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沂河一般在每年7月初進入汛期,2021年4月,考古隊開展對跋山遺址的搶救性發掘工作。

經過連續3個年度的發掘工作,跋山遺址發掘面積225平方米,出土、採集文化遺物4萬餘件,包括石製品3萬件、動物骨骼1萬餘件,以及少量竹、木質等有機物標本。下文化層集中出土8具古菱齒象下頜及部分骨牙角製品。

  2021年5月12日,項目負責人李罡(右)在清理出土的象牙質鏟形器。

  象牙質鏟形器。

對其中頗具代表性的“象牙鏟”發掘過程,李罡記憶猶新。2021年5月12日,一名考古隊員正在清理跋山遺址一處探溝的下文化層,突然大聲呼喊。“文化層中出現了一根象的門齒和一段臼齒。”李罡説。這根門齒較粗的一端橫斷面看起來平齊規整,像被人工打磨過;在顯微鏡下觀察,斷面上的劃痕排列呈現出一定規律,意味著這是人類使用過的工具。

後經證實,這件形體碩大、人工打制痕跡明顯的象牙質鏟形器,為國內首次發現,其所在地層測定為約距今10萬年。

水門遺址、水泉峪遺址、沂河頭遺址……考古隊以跋山遺址為中心擴大調查範圍,陸續發現了舊石器時代中期、晚期以及舊新石器時代過渡階段遺址80余處,組成龐大的遺址群。從舊石器技術的發展過程來看,可分為4期,前3期以石核—石片技術的發展為標誌,第4期則體現出以船形細石核為代表的技術特點,技術傳統承前啟後,發生了明顯的提升。

  跋山遺址群地層出土部分石製品四期文化圖。

“跋山遺址群中以脈石英為原料的簡單石核—石片技術,經過與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區同時期相關遺物文化特點的比對,發現具有一致性。”李罡説。

“跋山遺址群的發現和不斷擴充,進一步拓展了山東史前遺存的分佈範圍。”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孫波説,“近5萬件石製品與動物化石,揭示了晚更新世華北、華中乃至華南地區舊石器文化傳統的一致性,説明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長期連續發展的特點早在舊石器時代便已顯現。”

目前,跋山遺址群周圍已實施保護圍堰加固建設與泄洪道拓寬工程。在多方合力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建成國內第一個舊石器遺址室內考古大型方艙,並多次召開專家論證會。孫波説,發掘和系統調查工作將持續進行,不斷提高對跋山遺址群的研究、闡釋和利用水準。

記者:張昕怡

編輯:賈真、吳夢桐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