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紅色原創話劇《暗夜之光》震撼首演

發佈時間:2023-11-13 12:42:18 | 來源:半島都市報 | 作者:朱佳鑫 鄔明洋 趙一飛 | 責任編輯:秦金月

緬懷革命先烈,弘揚紅色精神。11月10日晚,在青島大學劇院,由中共平度市委、平度市人民政府、青島大學、青島市紅色文化研究會主辦的紅色原創話劇《暗夜之光》首演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紅色文化進校園——話劇《暗夜之光》青島首演。

演出當晚,青島大學劇院座無虛席:中共中央宣傳部原秘書長、中國文化管理協會副主席官景輝,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一級美術師、聯合國文明聯盟藝術家代表王林旭,劉謙初烈士外孫女楊東梅、楊密及楊東梅丈夫馬飛,中國人民公僕研究會會長梁金安,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總編輯趙珺,山東省話劇院黨委書記葉樹茂,蘇州宏歌影視文化公司董事長蘇勇亮,青島大學黨委副書記肖江南,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文明辦主任張升強,海爾集團原黨委副書記、青島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黨建研究顧問王安喜,平度市委書記趙興績,平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嵩,平度市委常委、市委辦公室主任宋振祥,平度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陳穎,平度市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王孝友,平度市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市總工會主席馮玉敏等有關領導嘉賓以及青島大學師生代表、各界社會人士代表參加首演活動。開演儀式由平度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夏嵩主持。劉思齊的女兒楊東梅作為親屬代表發言。青島大學黨委副書記肖江南致辭。

青島大學劇院演出現場。圖為劉謙初和妻子關押在獄中的場景。

據介紹,話劇《暗夜之光》由毛岸英烈士的妻子、劉謙初烈士的女兒劉思齊題寫劇名,青島市紅色文化研究會總編審、原平度市廣播電視臺原臺長、黨委書記苗愛萍編劇,房蔚導演,山東省話劇院傾情演出。《暗夜之光》主要反映了擔任白色恐怖時期中共山東省委書記革命烈士劉謙初的英勇事跡,貫穿全劇的情感主線增加了藝術感染力,具有打動人心和震撼靈魂的力量,是一部優秀的黨史教育話劇。1931年4月5日,劉謙初等22名共産黨人被國民黨反動派槍殺于濟南緯八路刑場。父親劉祿從老家來到濟南收屍,白髮蒼蒼的老人甩響馬鞭,悲壯的喊出:“遍打豺狼虎豹,開出陽光大道,光,孩子,咱們回家……”到此劇幕,觀眾無不熱淚涌流,真切地感受到革命烈士和親人的巨大犧牲和付出。

青島大學劇院演出現場。圖為劉謙初的父親劉祿從老家來到濟南將兒子遺體帶回家的場景。

演出結束後,導演房蔚、部分演員與觀眾合影留念。

據了解,《暗夜之光》被評為中共青島市委宣傳部2021年度文藝精品扶持工程項目,進入山東省“百年征程時代華章”優秀展演劇目,經過全國戲劇專家盲評打分、三輪篩選,獲得2021年度“戲劇中國”優秀話劇劇本,這也是青島和山東建黨百年唯一獲此殊榮的話劇劇本。《暗夜之光》的編劇苗愛萍作為從業30餘年的資深媒體人,寫作新聞題材作品是行家裏手,近年來也開始嘗試影視題材創作,但創作話劇,對她來説還是首次。據苗愛萍介紹,2017年,她作為平度電視臺臺長,率記者到北京採訪劉謙初的女兒劉思齊。也是那次採訪,讓苗愛萍更加真切地了解了劉謙初的故事。“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浴血犧牲和親人們割捨親情換來的,我們要銘記他們的付出。”平度是劉謙初的故鄉,作為平度人的苗愛萍在劉謙初母校平度一中烈士雕像前暗自發誓,一定要把劉謙初的事跡宣傳出去。此後,她開始收集資料醞釀創作,決心以話劇藝術形式把劉謙初的事跡搬上舞臺。話劇《暗夜之光》由山東省話劇院組織強大的導演和演員陣容排演。用心設計的舞臺場景,匠心巧妙的燈光設計,盪氣迴腸的音樂旋律,再加上演員的真情演繹,整場話劇高潮不斷,催人淚下,獲得台下觀眾陣陣熱烈的掌聲。

楊東梅(右三)、楊密(左一)與主要演員合影。

演出結束後,楊東梅(左四)與演員親切交流。

“《暗夜之光》讓我們真切了解了共産黨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感慨今天的和平安寧來之不易!”;“致敬革命先烈,是他們用鮮血為我們換來了今天的幸福!”;“一次深刻的緬懷,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禮,今天的我們,會繼承先烈的遺願,擔當強國使命,建設盛世中華!”……當晚演出結束後,現場觀眾被劇情打動,熱淚盈眶。大家紛紛表示:《暗夜之光》是希望之光、信仰之光、理想之光,作為一堂特殊黨課,《暗夜之光》的演出,將激勵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學生賡續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新聞連結:觀演感受

我之所以從美國趕回參加話劇《暗夜之光》青島首演,就是想為家鄉文化的傳播盡一份綿薄之力。一個地區搞文化是非常有遠見、有前途的。尤其是我的家鄉平度,是一個文化實力特別強的地方,具有幾千年的歷史,是齊魯文化的典型代表,在歷史上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文化傳播的中心。平度不僅書畫有文化傳統,戲劇、民俗都有文化傳統和底蘊。平度自古以來人才輩出,更有數位在中國共産黨的歷史上彪炳史冊的人物,如楊明齋、劉謙初、羅竹風、喬天華,還有抗日戰爭時期大澤山的英雄民兵群像等,紅色文化資源極為珍貴豐富。應該看到,無論是一個民族,一座城市,文化都是根基,是“身份證”,也是核心競爭力。這次,平度市委市政府,聯合青島大學、青島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促進原創話劇《暗夜之光》在青島首演,是特別有意義的一件事情。以此為契機,家鄉必定會迎來更多的文化盛事。相信平度乃至青島在文化的引領下,必定迎來新的更好發展時期。我願意作家鄉文化傳播的形象大使,讓我們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為更多的人所了解!(全國政協常委、國家一級美術師、聯合國文明聯盟藝術家代表 王林旭)

這次應邀從北京專程到青島大學參加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觀看我們平度資深媒體人苗愛萍創作的紅色話劇《暗夜之光》,我感到非常榮幸,也非常期待。我知道,這部話劇非常成功,不僅在平度也在山東和山東之外已經産生了廣泛的影響。我覺得她的成功有著多重意義:第一,教育意義。她令很多人在感懷劉謙初烈士的事跡的同時,激發起人們對血沃中華的共産黨先烈的崇敬和熱愛之情;第二,是開創意義。第一次以話劇的形式呈現劉謙初烈士的事跡,具有開創性,創新性,非常難得。能把劉謙初烈士的故事成功搬上舞臺,並且獲得藝術上的成功,這中間凝聚了苗愛萍老師和山東省藝術家們的熱愛、激情、奉獻、心血。我相信在不斷努力下,未來烈士的故事會以更多的方式得到更為廣泛的傳播;第三,對於紅色文化傳承和文化引領的意義。作為平度的遊子,我為家鄉感到驕傲,平度不僅文脈深遠,而且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最近這些年我關注到像楊明齋、劉謙初烈士故居這樣的紅色文化遺跡得以保護和重建,紅色文化資源被挖掘得到傳承而且形式不斷發展豐富,這些傳承和引領的行動和成果對於家鄉的發展有著獨特意義。作為一個媒體人,看到有這麼多家鄉人致力於紅色文化的傳承引領與發展,非常受教育受感動,我要向他們致敬和學習,更好地了解和學習家鄉的紅色文化,傳播紅色文化。(中國外文局亞太傳播中心總編輯 趙珺)

其實今天我也是第一次看到這部劇,我看了以後也覺得非常的震撼,演出團隊完全還原了他們當年的那個真實情景,包括演員説的很多話都是原話,就比如“在敵人面前我們只可以流血不可以流淚”,這句話跟當年的真實發生的對話一個字不差,最後他(劉謙初)寫給我姥姥的那封絕筆信,就是他知道自己要犧牲了,鼓勵我姥姥要繼續在共産黨的領導下,沿著黨指引的道路繼續前進,但是他只不過在監獄裏面寫的很隱晦,把黨比喻為母親,説一定要聽母親的話,按照母親的指引去做。所以我覺得在那個年代,為了心中的理想信仰,為了全中國人民的幸福,他才34歲就可以不顧一切地拋頭顱灑熱血,是非常可貴的。我覺得這部話劇演的非常好,編劇也非常好,對於年輕人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我覺得那麼多的烈士,為了中國的下一代,為了他們能有一張平靜的書桌,現在的年輕學子一定要珍惜現在這個來自不易的學習機會,不辜負這些先烈們的期望。同時也非常感謝為這部話劇付出心血和努力的所有人,他們真的很令我感動。(劉思齊的女兒 楊東梅)

劉謙初為代表的千千萬萬的革命烈士,懷揣家國理想,置生死於天地間,用熱血和不屈換來光明與和平。他們所承載的鏗鏘正氣,正是中國人不倒的信仰,正是有這樣的革命先烈,才有了我們現在美好的生活,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努力奮鬥,為民族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平度一中教師 王加剛)

在青島,在大學,能夠上演一部讓所有人都動容落淚的話劇《暗夜之光》,對當代大學生來説,就有著更為廣泛的現實意義,歷史並不遙遠,話劇中那個父女從沒見面的劉思齊在講述她的父母的故事,劉思齊的女兒楊東梅講述劉思齊和這部話劇的情結,這都是點滴的星光,但正是這暗夜的滿天星光,匯成革命的滾滾洪流,勝利才屬於我們。每一名觀看者,都會散做滿天星光,暗夜之光,照亮萬里前程。(平度市仁兆鎮冷戈莊中學教師 楊文新)

作為一名青年學生和預備黨員,能有幸參加一次這樣別開生面的黨課,我感到十分的激動,整部話劇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演員們聲情並茂的表演,仿佛讓我回到了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劉謙初烈士仍然沒有改變他對黨的忠誠和初心,我也會以此為精神動力,努力成長為一名對國忠誠、對黨忠誠的共産黨員。(青島大學團委宣傳部副部長、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 黃筠媛)

劉謙初先生一心愛國,忠勇為黨,他為實現共産主義光榮的犧牲了,但他對黨和人民的熱心,永遠都留在了我們心中。作為一名青年學生,我要向劉謙初烈士學習,堅定理想信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青島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學生 谷麗林)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句話是劇中劉謙初烈士的父親吟誦的劉謙初烈士小的時候做的一首詩:少年讀書不用心,不知讀書為黎民。若知讀書為黎民,高掌明燈用苦心。作為一名自動化學院的學生,同時也是一名黨員,《暗夜之光》這部劇更加堅定了我為國鑄劍的決心,我將學習劉謙初、錢學森、張嗣瀛等老一輩黨員的初心,繼續努力奮鬥!砥礪前行!(青島大學自動化學院學生 臧新宇)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