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絲路千年,東西貫通,器以載道,文化交融。兩千多年裏,沿著絲綢之路的駝鈴古道、商船航線,不同地域、民族的多元文化激蕩交融,無數印證東西方交流互鑒的遺珍散落其間。值此“一帶一路”十週年之際,中新社“東西問”今起特推出“絲路鑒寶”系列策劃,從館藏文物中探尋絲路文明交流互鑒的歷史足跡。
中新社蘭州10月23日電 題:策馬飛馳的《驛使圖》怎樣見證絲路古道?
——專訪甘肅省博物館歷史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劉光煜
中新社記者 馮志軍
在甘肅省博物館內,一件中國已發現的最早古代郵驛形象資料《驛使圖》壁畫磚,因曾作為中國郵政“形象大使”而聞名遐邇。它生動再現了距今1600多年前,策馬飛馳于古絲綢之路上的郵驛情形。
《驛使圖》壁畫磚蘊含了哪些珍貴的歷史資訊?對了解和研究中國古代郵驛制度有何啟示?它怎樣見證暢聯千年的絲路古道?甘肅省博物館歷史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劉光煜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獨家專訪,對此進行深入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驛使圖》壁畫磚描繪了怎樣的歷史畫面?蘊含了哪些珍貴歷史資訊?
劉光煜:20世紀70年代,《驛使圖》壁畫磚出土于甘肅嘉峪關新城魏晉(西元220年—420年)墓葬群,長35釐米、寬17釐米。該畫像磚為米色底,黑色輪廓線,上繪一信使,頭戴黑幘,著皂緣領袖中衣,左手持棨(qǐ)傳文書,躍馬疾馳,生動再現了當時西北邊疆驛使馳送文書的情景,被認為是中國已發現的最早古代郵驛形象資料。
1982年,原中國郵電部以《驛使圖》為原型,發行了一枚面值1元人民幣的小張紀念郵票。1995年,驛使圖又“代言”了郵政儲蓄卡,成為中國郵政的“形象大使”。
該壁畫磚僅用寥寥幾筆,就體現出古代畫師創作方式寫實與寫意結合的爐火純青。仔細凝視,仿佛能聽到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劃破長空。來者一手緊控韁繩,一手持棨傳文書,胯下紅鬃烈馬四蹄騰空,風馳電掣在絲路古道,將連綿的祁連山脈、廣袤的戈壁大漠遠遠甩在身後。
通過這塊壁畫磚,還可看出甘肅曾是郵驛的興盛之地。作為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處,甘肅自古以來就是中西交通的咽喉要道,歷代王朝於此多設關隘要塞,境內遍佈古代烽燧和郵驛,尤其是河西走廊有著“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塞”的壯觀景象。
作為迄今所知反映中華郵驛時代最早的繪畫作品,《驛使圖》壁畫磚既展現中國古代繪畫共同的美學意象,也有自己的特點,如信使臉上的五官唯獨缺少嘴巴,有學者研究表明,其意在表達昔日驛傳的保密性。
中新社記者:透過《驛使圖》壁畫磚,如何解讀和研究中國古代郵驛制度的發展和變遷?
劉光煜:在中國古代,把騎馬送信稱為郵驛,是由官方建立、專門傳遞公文書信的機構,而其職責又不僅限于承擔公文函件的傳遞。它還是官商、專使在途中休息和運送物資的客棧及組織機構。因此,古代郵驛兼有通信、交通、接待、運輸等多重職能,並有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融合於鞏固政權的活動中。
據甲骨文記載,商朝時就已經有了郵驛。周朝時進一步得到了完善。那時的郵驛,在送信的大道上,每隔30里設有一個驛站,驛站中備有馬匹,在送信過程中可以在站裏換馬換人,使官府的公文、信件能夠一站接一站,不停地傳遞下去。
中國郵驛制度經歷了春秋、秦、漢、唐、宋、元等各個朝代的發展,一直到清朝中葉才逐漸衰落,被現代郵政取代。中華文明能長久煥發蓬勃的生機,與一個健全的郵驛系統有密切關係,回顧世界郵史,中國郵驛系統較早形成,並具備了完備的結構形式和迅捷的工作效率。應當説,古代郵驛也是中華文明創造的傑作之一。
中新社記者:中國歷代王朝在保障郵驛暢通方面,都作出了哪些努力?
劉光煜:秦王朝在開創統一的郵驛制度方面,有不世之功。其把“遽”“驲”“置”等不同名目一概統一規定為“郵”。從此,“郵”便成為通信系統的專有名詞。在郵傳方式上,秦時大都採用接力傳遞文書的辦法,由朝廷規定固定的路線,由負責郵遞的人員一站一站接力傳遞下去。
為保證公文和書信的及時、迅速、準確送達,秦王朝規定了一系列嚴厲的法律,有耽誤的以法律處置。秦朝的通信幹線貫通東西南北,郵驛制度也比較規範。這種有效的通信系統,起著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
同秦朝相比,漢代郵傳制度的最大進步就是驛、郵分流。以騎馬為主的信遞方式,以“驛”命名,以短途步行為主“遞送文書”者,以“郵”命名。那個時期,在由京城通往邊境的千里驛道上,每隔30里設一個“驛站”,每隔10里設一個“郵亭”。
三國時期,曹魏制定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專門的郵驛法《郵驛令》,內容包括軍事布陣中的聲光通信,“遣使于四方”的傳舍規定和相關政治禁令等,對後世産生了深遠影響;東吳郵驛創造了水驛的獨特形式,開闢了水上郵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許多少數民族政權對北方的郵驛事業發展,也起到重要作用。
隋唐時期的郵驛盛極一時,空前繁榮,“驛”代替了以往所有的“郵”“亭”“傳”。驛的任務包羅萬象,既負責國家公文書信的傳遞,又傳達緊急軍事情報,還兼管迎送官員,懷柔少數民族、災區慰撫和押送犯人等。有時還管理貢品運輸和其他小件物品的運輸。
唐朝的驛站遍佈全國。據《大唐六典》記載,當時驛站包括水驛、陸驛和水陸兼辦三種,專門從事驛務的人員共有兩萬多人,其中驛夫1.7萬人,是一支很龐大的郵政隊伍。
中新社記者:中國歷代王朝不斷完善的郵驛制度,如何保障絲路古道的暢通?
劉光煜:驛站是中國最早的一種官方住宿設施。驛站初創之際,接待對象只是信吏和郵卒。秦漢以後,驛站的任務擴大,成為兼管過往官員吃住的處所。在中央政權與西域各國交流交往的進程中,甘肅河西走廊處於較前沿位置,其間所設驛站對於保障古絲綢之路的暢通,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于1987年發現的敦煌懸泉置驛站,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並保存最為完整、出土文物最多的漢代驛置機構。其所出土的大量漢簡中,不僅生動記錄了絲綢之路上,中西方之間無數的家國往事和文明互鑒,也成為現代解碼古絲綢之路的一扇窗口。
懸泉置漢簡中,有大量西域各國使者途經懸泉置的相關記錄,涉及樓蘭、且末、小宛、渠勒、于闐、大宛、莎車、疏勒、烏孫、龜茲、車師等數十個西域國家。他們與漢王朝的來往資訊,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
據漢簡記載,懸泉置有一次接待於闐國王,其從者多達1600人,僅用壞的杯子就達300多個。還有一枚漢簡記載了接待烏孫國公主的規格也相當高,配有地毯等貴重物品。
作為絲綢之路的守護者,默默無聞的邊塞戍卒,千百年來被湮沒在浩瀚的歷史海洋中。在甘肅河西漢塞出土的數萬件簡牘帛書中,留存了不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珍貴書信。比如中國國家一級文物、兩漢地下出土文物中保存最完整、字數最多的私人書信《元致子方書》。
該信件看似是朋友之間簡單的書信往來,卻透露出極為重要的資訊,能幫助人們深入了解漢代邊塞戍卒的日常生活。結合懸泉置遺址中出土的毛筆、硯、革履和絲綢、毛麻織品等,可以清晰地還原漢代絲綢之路普通大眾的服飾特徵和生活場景。
中新社記者:兩千多年的中國古代郵驛文化,對於當今共建“一帶一路”交融互鑒有何啟示和借鑒意義?
劉光煜:延續兩千多年的中國郵驛制度,不僅很好地促進了國內的政令暢通,也保證了中西方持續文明互鑒的進程。而每一座驛站又都是不同文明交流交往的紐帶和橋梁,加速了彼此之間的交融。
兩千多年之後回望歷史,雖然交通運輸工具和資訊傳遞速度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目前保留下來的古代驛站遺址和大量出土文物,見證了昔日中西方之間頻繁的禮尚往來,以及彼此間曾經十分活躍的相容互惠活動。
從中可見,數千年來,中華文明都是周邊各國“心嚮往之”的文化圈,我們也一直以海納百川的包容胸襟,不拘一格地吸收各種外來優秀文化和文明,並使其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包羅萬象的文化基因,同樣有助於當今“一帶一路”建設。(完)
受訪者簡介:
劉光煜,甘肅省博物館歷史部副主任、副研究館員。長期從事陶瓷器、絲路文物等方面的研究。曾策展“朔方翔鷹—草原絲綢之路精品展”“茶馬古道—八省區文物展”“神人之約—中非珍稀面具展”“唐蕃古道—七省區文物展”等二十余個展覽。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