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楚大鼎何以體現浪漫楚國“最後的倔強”?

發佈時間:2023-02-24 09:00:07 | 來源:中國新聞社 | 作者:張強 | 責任編輯:姜一平

編者按:

國寶之美,穿越古今,器以載道,恢弘萬千。每件珍稀文物背後,都凝聚著古人的匠心智慧,鐫刻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見證著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從2023年2月20日起,中新社“東西問”推出“鎮館之寶”系列策劃(二),藉專家探究文物之意涵及其背後故事。

中新社合肥2月23日電題:楚大鼎何以體現浪漫楚國“最後的倔強”?

——專訪安徽博物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徐大珍

中新社記者 張強

1933年安徽壽縣楚幽王墓出土的楚大鼎,距今已有2500多年曆史,是安徽博物院“鎮館之寶”之一。楚大鼎亦稱鑄客大鼎,通高113釐米,口徑87釐米,腹圍284釐米,是戰國後期楚國青銅飪食器,重達400公斤,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最大最重的青銅圓鼎。

楚大鼎何以體現楚國人“最後的倔強”?楚大鼎經歷過怎樣的顛沛流離歲月?楚大鼎文化元素如何在現代傳承?從事文物研究、管理、文化創意工作三十餘年的安徽博物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徐大珍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楚大鼎何以體現楚國“最後的倔強”?

徐大珍:夏商周時期是中國的青銅時代,“國之大事,在祀與戎”,青銅器的使用與祭祀、戰爭緊密相連是這個時期的典型特徵,青銅器成為國家政治權力的象徵,青銅採冶鑄造技術代表了中國青銅時代最高生産力。

楚大鼎也被稱為“鑄客大鼎”,通高113釐米,口徑87釐米,近400公斤重,1933年出土於安徽省淮南市壽縣楚幽王墓。受訪者供圖

安徽地處南北之衝,交通便利,作為中原和南方諸國的過渡地帶,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皖南地區銅礦資源豐富,是中原王朝青銅器鑄造原料的主要來源地之一。江淮地區古屬淮夷,夏、商、西周時期,中原王朝為獲取銅礦資源,與眾多淮夷小國或戰或和,促進了南北經濟與文化的交流,中原高度發達的青銅文化深深影響了安徽地區。

春秋戰國時期,江淮地區成為大國必爭之地,中原文化、群舒文化、吳越文化、楚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所以先秦時期的安徽呈現出多彩瑰麗而又多元包容的文化面貌。

其中最具影響力的就是繼承了許多商周文化特點的楚文化,其輝煌燦爛的文化成就舉世矚目。比如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浪漫主義愛國詩人屈原,他的作品無不體現著楚人充沛的幻想與激情、深厚的家國情懷。作為楚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楚器也是聞名海內外。

楚文化所體現的楚人的政治文明、思想意識、宗教信仰、器物文化等,都對後世漢代産生了極大的影響。從安徽出土的漢初漆器、青銅器等,可以看出漢代承接了楚文化元素和氣質。

安徽壽縣是楚國最後的都城,遺存眾多楚國器物,最具代表意義和影響力的,當數國家一級甲等文物——楚大鼎。

楚大鼎圓口、方唇、鼓腹、圜底、附耳,耳的上部外侈,三蹄足。腹飾一週突起的圓箍上飾模印花紋,雙耳和頸部外壁模印菱形曲龍紋,足根部高浮雕獸首紋。鼎口平沿處陰刻銘文十二字“鑄客為集腏(zhuì)、伸腏、睘(huán)腋腏為之”,前足足根和左腹下外壁各刻“安邦”二字。左腹外壁近底處還有極細的刻文。

目前,關於“鑄客”二字,學術界有兩種解釋,一為從其他諸侯國請來的工匠,説明戰國時期的工匠身份比較自由;二為管理工匠的低級官吏。

楚大鼎體量巨大,造型設計上處處追求力量與氣勢的完美結合,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與科學價值。楚大鼎鑄造時期,楚國已從稱霸一時的超級大國變成強弩之末,但楚大鼎上的“安邦”二字,仍體現出楚國拔山蓋世的雄心壯志和願景,彰顯了楚人“最後的倔強”。

中新社記者:楚大鼎經歷過怎樣的顛沛流離歲月?

徐大珍:楚大鼎出自楚幽王墓,是目前為止唯一已確定為楚國國君的墓葬——壽縣李三孤堆。歷史上經歷三次盜掘,這裡共出土了4000多件文物,其中很多流落在全國各地,甚至於海外。最早被盜出土的一批文物有800余件,當時的民國政府將它們收歸在那個時候安徽省的省會安慶。

楚大鼎。視覺中國供圖

1937年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時任安徽省圖書館館長的李辛白,緊急將包括楚大鼎在內的700多件楚器埋在院子裏,後在著名考古學家李濟的幫助下,將這批楚器打包運至南京,再後又隨故宮文物一起西遷至重慶,最後一路顛簸到了四川樂山,得以度過抗戰歲月。

抗日戰爭結束後,這批文物被運回南京。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為避免國寶再次流失,楚大鼎從南京被運回安徽蕪湖,1952年在合肥安家,終於結束了近20年的顛沛流離。

楚大鼎體量大,顛沛流離的歲月使其傷痕纍纍。1954年至1955年,安徽邀請蘇派青銅修復師金氏兄弟,完成了對楚大鼎及其他重量級楚王墓出土青銅器的修復。

如今,楚大鼎能安然于展廳裏,得益於無數先輩的無私奉獻,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賡續和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這也呼應了楚大鼎上銘文“安邦”的含義。

中新社記者:楚大鼎文化元素如何在當代傳承?

徐大珍:2014年12月13日,為紀念南京大屠殺的死難者,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公祭廣場,永久設立國家公祭鼎,該鼎以楚大鼎為原型,等比例放大鑄造。

如今,鼎已失去其原有食器功能,但不能低估鼎在中華文化中的分量,鼎文化已融入中國人的基因,它身上所承載的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對現代人有學習和借鑒意義,通過它可以了解歷史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近年來,為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文物“活”起來,安徽博物院深度挖掘館藏文物和地域文化內涵,開發文化創意産品,深受廣大民眾特別是年輕人歡迎。

其中,安徽博物院自主創意的“鑄客來了——文物冶鑄盲盒”,産品設計靈感來源於中國古代青銅冶鑄技術,品牌理念源自楚大鼎的銘文“鑄客”。這款文創産品以文化為核心,以體驗為方式,讓更多人了解古代青銅器的製作過程,了解中國古代輝煌的青銅文化,傳遞中國古代匠人精神。2022年6月上市後,這款産品頻頻出圈,得到眾多互動文創愛好者的喜愛。

中新社記者:中國青銅文明何以成為世界青銅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徐大珍:青銅文明是世界各文明的共性,世界最早的青銅器發現于西亞、歐洲等地區,而中國最早的青銅器發現于西北地區的甘肅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等遺址。雖然中國青銅文明相比西方青銅文明發展較晚,但堪稱世界青銅文明中的一朵奇葩。

西方青銅時代基本是簡單粗糙的工具,哪怕是禮儀用品,也是很小的雕像;製作技法比較單一,主要是鍛打和失蠟法,以鍛制來雕刻紋飾。中國青銅器以陶質塊范法鑄造成形,渾鑄、分鑄、鑄接、疊鑄等製作技術成熟,所鑄的青銅器造型複雜、裝飾繁縟精美,同時很多青銅器上還鑄刻銘文,形成一枝獨秀的局面。

在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系列首個特展“宅茲中國”上展出的春秋晚期鑲嵌綠松石神獸。張亨偉攝

中國出土的青銅器主要以禮器為主,是國家權力和社會等級的象徵,分為食器、酒器、兵器、雜器等,中國青銅器的數量和種類眾多,這是西方所不能比擬的。中國青銅器以獨特的器型、精美的紋飾、典雅的銘文向世人揭示了先秦時期的鍛造工藝、文化水準和歷史源流,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科學研究價值,堪稱中華文明的縮影。(完)

受訪者簡介:

徐大珍,安徽博物院副院長、文博研究館員,從事文物研究、管理、展覽策劃、社教宣傳、文化創意工作三十餘年;出版地域文化研究專著2部,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安徽博物院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獲得國務院普查小組頒發的“全國第一次可移動文物普查先進集體”稱號;策劃的《匠心—文物背後的匠人精神》《皖樂徽聲--安徽音樂戲曲文物展》入選國家文物“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展覽項目。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