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網路劇:從流量至上回歸內容為王

發佈時間:2022-02-24 09:02:54 | 來源:光明日報 | 作者:袁夢倩 | 責任編輯:秦金月

【影視銳評】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引導、臺網互動深化和技術創新驅動下,網路劇與傳統電視劇文藝創作標準逐漸趨同,網路劇的內容生態正在發生深刻的轉型迭代。網路劇的發展更強調精品化的方向,題材更豐富,製作更精良,從流量至上回歸內容為王。創作愈發重視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深度介入社會現實逐漸成為網路劇發展新氣象。

新氣象首先表現在網路劇對時代變革題材的介入。主旋律網路劇的題材更為多元,注重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和引人入勝的故事情節,激發觀眾強烈的情感共鳴,從而建構觀眾的認同感和主流價值觀。同時,這些網路劇試圖在傳統主旋律敘事與新生代網感敘事之間探索柔性表達的路徑,形成一種生活化、浪漫化的美學風格,吸引更多年輕觀眾。脫貧攻堅題材劇《在希望的田野上》直面鄉村社會的一系列現實問題,從青年視角真實刻畫鄉村生活,以影像的力量激勵廣大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助力鄉村煥發新的活力。《掃黑風暴》根據轟動全國的真實案件改編,觸及套路貸、行業壟斷、暴力拆遷等社會痛點,弘揚了掃黑除惡、反腐倡廉的正氣。《一起深呼吸》則開拓了網路劇在援外醫療領域的題材空白,體現了救死扶傷的醫者仁心,以及中國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的人道主義擔當。

歷史題材網路劇也同樣將個體命運鑲嵌在時代變革的圖景之中,為平凡人立傳,為時代畫像。《王牌部隊》探索軍旅劇的年輕化表達,以軍人成長歷程折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軍隊的變革,融匯個體敘事的青春氣息與宏大敘事的史詩品質。《勇敢的心2》講述抗戰時期普通人捨身取義,以國家救亡圖存為己任的經歷,彰顯民族氣節。諜戰劇《叛逆者》深描心懷報國理想的青年樹立共産主義信仰的心路歷程,抒寫時代洪流中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

頭部網路視聽平臺在網路劇産業升級和主流化探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不僅引進優質內容,更強化主旋律題材的策劃和原創內容的開發與製作,突出平臺的社會責任,把握時代脈搏,引領文化風向。這也標誌了網路劇産業進一步突破亞文化領域,躋身主流文化,觸達各圈層受眾。

其次,新氣象表現為對社會熱點議題的介入。隨著類型化日臻成熟,網路劇更注重開拓能引起社會共鳴的題材,參與探討社會熱點議題。都市情感劇貼近現實生活,折射當下的生活方式和社會心態。比如《愛很美味》呼應疫情背景下人們的生活經驗,以輕喜劇的形式展現而立之年的女性在婚戀和職場中遭遇的重重困難,在詼諧幽默中引發觀眾情感共鳴。揭示社會問題的懸疑劇蔚然成風,借懸疑類型之殼,探討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人性和社會的複雜性。《八角亭謎霧》精心構築複雜微妙的家庭關係,細膩刻畫原生家庭悲劇中的心理創傷與修復。《女心理師》透視當下校園暴力、職場欺淩、産後抑鬱等問題,呼籲人們關懷心理健康。

此外,網路劇的現實主義也並不局限于當下時空,《贅婿》雖是古裝片,卻注入了當代性別平等的意識。《雪中悍刀行》突破傳統武俠劇的敘事窠臼,細膩刻畫主角的心理狀態,在個體自由與濟世擔當的選擇中展現人性與道義,是一種更契合當代青年精神追索的“心理寫實主義”。

第三,新氣象還表現為對地方文旅傳播的介入。一些網路劇精心植入地方景觀、民俗、美食等文化元素,打造地方形象,整合和開發文旅資源,探索地方文旅傳播的新路徑。《司藤》在雲南實景拍攝,帶火了雲南清奇秀美的風景和本土特色建築,被網友稱讚為“雲南旅遊宣傳片”。洛陽市政府更是將《風起洛陽》作為重塑城市品牌、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抓手,借該劇宣傳城市文化,將打造洛陽影視IP上升為文旅戰略。該劇對洛陽曆史景觀和風俗禮儀的悉心營造也是傳統文化和網路劇的雙向賦能,一方面,優秀傳統文化賦能網路劇,強化有深厚人文底蘊的中華美學風格;另一方面,網路劇賦能地方文旅傳播,促進傳統文化的傳播創新。

總之,隨著精品化發展不斷深化,更多強調社會效益的網路劇涌現出來,不僅滿足了觀眾的審美需求,更能夠培育觀眾的審美趣味,産生社會影響力和文化價值。誠然,具有社會介入性的網路劇也會存在矛盾衝突套路化、劇情設計浮誇突兀等問題,破壞真實的生活質感,使立意失焦。並且,類型元素的過度堆砌和生硬嫁接亦會導致敘事的碎片化和拼貼感,折損介入現實的力量。

網路劇的社會介入應真正“源於現實”,從豐富鮮活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藝術營養,但又要“高於現實”,有更深刻的洞察力和反思性,耐人尋味、發人深省。我們期待新的一年,網路劇的創作能進一步守正創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提升文藝品質和境界,增強網路視聽産業的供給側優化,營造健康優質的網路內容生態。

(作者:袁夢倩,係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研究員)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