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無障礙
站內搜索

展現“雙奧之城”的文化傳承——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陳寧

發佈時間:2022-01-06 09:24:43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吳博文、劉寧、董意行 | 責任編輯:秦金月

新華社北京1月5日電 題:展現“雙奧之城”的文化傳承——專訪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陳寧

新華社記者吳博文、劉寧、董意行

奧運會是體育和文化共同的盛會。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部長陳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北京冬奧會的文化呈現裏,中國傳統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京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的業務領域包含形象景觀、體育展示、儀式頒獎、火炬接力、城市文化活動和冬奧文化活動六個板塊。中國傳統文化和“雙奧之城”是貫穿其中的重要元素。

陳寧表示,在每個設計背後幾乎都有厚重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影子和印記。

“冬奧會的體育圖標,以中國漢字為靈感來源,以篆刻藝術為主要呈現形式,將冬季運動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巧妙結合。”陳寧説,並且“小紅人”圖標已經是動圖,它更適合新媒體傳播,更適合當代的應用場景。

繼2008年北京成功舉辦一屆“無與倫比”的夏奧會後,北京冬奧會將使北京成為全球首座既舉辦過夏奧會又將舉辦冬奧會的“雙奧之城”。

北京冬奧會獎牌“同心”形象來源於中國古代同心圓玉璧,就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獎牌“金鑲玉”相呼應,體現了“雙奧之城”的文化傳承。

有關“雙奧之城”在文化方面的傳承還有很多,陳寧説,北京冬奧會火炬整體外觀與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形態相呼應,炬身自下而上漸變的圖案,是2008年的祥雲紋樣過渡到冬奧會的雪花圖案,這種過渡體現了“雙奧之城”的傳承與發揚。

“我們在火炬傳遞路線的選擇上也體現了‘雙奧之城’的傳承。火炬傳遞第一站是奧森公園,那是2008年奧運會的遺産,下一站冬奧公園,是北京冬奧會的遺産。奧森公園是首個‘國家全民健身示範基地’,冬奧公園我們要把它打造成全馬(全程馬拉松)基地。”陳寧説。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北京冬奧會部分文化展示活動有所調整。其中火炬接力活動也創新形式,將傳統火炬接力與火種展示活動相結合,創新打造火炬接力活動。

“比如火炬傳遞,從過去計劃的很長時間、很多地方,現在相對來講都濃縮了,真正的火炬傳遞只有三天。我們通過精簡規模、創新形式,把傳統的火炬傳遞活動與火種展示活動結合起來。”陳寧説,2021年10月20日火種抵達北京後進行了一系列火種展示活動,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也在傳遞、宣傳奧林匹克精神和北京冬奧會理念;雖然傳統火炬傳遞只有三天時間,但在傳遞路線設計和火炬手的選擇中融入了豐富的內容。

在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一個月之際,回望過去的籌辦歷程,眾多細節令陳寧感到難忘。

陳寧説,冬奧歌曲徵集已進行三屆,現在已全部完成;但到目前,他們還經常收到來自各地的投稿,這其中有殘疾人、老年人,也有來自偏遠地區的人們,“儘管他們的作詞很稚嫩,他們的作曲也不專業,但是他們濃濃的奧運情非常打動我們”。

根據安排,北京冬奧會大部分項目的頒獎儀式將集中在當天比賽結束或是第二天在頒獎廣場進行。

陳寧介紹説,在頒獎廣場舉行的頒獎儀式將給運動員提供非常好的感受,其中會穿插一些文藝演出和觀眾互動。同時,由於天氣原因,“勁爆”的東西會多一點,讓臺上台下一起動起來。

北京冬奧組委在各時段都安排了豐富的文化活動,此前啟動的“愛的明信片”活動,邀請“粉絲”給喜歡的運動員寫明信片,冬奧會時這些明信片將被送到參賽運動員手中。

陳寧透露,北京冬奧組委已收到大量明信片,此前中國網友答應日本觀眾,即使日本觀眾不能來現場觀賽,中國觀眾也會替他們為羽生結弦加油;現在給羽生結弦的明信片已經很厚了,“我們會設計一個環節,把明信片送到他手裏”。

現在,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已經進入緊張的衝刺階段,陳寧表示,衷心期盼每項工作都能做到更好——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最新播報查看更多
載入更多新聞
友情連結

關於我們  合作推廣  聯繫電話:18901119810   010-88824959   詹先生   電子郵箱:zht@china.org.cn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京ICP證 040089號-1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04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