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新平:佛教中國化三部曲 中國文化豐富佛教世界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
當我們在談論佛教的時候,我們在談論什麼?
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雖然創立於古代印度,卻興盛于中國。千百年來,佛教對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哲學、文學、藝術,以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日常生活都産生了極其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在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互衝突和交融中,佛教逐漸發展成為中國的民族宗教,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國佛教文化。
佛教為什麼在中國能夠取得如此大的影響?佛教的中國化經歷了怎樣的過程?中國佛教對世界又意味著什麼?本網記者就這些問題對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進行了專訪。
佛教研究三大方面:歷史、經典、現狀
宗教學的研究就是對世界宗教進行系統深入、科學的探討。1964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建立,就提出了科學系統地研究宗教問題。
卓新平介紹,世界三大宗教的根源都在亞洲,但在發展過程中漸漸形成了世界性的影響。佛教主要是在東南亞開始發展,形成了東方文化的特色;伊斯蘭教在中亞、中東地區發展,形成了阿拉伯文化特色;而基督教從地中海擴散到世界其他領域,尤其對西方文化産生了深遠影響。
卓新平表示,一般來説,研究宗教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歷史、經典、現狀。
從歷史角度來説,三大宗教中,佛教的歷史最為悠久,也是開創性的。佛教首先在發源地與印度文化進行對話,又借印度文化開始與西方文明尤其是古希臘文化對話,這是佛教的獨特之處。
從經典角度來説,佛教經典浩如煙海,如眾多學者窮其一生研究的不同文字、不同版本的《大藏經》,希望可以對佛教的體系和邏輯了解透徹。此外,佛教經典翻譯在世界翻譯史上也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從現狀角度來説,現今的佛教非常活躍,而中國是當今世界上佛教最活躍的國度,中國佛教引領著世界佛教發展的方向,從這個意義上説,佛教在中國文化的現代擔當上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因此,科學、系統地研究佛教就顯得十分重要。
佛教中國化三部曲:政治、社會、文化
在卓新平看來,佛教之所以在中國能夠取得較大影響,跟它積極適應中國社會文化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佛教剛傳入中國時,強調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法,並認為佛法高於一切的,對中國的政治威權表示不屑一顧。因此,一開始佛教進入中國並不順利。
“在與中華文化磨合的過程中,佛教開始了自我調整。”卓新平説。
一方面,佛教在本土印度不斷衰落,在歷史上甚至有一段時間消逝了,外部支撐逐漸減少,客觀上需要適應中國的社會文化處境;
另一方面,在主觀上,佛教想影響中國社會,首先得跟中國的社會政治相融合,客觀上分為了政治上、社會上和文化上的中國化進程。
在政治上,佛教高僧有一句名言:不依國主則法事難立。與中國政治積極、雙向的互動促進了佛教中國化的發展進程。客觀來説,佛教在政治上的中國化完成的較早,相對也完成的較好。因此,佛教與中國的社會漸漸融洽起來。
中國社會在制度、生活、行為方式上有一些特色,適應了中國社會的這些特色便是佛教在社會上的中國化發展。如今的人間佛教、人生佛教等就體現了中國特色,這在印度佛教裏是沒有的。
卓新平認為,佛教在文化方面的中國化最難,但也最有魅力。佛教在文化上的中國化體現在中國形成的各個宗派,這些宗派的形象在印度是沒有的,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禪宗。
在完成了政治、社會和文化上的中國化後,佛教在博大精深的中國社會文化體系中華麗轉身,完成了在中國“落戶”的過程。如今,幾乎沒有中國人把佛教看作外來宗教,提到弘揚中華文化傳統,自然而然會想到佛教文化。
中國文化豐富了佛教的世界觀
卓新平表示,佛教是講究哲理的宗教,因此,在中國哲學思想發展中,佛教佔了很大的比重。同時,佛教發展既包含東方智慧,也有中國文化特色,這也是佛教的特色之一。佛教文化雖然源自尼泊爾、印度,但是它真正發揚光大、形成世界性的影響有中國文化的重要參與。世界文化離不開佛教文化,中國文化更離不開佛教文化。
卓新平表示,佛教文化在中國文化中的定位獨特,形成了自身文化特色,不同表現模式的感染力也非常深遠,在如今的世界宗教對話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佛教傳入中國以後,與中國的儒家、道家進行了對話,中國的傳統文化豐富了佛教的世界觀,使佛教的整體認識中又出現了中國的特色。因此,中國佛教研究博大精深,也能給今天世界在認識論和實踐上的發展提供重要啟迪。
中國的文化講究什麼呢?卓新平認為,中國文化講究空間的整體觀。太極圖、陰陽共構等均是空間的佈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早在《易經》的時候,這種陰陽共構形成大千世界的思想就形成了。佛教對世界的認識不是二元分輸,也是一種整體觀,尤其強調時間上的整體——結合人的主體性,把世界的發展作為一個整體,從時間觀上看永恒的輪迴。卓新平認為,在世界幾大宗教中,佛教是最強調人的主體性的宗教,對人的認知最為深邃。
“佛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覺,就是悟,覺悟是什麼?人的主體的覺悟,所以,釋迦牟尼便就彰顯了出來。”他説。
人對世界的認識也是從對客體的認識展開,這個客體認識主要是對物的認識,在這方面,西方的基督教有優勢之處,窮盡物的特點,找出物的規律。而在佛教裏,則突出對心的研究,要有人去觀察、琢磨物體的存在,靠人心,包括人的思想、智慧。因此,心在觀察客體世界的過程中,就有主客體之間的互動,人的主體性也因此體現了出來。
卓新平説:“許多研究佛教的專家學者都説,佛教是一種心學,授人如何修心、養心,及通過修心、養心,達到面對大千世界時的靜心,深邃又有豐富的主體意識。”
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對世界的感染力就越大
“佛教作為一種智慧和主體意識,對整個世界的發展都有很好的影響。往往越是中國的,對世界的感染力就越大,佛文化的魅力也因此顯現。”卓新平説。
文化交流的邊際在於不理解時會有衝突,如果帶著對話、了解的態度,那麼文化邊際便會有深度的文明對話。卓新平呼籲,不能只看到文明衝突給人類帶來的悲劇,也要看到人類有文明對話的希望。在這方面,佛教是個典範。
佛教雖然古老,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但必須與時俱進,適應今天中國社會的發展。今天的中國佛教之所以對世界佛教圈影響力變大,依靠的就是禪文化的對知識分子、普羅大眾的魅力。另一方面,它也可以代表中國文化傳統走出去,影響世界。
“從這方面來講,佛教可以先行。”他説。
(記者舒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