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化中國> 文創

河南永城時莊村:一個“無中生有”的文化村落

發佈時間: 2019-11-14 09:29:56 | 來源: 中新網 | 作者: 李朝棟 | 責任編輯: 王肇鵬

在時莊村的一間民居內,遊人讀書品茶,十分愜意。 李朝棟 攝


從坑坑洼洼的羊腸小道到平坦寬闊的巷道村道;從參差不齊的低矮民房,到亭臺樓榭與木質小屋……破舊的農家變成了文化藝術村。河南永城市演集鎮時莊村如何在兩年完成了蝶變?13日,記者通過走訪,見證了時莊村從一個普通村落到“網紅”文化藝術村的“蝶變之路”。


時莊村的時光記憶墻。 李朝棟 攝


文化産業助力小村莊長出了“金疙瘩”


澮濱書院、集賢居……走進時莊村,構思精巧的各類民俗建築立即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屋外小橋流水、茂林修竹,屋內則有人手捧書卷,或在古琴和碑拓中神遊,濃厚的文化氣息包裹著小村莊。“黃河氾濫井淤淹,土覆村莊水浸園。下半除污追朔漢,上端考古不祥年……”走進“詩詞之家”,滿墻的詩詞透露著主人的文化修養。這裡是由時莊村書法家馬德民、馬德運、馬德俊利用民居改建的書畫院,廣受好評。


石磨嵌入墻壁再配以書法就變成了一道文化墻。 李朝棟 攝


民房改建的秋林藝術館內,石磨鋪成的地磚古味濃厚,石桌上擺滿了琳瑯滿目、形態各異的景觀樹。進入別院,更是別有洞天:青藤、古樹、桃花、小橋、木船、流水點綴其間,勾勒出一幅頗有意境的山水畫卷。


演集鎮黨委副書記冉中樂告訴記者,時莊村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風淳樸。村內有關公飲馬泉、赤龍泉、老土廟等歷史古跡,流傳著坐井觀天、文武狀元等民間故事,整個村莊皆是墨韻書香。以前,由於思想觀念落後、房屋老舊、缺乏産業、基礎設施薄弱等原因,村民們守著一方好田土,卻過著“望天收”的苦日子,深厚的文化底蘊“養在深閨人未識”。為了改變這一狀況,2017年以來,石莊村抓住優勢,把文化振興作為鄉村振興的載體和抓手,聘請省內外專業團隊對進行鄉村旅遊全域規劃,把時莊村打造成了集民俗體驗、鄉旅文化、美食民宿于一體的田園文化旅遊綜合體。

遊人走進和事亭,品味家和萬事興。 李朝棟 攝


廢磚舊瓦打造國風文化


沒有青山綠水,能不能讓人一眼望見鄉愁?時莊村做到了。


破瓦片經過他們匠心獨運的排列組合,成了古風濃郁的黛瓦墻;石磨嵌入墻壁再配以書法變成了一道文化墻;倒立的水缸上佐以山水畫組合擺放成了藝術氣息濃厚的國風圖;幾根枯死的老樹根和高矮不一的竹子錯落有致地擺放,便組合成目前最流行的新中式庭院。


隨意靠墻擺放的二八杠自行車、黑白電視機、縫紉機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物件,以及隨處可見的石磨、石碾、水缸、架車子等充滿回憶的物品琳瑯滿目,儼然是一處令人駐足的民俗博物館。


“我們主要是就地取材,對農村空閒宅基地、廢舊坑塘、廢舊房屋、舊磚頭、舊柴草、舊物件進行綜合利用。對於願意入駐的藝術家,我們還免費提供藝術創作場所。”冉中樂説。


如今,時莊村已入駐各類藝術家30多人,成為時莊文化藝術村的“新村民”,涵蓋書法、繪畫、根雕、奇石、雕塑、剪紙、民間工藝、影視、茶藝等眾多門類。文化的助力,給古樸的時莊村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文化魅力。近年來,時莊村先後榮獲河南省美麗鄉村、河南省鄉村旅遊特色村等稱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