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百祥與百善學校
説起武百祥這個名字,在樂亭土地上已不陌生,武百祥歷經艱辛,創辦同記企業的動人故事已在樂亭廣泛流傳。武百祥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民族工商業者,還是一 位富有遠見、熱心家鄉教育的有識之士。他捐資修建的百善學校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師資力量、教育成果都堪稱當時的“樂亭之最”。
百善學校建在武百祥的老家閆各莊鎮何新莊村,70多年的歲月更疊,雖然掩去了它昔日的輝煌,但置身其中,你會發現抹不去的歷史印記仍舊訴説著那一件件值得記憶的發生在百善學校的故事。
百善學校是武百祥、趙禪堂二人投資創辦的一所私立學校。武百祥是何新莊人,出身農民家庭,小時候沒有讀過多少書,13歲就跟著舅舅闖關到東北謀生,學徒 7年,社會的磨難使他深感沒有文化的痛苦,因此他發出誓言,如果自己發跡以後,一定要辦一所樂亭頂好頂好的學校,聘請頂好頂好的教員,使孩子們受到頂好頂 好的教育,讓他們個個有出息。
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創業,武百祥果然發跡了。在哈爾濱,武百祥創辦了全國聞名的同記商場、同記工廠、大羅新百貨 商店,成為實力雄厚的民族資本家。武百祥富了,但他不忘家鄉,同樣也沒有忘記當年的誓言。1928年,年近五十的武百祥與好友趙禪堂共同投資10萬現大 洋,在家鄉何新莊建了一所樂亭縣最好的學校。
據説,當時東北商界競爭激烈,武百祥為建好學校,耗費了不少精力,白天忙於企業經營,夜晚親自繪製校園規劃圖紙,設計禮堂造型,並高薪從天津請來能工巧匠進行施工。
學校l928年春破土動工,第二年,部分校舍建成,秋季便招生授業。因武百祥名作善,宇百祥,堂號百善堂,故學校取名百善學校,武百祥為校董。以後的幾 年裏,百善學校不斷完善,相繼建起了禮堂、圖書館、閱覽室、餐廳、醫務室、浴室、教工學生宿舍等107間。百善學校的建立,轟動了樂亭縣,武百祥熱心家鄉 教育的義舉傳遍了關內外。百善學校第一屆畢業生,原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李永芳回憶説,百善學校的規模、環境就是在當時的北京也是絕無僅有的。
百善學校有南北兩個大門!南門狀似牌樓,門楣上方有“百善學校”四個大字。進入大門,回首上望,裏面門楣上還有四個大字“韆鞦一 載”。論及含義,説法不一,或説是武百祥多年夙願一朝實現,或説是以韆鞦大業喻教育,勉勵師生奮發讀書,可見百祥老人用心良苦。順甬路左拐,穿過黑漆二 門,迎面看到的便是禮堂了。禮堂位於學校中央,佔地320平方米,是一座中西合壁式建築,傳統的飛檐大瓦,方條石基座,配以歐式門窗,既古樸又典雅。據 説,原來在檐下四週繪有紅樓夢、八仙過海、司馬光砸缸、孔融讓梨等故事圖案。禮堂內可容納千人,師生每天的朝會、每週的周會以及歌咏演唱活動都在這裡舉行。
禮堂的北面原來是兒童圖書館,當時館記憶體書千種之多,藏書萬冊以上,除小説、詩歌、故事、科普類書籍外,較珍貴的有《萬有文庫》一部。 據當時的老校友回憶,兒童圖書館開館那天,全體師生欣喜若狂,當時的校長盧秉徵,觸景生情,作打油詩一首:本校創設兒童圖書館,兒童借閱獲益匪淺,館記憶體 書千種之多,愧於不才無所奉獻,還作此詞略作紀念。遺憾的是,由於以後的變故以及戰亂的破壞,當年這些珍貴的藏書幾乎全部失落。
值得一提的 還有當年百善學校的體育設施,除一般的單槓、雙杠、籃球外,還有排球、羽毛球、木馬、蕩床、滑梯、鞦韆、巨人步、軒輊梯聯合運動器等。一個偏僻的鄉村小學 校擁有如此先進的體育設施,能夠開展如此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不要説在二、二十年代,就是現在,也足以讓人稱道。武百祥老先生為家鄉教育投入的不僅是鉅額 資金,更有他對家鄉孩子們的一片赤誠的心。
百善學校1929年招生授業,當年開三個年級三個班,每班40余人,均為男女合班。以後陸續擴招,到1932年,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完全小學。一至六年級均為雙軌,共十二個班,學生400多人,教師20余人,武百祥還親自為學校寫了校訓和校歌。
百善校歌之一:
我愛我百善,我愛我百善,我敢愛我百善。但願百歲我百善,百善萬歲!我百善萬萬歲!
百善校歌之二:
渤海之北,燕冀之東,海洋沃野,我校百善設其中。姊妹兄弟,怡怡融融,好研究、喜創造、開發知識才能。生活儉樸,做事忠誠,矢勤矢勇,前途光明。重禮儀、親師友,愛群、愛國,到奔大同。
為把家鄉子弟培養成材,武百祥從北京、天津、保定大專院校高薪聘請優秀畢業生來校任教,並重金聘請原北師大附中校長盧秉徵擔任校長。
百善校友,現已退休的李壽岩回憶説:校長盧秉徵,當時60多歲的老頭,文化水準高,資歷也高,對教育也有方法,所以學校辦得好。
離休幹部王文科回憶了當時的課程設置情況:剛上學那陣兒,一年級入學也考,考數數、擺小積木等,不是報了名就能上學。剛上學功課有國語、算術、社會自然、衛生、圖畫、勞動等課程。
當時百善學校的經費幾乎全部由武百祥從東北匯入,學生的服裝、課本一律免費。富家子弟一年交兩塊現大洋,貧困人家的孩子免費就讀,特困學生學校還適當照 顧。這樣,何新莊周圍村莊的孩子們都有了上學的機會。昌黎、灤縣、灤南的一些大戶也把孩子送到百善,由於管理嚴格,教學正規,百善的教學成績連續幾年居全縣之首。
離休幹部王文科回憶道:當時,縣裏也經常組織會考,百善從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都上縣裏或湯家河東桑園會考,我參加了一次會考,三年級前14名、四年級前16名都是百善學校的。
1938年冀東暴動之後,革命思想開始在進步青年中傳播。百善學校的青年教師很快便接受了新思想,傾向並支援革命。他們拒絕使用偽政府下發的教科書,自 編教材講義,把新思想、新知識傳授給學生。特別是l943年春,百善學校師生接受抗日政府的宣傳後,民主覺悟提高,抗戰情緒高漲,在進步教師趙醒民、李雲 淩的組織帶領下,以高年級學生鄂寶秀、李國瑞等為骨幹,發動全校師生,掀起了一場反對親日派教師的愛國學潮。這次學潮得到了抗日民主政府的支援,學潮過 後,趙醒民、李雲淩、鄂寶秀等幾十名師生集體參加八路軍,走上了革命道路。
從1929年招生授業到1945年,百善學校畢業學生超過千人, 升入中學、大學深造的有100多人,為社會培養了大量人才,如醫學專家趙文忠;高級工程師孫樹本、張光義;教授趙錫禹、孫孟忱、李永芳等;不少人參加了革 命,成為黨政軍高級幹部,如趙錫永、趙本立、于永善、左本右、裴正義、鄂寶秀、李希文等。
因為百善學校的經費開支完全依賴於武百祥在東北的同記企業。1940年以後,因時局動蕩,在日偽統治和封建鎮壓下的同記企業經營日趨艱難,到1944年百善學校不得不靠武百祥老家微薄的土地收入勉強支撐。l945年,百善學校歸抗日民主政府管轄、改名為何新莊小學。
武百祥是一位商業巨子,也是一位熱心公益事業的有識之士。如今70多年過去了,在很多人心目中,百善的名字仍舊是那麼親切,武百祥捐資辦學的故事,也一直被家鄉人傳為美談。
何新莊小學劉書偉高興地説:為了紀念這位為家鄉教育做出過突出貢獻的老人,縣教育局決定重修校舍,恢復百善學校的名稱。74年的百善學校,不僅擁有一個輝煌的過去,而且將擁有一個更加燦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