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世界一起脈動,西洽會正成為內陸開放“新名片”

發佈時間:2021-05-11 13:18:10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尚善

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以下簡稱西洽會)將於5月20日至23日在渝舉行,目前各項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

據了解,重慶直轄後,原渝洽會經過了20年的發展,2018年,渝洽會更名為西洽會,升級成為國家級展會。2018年、2019年,兩屆西洽會取得圓滿成功,正成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名片”。

內陸變“前沿”,搭建美好生活平臺

3月30日下午,廣西發出今年首列西部陸海新通道海産品冷鏈物流專列,搭載著8個冷鏈集裝箱的20038次列車從防城港站緩緩駛出,3天內到達重慶江津小南椏站。

隨著內陸開放的進一步推進,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出海出境通道的建設,如今在內陸城市重慶的超市裏,國外商品日漸增多且價格親民,而且商品“到貨”越來越快……

重慶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西洽會的舉辦,助推重慶等中西部地區,加快從地理位置的“內陸”、轉型為改革開放、招商引資、經貿往來的“前沿”。

暢物流、促貿易、聚産業,通過西洽會這個平臺,包括重慶在內的西部地區縮短了與世界的距離,大批來自東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歐美的商品源源不斷的進入重慶及西部市場。

據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4月28日,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累計開行1萬列,完成前5000列目標用了3年,完成後5000列目標僅用了不到1年時間。

依託西洽會熱力助推,重慶建立“全球産值直供平臺”,航空口岸啟用“聯合查驗、一次放行”系統,不僅便利內陸地區消費者不出國門就能消費全球商品,更是為群眾增添美好生活參與感和改革開放獲得感。

西洽會為媒,西部省市區攜手“出圈”

以西洽會為媒,西部省市區牽手前行,無論是參展採購還是招商引資,通過這一平臺,兄弟省區市聯袂找市場、尋商機、忙洽談。

2018年,首屆西洽會一共有291家世界500強企業、64個國內政府代表團(29個兄弟省市、2個特別行政區、6個副省級城市、27個環渝城市)和120家境內外商協會參展參會。不論是參展參會的覆蓋面,還是規模檔次,都展現了重慶及西部地區更強的吸引力。

第二屆西洽會,匈牙利、烏拉圭是主賓國,四川、貴州、陜西是主賓省。開幕式上,重慶、廣西、貴州、甘肅、青海、新疆、雲南、寧夏、陜西人民政府共同簽署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協議。

該項協議的簽署,標誌著陜西正式加入現有的“陸海新通道”共建合作機制,通道“朋友圈”擴大到西部九省區市。進一步深化中國西部地區與東盟的合作,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

歷屆西洽會,均設置了不同省區市之間有區域合作展區,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則有國際合作展區或陸海新通道合作展區,西洽會的專業水準,為重慶及西部省市區搭建起了結識新夥伴、擴大朋友圈、推動新合作的重要平臺。

統計顯示,首屆西洽會上共有109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額3384.08億元,西部兄弟省區市也收穫了不少項目。第二屆西洽會,共有271個國內外項目簽約,簽約總額5497.8億元。

西洽會近悅遠來,成為西部開放“新名片”

西洽會近悅遠來,詮釋內陸開放胸懷廣度。縱觀兩屆西洽會,參與的跨國企業上千家,前來參會的全球客商上萬人,簽約的外資項目也涉及各個産業和領域,為內陸地區轉型發展注入內生動力。

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20多年的培育和發展,西洽會已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引領內陸開放的重要平臺,促進新一輪西部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

近年來,隨著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戰略的走深走實,西洽會有力承載了深化西部省區市合作,彰顯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整體戰略、産業現狀和招商需求的重要使命,通過西洽會這一平臺,也透視出了西部開放合作急切而堅實的步伐。

西洽會的參與各方通過展示西部投資環境、投資政策、招商項目和企業産品,取得了多種形式的國際國內投資貿易合作成果,有力推動了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也為西部地區開放注入了強勁動力,西洽會正在成為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