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筆者從渝東南農科院了解到,日前,該院攜手四川省食品發酵工業設計研究院成功申報“川渝共建中國醬腌菜科技創新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將重點開展榨菜、泡菜原料作物品種遺傳改良,輕簡高效綠色生産,傳統醬腌菜加工工藝改進和新産品開發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以及應用基礎研究,共同打造中國醬腌菜科技創新平臺。
在渝東南農科院的一片試驗田裏,今年首批雜交榨菜育種材料進入收種階段。研究人員們三三兩兩忙碌在田間,正仔細觀察植株的株高、株型,種子的性狀、特徵,從中選出優良的父本係和不育係,經過年復一年的試驗,最終才能培育出一個新品種。
渝東南農科院榨菜研究中心副主任沈進娟説:“收種是榨菜新品種選育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收種的過程要求非常嚴格,否則就容易造成機械混雜,造成種子純度不夠。今年下半年將推出‘涪優203’‘涪優928’‘渝直80’三個榨菜新品種,在面上進行大面積應用。”
在兩院的合作中,渝東南農科院主要開展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病蟲防控等方面研究,而四川省食品發酵研究院則更多關注採後處理與産品加工。一個是國內外芥菜類蔬菜綜合研究的“領頭羊”,一個是國內泡菜加工研究與開發應用的“排頭兵”,雙方將在長江經濟帶的發展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大背景下,實現強強聯手,共建中國醬腌菜科技創新平臺。
川渝共建中國醬腌菜科技創新重慶市重點實驗室負責人范永紅説:“按照傳統的育种經驗和方法,培育出一個榨菜、泡菜新品種至少需要8年以上。通過這個平臺的建設,將大大縮短育種年限,三到五年就可培育出一個榨菜新品種。”
大量技術、人才與資金的投入,實驗室將建立起適應跨省市共建重點實驗室管理的新模式,開展榨菜、泡菜一系列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力爭獲3個標誌性重大原創科技成果、培育2至3個新品種、形成5至8項關鍵核心技術。
范永紅表示,通過三到五年的努力,將把實驗室打造成“研究領域縱深、技術創新能力強、高層次人才集聚、示範應用輻射範圍廣”的首個中國醬腌菜科技創新平臺,為川渝兩地醬腌菜産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蔣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