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智庫中國

智庫動態週報(2015年第15期)

發佈時間: 2015-04-27 08:56:28    來源: 中國網    作者: 張林 實習生門鳳曉    責任編輯: 張林

智庫動態週報(4月20日——4月26日)

中國第一家針對智庫的媒體平台中國網“智庫中國”(think.china.com.cn)推出智庫動態週報,每週梳理智庫動態、專家觀點以及智庫研究相關文章,週報發佈在“智庫中國”並用郵件形式發送,旨在幫助智庫相關人士更清晰的了解中國智庫的發展狀況。

一、智庫動態

萬隆會議:新中國融入世界的重要努力

中國參加萬隆會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邁開了走向世界的重要步伐。參加萬隆會議取得的成功經驗,成為中國外交思想寶庫中的重要財富。“和平共處”成為中國和平外交的重要基石,“求同存異”和“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成為中國處理外交分歧和爭端的重要原則。 【詳細】

八大專家解讀降準:釋放萬億資金 提振實體經濟

知名財經評論家葉檀認為,降準對實體經濟會有一定的正面影響,首先是發債的企業和地方政府,其發債成本會降低;第二點是股票市場在經過週末的驚魂之後,按照如此重大的對衝舉措,這對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利好,對房地産市場同樣如此。 【詳細】

中國巴基斯坦兩國智庫學者對話 獻策中巴經濟走廊建設

談到中巴經濟走廊與“一帶一路”的關係,巴基斯坦參議員、國防委員會主席、藍迪國際智庫專家委員會中國—巴基斯坦小組共同主席穆沙希德•侯賽因説,從歷史的視野看,中巴經濟走廊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和絲綢之路經濟帶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詳細】

越是中日關係困難期 媒體越應發揮建設性作用

來自中日兩國20余家地方媒體的代表,就媒體在改善雙邊關係、促進兩國旅遊及環保領域合作方面應發揮的作用,進行了熱烈討論。儘管交流會並非以敏感的政治話題為主題,但從兩國媒體代表的講話中,還是能感受到雙方都希望改善兩國關係的強烈願望。  【詳細】

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論壇(二十三)

2015年一季度,在地産新政等一系列穩增長措施的背後,我們不難感受到經濟增長的一絲涼意,儘管穩守底線,但是決策者已經開始把管控下行風險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在這些錯綜複雜的經濟現象背後,我們必須對一個核心問題做出判讀——經濟增速見底了嗎?中國網現場直播。 【詳細】

"國際移民與人才流動論壇"共商釋放人才紅利

事實上,如何留住人才、利用人才,並非是只存在於中國的問題。在多元化和迴圈性的全球移民潮大背景下,全球老齡化問題和勞動力短缺問題也困擾著其他國家。迫使發達國家更加開放移民政策,而曾經是主要移民輸出國的新興經濟體國家也更多的受到國際移民的青睞。 【詳細】

美國智庫看好亞投行未來

而美國一些學者已經“切換了頻道”,從批評美國政府無法正視亞投行的建立,轉移到探討這個新機構如何運作以及美國如何與之合作上來。美國財政部長雅各布·盧之前在訪華期間表示,美方歡迎有助於基礎設施發展的倡議,歡迎中國在國際經濟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期待在相關方面、通過有關渠道同亞投行合作。 【詳細】

清華-布魯金斯舉辦“中美智庫高端論壇”

2015年4月21日,清華-布魯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將舉辦“中美智庫高端論壇”。會議將首先由布魯金斯學會執行副會長Martin Indyk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作主題演講,此後將有三場專題研討會,圍繞中國的智庫建設與智庫的國際合作展開討論。會議將邀請國內一流學者與布魯金斯學會學者以及其他外國專家共同參會交流。 【詳細】

馬建堂履新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再開智庫“旋轉門”

國家行政學院是國務院直屬正部級事業單位,是培訓公務員特別是高中級公務員的新型學府,是培養高層次管理人才和政策研究人才的重要基地,是為中央提供決策諮詢服務、開展科學研究特別是公共行政等領域理論研究的重要機構,發揮著公務員教育培訓主渠道作用、公共行政理論和政府管理創新研究的重要基地作用、政府決策諮詢思想庫作用。 【詳細】

世界讀書日,推薦十本最暢銷的智庫建設圖書

“智庫中國”作為中國第一個智庫媒體平臺,自開通以來收到無數的關注和諮詢。其中最多的一個問題是:智庫究竟應該怎麼建?在“世界讀書日”之際,“智庫中國”根據長期跟蹤智庫動態和致力於智庫學習和研究的實際經驗,結合噹噹網的圖書銷量情況,列出十本專門介紹智庫建設方法的圖書,以供參考。以下根據噹噹網銷量排名。 【詳細】

新政後房地産走勢研討會業內:價格仍是硬道理

3·30”新政之後,北京不少項目都借勢打出廣告聲稱他們限期不漲價,希望以此獲得市場關注。與此同時,“網際網路+”聲浪侵襲地産圈,讓業內不少企業不知何去何從。針對業內人士一致關心的問題,在新京報主辦的“3·30”新政後房地産走勢研討會上,多位業內專家和從業人員給出了他們自己的見解。 【詳細】

中國社科院報告稱:農地流轉速度和規模趨降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廖永松表示,地方政府在中央的指導下,會放慢農地流轉的速度和規模,特別是不再急於出臺地方性的、用財政資金扶持農地流轉的政策措施。 【詳細】

首個中國綠色公共採購報告正式發佈,將釋放量化效益

人大重陽執行院長王文代表合作三方致辭,他指出,僅2013年一年,中國政府採購規模就高達1.6萬億人民幣,佔國家全部財政支出的11.7%。公共採購是政府撬動市場轉型強有力的杠桿,充分利用綠色採購會給生態文明建設帶來實質性發展。 【詳細】

清華發佈PM2.5與樓層關係 17樓以上環境更清新? 

清華大學昨發佈首個室內PM2.5污染調研報告,稱樓層17層以上室內環境等級最優。昨天,南京大學大氣科學系劉紅年教授在接受揚子晚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份報告基本上還是相對客觀,而且不出意料的。PM2.5的濃度樓層越往上會略微越優點,但是這種差別很細微,並非大家所想的,有量級上的大的變化。 【詳細】

二、智庫觀點

葛劍雄:談被誤讀的一帶一路 怎樣從戰略上保證中國利益

有些人把“一帶一路”的成功稱為“萬國來朝”,這會帶來不好的後果。出現這些有偏差的想法,是因為不了解絲綢之路的歷史。相反,正常的民間交流、貿易倒是容易使雙方都獲得好處。此外,我們還要在文化、民族、宗教上做準備,了解外界的情況。 【詳細】

吳曉求:壞賬率過高説明金融資産結構有問題

目前網際網路金融發展非常快,是因為銀行提供給客戶的金融服務不夠,再加上受到比較嚴格的監管,所以網際網路金融把商業銀行忽略的那一塊的客戶和服務撿起來,蓬勃發展起來了。如果中國的商業銀行沒有搞好,中國金融體系會受到嚴重影響。 【詳細】

龍永圖:經濟新常態中的“自行車理論”

中國在過去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雖然取得很大的成果,但也存在著很多問題:腐敗、環境、國民素質、教育問題等,依舊需要依靠中國在發展過程中解決,以經濟學上的“自行車”理論為例,自行車一定要走,停下就會倒下。 【詳細】

陳雨露:此次降準是定向調控 不是強刺激

降準是採取鬆緊適度貨幣政策,但不等同於強刺激。從全球的貨幣政策背景看需要降準,目前歐日等主要經濟體都在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在此背景下,中國需要適當降準降息來對沖和應對國際寬鬆貨幣政策環境。 【詳細】

賀文萍:賦予“萬隆精神”新的時代內涵

事實上,中國政府近一年來提出諸如“一帶一路”新倡議,設立“絲路基金”、建立“金磚國家銀行”、以及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一系列設想和動議,均是希望最大限度地與亞非國家分享中國的發展成果,在發展經驗、資金和産業發展優勢領域等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及非洲國家開展國際産能合作和産業對接,實現優勢互補、共同發展。 【詳細】

黃日涵:“亞非朋友圈”的昨天與今天

要有效地解決這些區域性的熱點問題,萬隆會議提出的“十項原則”依然十分重要,在新的國際環境下,亞非國家如何重建新的團結模式,變得日益關鍵。作為一個新興的大國,中國應該進一步發揮自身的作用,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聯合最廣大範圍的亞非國家,為世界擔當。 【詳細】

紀明葵:國際秩序需要體現中國的崛起

中國這個全球購買力最大的經濟體,正從過去那種由信貸助推、投資拉動增長模式轉向更可持續的未來。突顯出地緣政治實力重心正在以經濟方式向東方轉移。國際秩序需要體現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中國要維護現行的國際金融體系,並且願意做其中的建設者。中國也願意與各國一道,共同推動這個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均衡的方向發展。” 【詳細】

李大光:美菲“肩並肩”軍演,瞄準的是南海

美菲聯合軍演,針對的是中國,更是針對菲律賓增加其軍事存在,鞏固美軍在亞洲的地位。美國廣播公司稱,儘管菲律賓説演習不針對中國,但演習的部分地區正對著有爭議的地區,而且演習的焦點放在領土防衛上,演習顯然與該地區醞釀已久的衝突有聯繫。 【詳細】

王文訪波蘭記二:“中共是最牛創業團隊,快入股吧!”

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並沒有引起中國國家的動蕩,也沒有推進中國追求所謂的“全球霸權”,而是創造了中國人逐漸富裕的生活,營造和平的國際環境。因此,重新思考中國發展的“機遇”,而不是或“崩潰”或“威脅”的兩個錯誤維度,是我想在這裡表達的第一個觀點。 【詳細】

美國智庫:中國軍事智庫迎來發展“黃金期”

中國軍事智庫如今存在2個重要態勢。首先,“交叉授粉”和潛在的“旋轉門”的增加,將通過加強研究人員的政府經驗和他們對官員需求的了解來改進他們的研究重點。隨著個人、機構間的聯繫增加,“交叉授粉”或“旋轉門”會增進這些智庫對政策的影響力。其次,中國領導人呼籲所有中國智庫提升中國的軟實力,這會支援中國智庫同外國機構的接觸。 【詳細】

十三五:剔除流通體制性成本

深化體制改革,徹底剔除流通過程中的體制性成本,降低全社會企業負擔,是新時期政策設計的重中之重。制定十三五物流發展規劃要把有效解決物流領域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作為核心思路與主線,並盡可能把節能降耗、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任務目標按年度量化分解,確保圓滿完成。 【詳細】

李艷艷:網際網路“呲必中國”現象的由來與應對

網際網路“呲必中國”現象表面上看起來只是一種説法、牢騷而已,背後卻折射出一些網民對於當代中國現實及發展趨勢的認識偏差。一些網民由於缺乏對歷史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理論的基本素養,缺乏對中國國情的基本認知,以及對國家職能的基本了解,尤其是缺乏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與西方資本主義制度的根本區別的真正了解,往往自覺不自覺地以西方的價值標準來評判中國的一切事物。 【詳細】

田孟:中國的農地細碎化及其治理之道

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確立,激發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和熱情,但也帶來了農地細碎化的隱憂。如何看待農地細碎化?農地細碎化的趨勢如何扭轉?以及農地細碎化所導致的困局如何破解?本文在梳理既有研究的基礎上提一些看法和建議。 【詳細】

吳非:“一帶一路”需要軟實力的碉堡式安全模式

一帶一路上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政治家較少,政客多,政治長期不穩定或者存在不穩定的潛在因素,如果不在這些國家內部設立自己的特區、據點,那麼我們在一帶一路上的建設很容易因為政局不穩,建設十幾年,一朝打回解放前!如何建立據點呢? 【詳細】

三、智庫研究

傅瑩談中國新型智庫建設:“語言也是一個問題”

傅瑩説,在中國做智庫有優勢,也有困難。優勢可能是中國只有一個核心的政策制定者,困難有很多,比如對世界而言,中國是一個新崛起的國家,我們在很多方面不太熟悉,或者是不太認可。比如一些我們提出的概念聽起來很不錯,讓人感到很激動,但在翻譯上我們還存在困難。 【詳細】

程國強:構建“一帶一路”國際智庫網路

建立開放型智庫網路,統籌利用國內國外智庫資源。初步考慮,由我國智庫聯合“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權威智庫共同參與,建立面向全球所有智庫的開放型國際智庫網路。用5年時間推動沿線重點國家智庫合作,建立形成國際智庫網路的主體框架。同時,協調國內有關部委和省區市智庫機構,作為中方有機組成部分,發揮協同效應,形成對外合力。 【詳細】

智庫建設:確立“五個同等重要”

出成果與出影響同等重要。智庫作為重要的研究機構,其主要任務就是提供各種新思想、新理念、決策方案、政策建議、政策解讀來咨政啟民。鋻於智庫直接影響的是公共政策,影響的是決策者和決策執行者,智庫成果的高低優劣就至關重要。 【詳細】

魏禮群:建設專業化高品質社會智庫

我國已是智庫大國,但還不是智庫強國,存在的問題主要有:智庫的地位沒有受到普遍重視;缺乏具有較大影響力和國際知名度的高品質智庫;創新性高品質研究成果不多;智庫結構不合理,直屬黨政部門的智庫佔大多數,社會智庫少,高品質的社會智庫尤為缺乏等。 【詳細】

中國智庫的春天來了,如何避免“大躍進”?

陽光是否充足?溫度是否適宜?雨露是否豐沛?土壤是否肥美?中國智庫是能夠做到有序發展,還是會野蠻生長?“重點建設50至100個國家亟需、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專業化高端智庫。”2015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後,恐怕沒有人會懷疑智庫春天的到來。 【詳細】

柯銀斌:中國智庫如何實現公共外交功能

我們學者一般討論智庫的四項功能,咨政建言、理論創新、輿論引導、社會服務,今年兩辦文件中多了一項功能,叫做公共外交。把中國智庫加了一項功能叫公共外交,這是創新。我想結合我們學會的一些點滴的經驗探索,講一講中國的智庫如何實現公共外交的功能。 【詳細】

智庫青年研究人員如何提高政策解讀能力

“青年智庫”秘書處結合上述兩次頗具指導性意義的活動,分別從政策解讀的“主導者”、“傳播者”、“接受方”三個方面,整理出各主體對政策解讀的看法、經驗和建議,希望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青年研究人員提供了解政策解讀功能的全面視角,為中心建設一流智庫,為青年研究人員提高政策解讀能力服務。 【詳細】

評 論

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