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妄圖以“對等關稅”收割全球,攪亂全球貿易體系,破壞的是美國同樣賴以生存的規則和秩序,顛覆的是美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

美國重振國內製造業的出路在於反求諸己,而非不斷用編造的“報告”諉過他人。
作者:華章 2024-04-02
沒有中國在新能源産品和技術領域的支援,許多國家按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將可望而不可及。
作者:週密 2024-04-02
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環顧今日亞洲,各方利益交融、命運與共是基本現實。面向未來,亞洲發展要續寫奇跡,必須築牢和平發展的根基。
作者:焦健 2024-04-01
在世界面臨地區性衝突和地緣政治博弈影響的當下,中瑙間彼此尊重、平等互惠、相互支援的關係,為構建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注入了穩定因素。
作者:林鐸 2024-03-30
如果不明白,就正如陳曉東所強調的,中方將繼續按照國內法和國際法,採取必要措施,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
作者:陳菲 2024-03-29
當今國際體系正處於矛盾多發期,各地緣政治熱點的軍事對峙和武裝衝突頻發,其中巴以衝突和紅海危機尤為引人矚目。
作者:楊震 國垚 2024-03-28
莫斯科恐怖襲擊事件向所有國家敲響了警鐘,各國應當團結一致打擊恐怖主義,防止此類悲劇再次上演。
作者:楊海濤 2024-03-27
外企高管用實際行動給中國投下的信任票,同樣也是對經濟全球化的信任票。一個不斷擴大開放的中國,將始終致力於同合作夥伴一起,為實現更加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而不懈努力。
作者:華章 2024-03-26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順利通過,不僅不是“毒藥”,反而是推動由治及興的“補藥”。
作者:郝詩楠 2024-03-25
未來,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有望取得更大發展,加快構建新時代更加緊密的中巴命運共同體,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作者:王世達 2024-03-23
中新兩國雖遠隔重洋,但互利共贏的務實合作和對真正多邊主義的堅守,讓兩個歷史與文化迥異的國家相知相近。
作者:樂水 2024-03-21
普京連任也向世界再一次表明,俄羅斯社會保持著一貫的穩定性,未來各項政策與改革仍然會按照既定方向穩步推進。
作者:葉天樂 2024-03-19
鼓吹“中國威脅”並不能治好美國的焦慮症,只會引導美國各界對世界的認知更加扭曲、對華認知更加偏頗,加劇大國之間的緊張關係,完全不利於國際秩序的安定團結。
作者:韓亞峰 2024-03-15
民主的本質不僅僅是投票。民主更核心的價值在於促使人民去交流和討論,以實現相互的理解,進而達成一定程度的共識。正是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協商民主實現了對於西方民主的超越。
作者:樂水 2024-03-14
“設施聯通是合作發展的基礎”,這種理念超越了一些西方經濟學者用短期投入回報比,片面看待基礎設施建設的做法,為構建更具活力、彼此包容和開放的新世界打開機遇之窗。
作者:華章 2024-03-13
亞太地區不是誰的後花園,不應該成為大國角鬥場。面向未來,亞太發展要續寫奇跡,必須築牢和平發展的根基。
作者:焦健 2024-03-12
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就是堅持大小國家一律平等,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切實推進國際關係民主化。
作者:張玉環 2024-03-11
全球氣候治理之路任重道遠,中國的能源綠色轉型任務使命艱巨。回首2023年,中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氣候答卷”。
作者:樂水 2024-03-08
中國始終堅持推進涉外法治體系建設,支援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為高水準對外開放提供法治保障。
作者:張潤 2024-03-07
三月的北京,依然春寒料峭。但正在這裡舉行的全國兩會釋放出持續擴大開放的信號,為飽受單邊主義、地區衝突困擾的世界經濟送去暖意。
作者:唐華 2024-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