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妄圖以“對等關稅”收割全球,攪亂全球貿易體系,破壞的是美國同樣賴以生存的規則和秩序,顛覆的是美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

中國堅定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與一些國家大肆鼓吹“脫鉤”“斷鏈”形成鮮明對比。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持續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動力、傳遞信心。
作者:張燕 2024-01-31
提振經濟增長、壓低失業率、讓民眾的錢包鼓起來,才是穩固執政根基的靈藥。推動中日經貿關係重回穩定正軌,或至少不當中日經貿合作的“絆腳石”,才是岸田政府當下最應該做的事情。
作者:華章 2024-01-30
中烏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將為兩國關係在更高水準、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不斷發展指明方向,開啟中烏共同發展、命運與共的新篇章。
作者:陳菊霞 韓彥雄 2024-01-29
中烏之所以能“親如兄弟”,在於能共用虹霓,更在於能共擔風雨。在亞歐大陸動蕩不安的複雜嚴峻局勢下,中烏選擇堅定地站在一起,踐行真正的命運共同體。
作者:景曉玉 2024-01-28
當前國際局勢動蕩不安,“新冷戰”的陰雲有捲土重來之勢。此時,中法兩國對於獨立外交政策的堅守更顯難能可貴,也讓中法之間“磁吸力”持續增強。
作者:樂水 2024-01-27
證監會從資本市場制度設計和監管執法兩方面作了具體闡釋,重點突出,針對性和操作性強,是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發展方略的務實思考。
作者: 瑞長安 2024-01-26
在雙邊層面,中巴可以圍繞發展、科技創新、人文交流三大議題“推動兩國關係邁上新臺階”。發展與合作是中巴關係的火車頭。
作者:何露楊 2024-01-26
對中國“去風險而非脫鉤”在西方話語體系裏已風行一年,其實質內涵是什麼?世界經濟的主要風險源到底在哪?又應該如何去除?這些的確值得認真梳理,以端本正源。
作者:徐立凡 2024-01-25
此訪恰逢龍年春節前夕,預示著新的一年,中烏兩國將在經貿、投資、人文等領域開展更多務實合作,為中烏兩國的傳統友誼注入新內涵新動力。
作者:唐華 2024-01-24
1月2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白皮書《中國的反恐法律制度體系及其實踐》。這是中國政府發佈的第三部反恐白皮書。
作者:楊海濤 劉軼 2024-01-23
王毅圓滿完成對非洲四國的出訪,中國外長連續34年新年首訪必到非洲,再次踐行中國對非“真實親誠”政策理念。
作者:李理 2024-01-22
此番美國又發佈《國防工業戰略報告》,無端誇大中國的國防工業能力,肆意鼓吹所謂“中國威脅論”,以便為爭取更多的國防預算製造藉口。
作者:樂水 2024-01-19
近日,第17次中美國防部工作會晤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這是時隔一年多後,中美兩軍首次恢復工作會晤,也是不到一個月內中美兩軍第二次互動。
作者:郭曉兵 趙可馨 2024-01-18
中美同為現行國際秩序的創建者。中美作為世界大國,有責任,也有能力攜手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搭建全球性合作平臺。
作者:孫興傑 2024-01-17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始終堅持做互信互利合作的倡導者和行動派,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將成為推動全球經濟發展重回正軌的關鍵動力。
作者:唐華 2024-01-16
在充滿壓力和挑戰的2023年,中國作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依然交出了一份良好的答卷。對於貿易大國而言,因為與全球各國有著緊密的經貿聯繫,其貿易數據的上升或下降,都會産生廣泛的影響。
作者:週密 2024-01-15
穆伊茲總統將中國作為首次國事訪問對象,彰顯中馬關係在長期友好傳統上獲得了長足發展,保持高位運作,這源於中馬政治理念契合,篤信以互信合作實現兩國互利共贏。
作者:王世達 2024-01-12
哈佛校長蓋伊的辭職標誌著美國黨派鬥爭正在向高校蔓延,這將進一步激化保守派和左派之間的固有矛盾,再次凸顯美國社會內部的尖銳對立。
作者:樂水 2024-01-11
“四個應該”的立足點是既要照顧到衝突雙方最主要的利益關切,這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又要積極進行外交溝通,不能火上澆油、激化矛盾。
作者:孫壯志 2024-01-10
這對於其他蠢蠢欲動想跟隨美國政府撈好處,破壞中國主權安全、侵害中國合法權益的美國企業乃至其他西方國家企業,無疑是一聲響亮的警鐘:莫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玩火,玩火者必自焚。
作者:華章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