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妄圖以“對等關稅”收割全球,攪亂全球貿易體系,破壞的是美國同樣賴以生存的規則和秩序,顛覆的是美國在世界人民心中的形象。

人民政協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將協商民主嵌入國家治理鏈條,既避免了“空轉式”清談,又有效防範了“碎片化”決策。
作者:田鵬穎 2025-03-03
面對特朗普2.0時代的挑戰,加拿大沒有明確的外交路線,已陷入進退失據的困境難以自拔。
作者:黃忠 2025-02-28
在兩國元首的戰略引領下,中俄成功走出了戰略互信、相互尊重和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的發展之道,持續作動蕩世界中的穩定力量、和平力量。
作者:韋進深 王婧 2025-02-27
美國霸淩全球,中國則團結世界,各國總能找到新的、更值得信賴的、更有增長潛力的合作夥伴。
作者:汪子洋 2025-02-27
日方若真有意,就應矯正錯誤的對華認知,真正把中方當作好鄰居、好夥伴,摒棄既想“倚美遏華”又要“親中牟利”的投機心態。
作者:唐華 2025-02-26
美國企圖挑撥中俄關係、製造對立的做法,不僅嚴重低估了中俄關係的強大內生動力和獨特戰略價值,也違背了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作者:龍臣 苗陽陽 2025-02-25
魯比奧的缺席讓G20少了些許雜音,也讓世界更清晰地聽見了中國聲音。當美國忙於“築墻自困”時,中國正高舉多邊主義的明燈,照亮全球治理的變革之路。
作者:樂水 2025-02-25
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為推動局勢降溫、維護全球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者:李瑩瑩 2025-02-24
中澳兩國艦機在南海等海域發生對峙事件,實際上反映了中澳關係的另外一面,即在雙邊關係總體改善的同時,兩國在軍事安全領域仍存在較深的隔閡。
作者:寧團輝 2025-02-24
兩國政府特別是韓方應採取有效措施相向而行,多作有利於中韓雙邊關係鞏固和發展的努力。兩國民眾也需要有自信、開放和包容的健康心態。
作者:楊丹志 2025-02-21
特朗普的軍控提議與其説是“和平倡議”,不如説更像是一場政治作秀。若美國真有誠意推動裁軍,就應率先將國防開支與核武庫削減至與中國相當水準。
作者:樂水 2025-02-20
美國對臺措辭的微妙變化,是為了一己私利,再次對中方紅線的危險試探,甚至是對海峽兩岸華夏兒女精心佈下的陷阱。
作者:華章 2025-02-19
在當前全球局勢動蕩的背景下,中國理念的優勢愈發凸顯,必將吸引更多國家攜手共進,共同推動世界向著和平、安全、繁榮、進步的光明前景邁進。
作者:趙晨光 2025-02-18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艱難路途中,中國不會主動求戰,但也不畏懼別人的挑釁。相信美方也有相當的智慧處理好兩國關係。
作者:張志新 2025-02-18
現實讓蒙古深刻認識到“要想富,先修路”的重要性。加強與中國的合作,拓展穩定的貿易通道,成為蒙古國應對外部風險的重要舉措。
作者:王宇翔 2025-02-17
AI的廣泛應用為全球生産力提升提供了動力,在應對人口老齡化和勞動力短缺等全球性問題時,AI有潛力成為重要解決方案。
作者:盤和林 2025-02-12
“特朗普2.0”關稅政策再次折射出,美國已不再是全球領導者,正慢慢退化成一個普通的區域國家,成為一個製造雙邊衝突、全球失序的麻煩製造者。
作者:王文 2025-02-12
如果某些國家為追求科技霸權而一味構築“小院高墻”、畫地為牢,不僅背離了技術進步的初衷,也將加劇智慧時代的全球“數字鴻溝”。
作者:樂水 2025-02-11
中泰雙方希望以此訪開啟兩國建交50週年系列活動,進一步推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和命運共同體建設,為兩國關係發展注入新活力。
作者:劉金衛 2025-02-10
在全球化浪潮中,中美之間自發形成的緊密貿易聯繫,絕不是一紙行政令就能夠輕易切斷的。
作者:唐華 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