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 最高法支招:做到四“不要”

  1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佈會,發佈網路犯罪大數據報告以及電信網路詐騙犯罪典型案例。最高法刑三庭副庭長羅國良説,要想有效防範電信網路詐騙,要做到四個“不要”:不要向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連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

123456.jpg

  根據大數據研究院的報告數據,2016年至2018年人民法院審理的網路犯罪案件中30%以上涉及詐騙罪,佔比最高,是公認的“社會毒瘤”,是侵犯公民財産安全的社會公害。人民法院一直堅持依法從嚴懲處此類犯罪及相關的上下游犯罪,堅決凈化網路空間,決不讓電信網路詐騙成為犯罪分子牟利“致富”的“溫床”。

  羅國良介紹説,在實踐中詐騙分子的詐騙手法是不斷翻新,層出不窮,甚至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出現“變種、升級”。比如“殺豬盤”詐騙就是婚戀交友型詐騙、網路賭博型詐騙的結合。詐騙分子往往通過各大婚戀交友網站或是社交平臺先尋找目標,以婚戀交友為幌子誘騙到早已設計好的境外博彩網站進行賭博,或者是境外的網路平臺進行投資。

  “一個普遍的規律,詐騙分子總是聲稱可以利用網路的漏洞來賺錢,誘騙受害人投入大量資金。他們把被騙的這一方往往叫做‘豬仔’,把建立戀愛關係的過程叫做‘養豬’,到最後進行詐騙就叫做‘殺豬’。”他説,再比如兼職型詐騙,詐騙分子通過網路平臺發佈網路兼職資訊,通過“刷單返利”的幌子,讓受害人不斷地陷進去,最後使其血本無歸。

  另外,詐騙分子還通過各種“低息免押連環套”,抓住借款人急於用錢的心理,提高借款額度,或者低息免押、快速放款作為噱頭來吸引受害人。“但也有一個普遍規律,要放款的話一定是先收各種手續費再放款,這樣層層道道的手續費進行輪番轟炸,結果往往導致本來是一個小額貸款,最後付出了高額的代價。”羅國良説。

  羅國良説,要想有效防範電信網路詐騙,第一,要有強烈的意識保護個人隱私、個人資訊,身份證這些個人資訊不要存手機裏,不要給陌生人提供資訊。第二,做到四個“不要”,不要向陌生賬號匯款;不要連接陌生的WiFi;不要向他人透露短信驗證碼,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防範措施,我們不要輕易洩露;不要輕易點擊不明連結,一連結就容易出問題。第三,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不要輕信各種網路交友,最重要的是不能有貪小便宜,妄想一夜暴富的想法,“天上掉餡餅,必定有陷阱”,不要有這種想法,而且遇到可疑的情況及時報警,配合公安機關及時破案。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如何防範電信網路詐騙? 最高法支招:做到四“不要”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