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潮評|網路時代的“新楓橋經驗”

  網際網路進入中國只有二十多年,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蓬勃發展,7億多中國網民通過網路獲得了更便捷的工作生活方式,同時也越來越關心網路安全問題。在剛剛結束的浙江省網路安全和資訊化工作會議上,浙江提出了要緊緊抓住數字革命的歷史機遇和戰略窗口,充分發揮資訊化驅動引領作用,奮力開創新時代網路強省新局面,為“兩個高水準”建設注入新動能、提供新支撐。前瞻而務實的戰略謀劃,讓人振奮激動。

網際網路01.jpg

  浙江省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排頭兵,近年來在“八八戰略”的支撐引領下,誕生了以阿里巴巴集團為代表的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而事實上,與數字經濟成果同樣輝煌的,還有在網路安全和網路治理上的傳承出新。

  網路空間的安全問題,其實是社會現實安全問題的衍生,在這方面,浙江充分發揮社會治理“傳家寶”——楓橋經驗的作用,在網際網路空間傳承“楓橋經驗”的共治精髓,不斷走好網路的群眾路線。

  網際網路時代,面對網路安全的嚴峻形勢,不管是警企合作、警民合作,還是群防群治,都是要發揮政府部門、網際網路企業、廣大網民群眾的積極作用,合力構築維護網路安全的堅強防線,通過合作使得網路犯罪無處遁形。浙江的“新楓橋經驗”,就是“網際網路+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

  在安全合作上,跨域融合,取長補短。2016年阿里巴巴與紹興警方合作,會同全國20多個省市公安機關,成功破獲“8.14盜號”專案,查獲近700萬張黑手機卡、盜號軟體10個系列326款、涉及全國22個省份的盜號團夥100余個,抓獲盜號産業鏈各環節犯罪嫌疑人240余名,這個警企合作的典型案例,就是“新楓橋經驗”的有力注解,也讓人們看到了網際網路大數據技術在網路安全治理、打擊網路犯罪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在法律執行上,不等不靠,敢為人先。從最初的“凈網行動”“劍網行動”,到陸續出臺的“微信十條”“直播新規”、網路安全法等,中國依法治網、依法管網的脈絡逐漸清晰。但依附在網上的各類違法犯罪活動也在不斷更新變異,如何用好現有法律解決新問題,需要智慧和勇氣。去年,全國首例因網購刷單炒信譽入刑案在杭州余杭法院宣判,經歷了半年多的調查取證,期間經有關法學專家反覆論證分析,最終案件得以成功宣判,其中的嚴謹和不易,充分體現了浙江司法部門在網路治理中超前思考、敢於創新的決心和不等不靠、踏實前行的能力。

  在服務形式上,創新載體,激發活力。網路安全問題是阻礙網際網路健康發展的絆腳石,需要更多機制體制的創新,去高效便捷地推動解決。2017年8月18日杭州掛牌成立了網際網路法院,這是全國第一家集中審理涉網案件的試點法院,以“網上案件網上審”的審理思維,充分依託網際網路技術,實現起訴、立案、舉證、開庭、裁判、執行全流程線上化,節約司法資源。此外,浙江還融合機制創新與網路解紛,構建前置性指導化解、ODR、第三方調解、訴訟等多層次、多元化的涉網糾紛解決體系,專業、高效、便捷處理涉網糾紛。同時,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涉網案件數據進行多模組比對分析,梳理規律和特點,形成結構化、標準化的網際網路司法裁判規則,為營造更安全、更乾淨、更具人性化的網路空間司法護航。

  言而總之,政府、企業、司法部門的行動已漸有成效,而浙江“新楓橋經驗”的核心是群防群治,現實中我們有朝陽群眾、西城大媽,網路空間中我們也要培養一支肩負安全責任、具有火眼金睛的群眾力量,這還是要依靠我們廣大網民。有了群眾監督舉報,再加上網際網路企業的技術防範和公安部門的嚴厲打擊,這樣的“新楓橋經驗”,必將還網路空間更多的天朗氣清。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錢江潮評|網路時代的“新楓橋經驗”

微信二維碼,掃一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