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長假已至,一份由杭州旅遊經濟實驗室發佈的報告,讓人感受了杭州的“引力”——遊客流量再創新高,8天預計將迎來1110萬人次的外地遊客。
千萬人次的外地遊客,一個常去的目的地便是西湖。15年前,杭州宣佈西湖景區邁入“免費”時代,目前免費開放景點78個,約佔總數的90%。國慶黃金周西湖景區遊客接待量從2002年的200多萬人次,攀升至2016年的458萬人次。
遊客蜂擁而至,西湖和杭州一直在努力破題:如何給遊客一個更好的西湖?
在分流中快速迴圈
9月28日,杭州市公安局發佈通知:2017年10月1日零時起,在雙休日及國家法定節假日全天、工作日每天19時至24時禁止一切非機動車在蘇堤、白堤通行。
這是繼機動車景區限號管理以來,首次對非機動車進行常態化限制管理。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王水法去年就提出,西湖能否實行半封閉通行,用“雙向通行、快速迴圈”的環湖旅遊巴士快線取代私家車和大巴。
這個思路很快引發熱議,也引起杭州市有關部門的重視。
“難點在於西湖周邊的道路不僅僅是景區道路,還承擔了城市交通主幹道的功能,比如説南山路、北山街沿線有很多酒店、商店、學校,一旦禁止私家車和大巴通行,其實也會出現一些不便。”浙江大學旅遊研究所副所長周永廣説。
在周永廣看來,如果不能實現半封閉通行,就要加大停車場的開發。“保俶塔下面一帶或許可以考慮建設大型地下綜合停車場”。這樣的建議得到了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以下簡稱“管委會”)的重視,據了解,目前針對西湖景區交通現狀,管委會將結合杭州交通整治整體方案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有關部門負責人告訴作者,之前也考慮過對西湖進行人員限流,但難度極大。“西湖景區有別於遠離城市且相對獨立的九寨溝、峨眉山、張家界等景區,西湖沒有大門圍墻,遊人進入景區並不受限。”
如果説限流的操作難度大,那麼分流就成為了景區重要管理手段。
近年來,杭州市政府大力打造西湖景區沿線的“商業氛圍”,形成了湖濱商圈、武林商圈、河坊街商圈、南宋禦街商圈等綜合商圈,有效地將遊客市民分流到景區週邊。在周永廣看來,發展景區周圍商圈是解決遊客量井噴的有效辦法。
也有專家建議,西湖的免費應該進一步延伸。
搭起別樣風景線
上海人李建萍,連續7年來杭州過十一黃金周。“我朋友都會説,熟悉的地方沒風景,年年去杭州過十一,有什麼新風景?”李建萍説。
免費開放後,西湖向公眾24小時開放,幾乎沒有“距離”。都説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沒有了以往的神秘感和距離美的西湖,能讓人常看常新、流連忘返嗎?
一組數據,看得到西湖的確在“變美”——
十年來,拆除了影響西湖景觀的60萬平方米建築,搬遷了景區265家單位、2791戶居民;恢復了0.9平方公里西湖湖面;恢復建設了100萬平方米公共綠地;完成了西湖疏浚工程以及引配水工程,西湖平均水深增加到2.5米,水質透明度由十多年前的40釐米提升到85釐米;恢復、重建、修復了180余處人文景點……
除此之外,李建萍還感覺“新”玩意兒挺多:在國內最早啟動免費wifi覆蓋,送“免費饅頭”、遞“免費涼茶”、設“愛心哺乳點”等等。
“風景不僅是自然風景,服務也是重要風景,西湖有著天然的美,要給西湖同時帶來人文美、文明美。”有專家表示。
今年以來,杭州市著重推進了“智慧西湖”建設,在景區內大規模啟動“i-xihu”免費wifi覆蓋行動,以西湖為核心,覆蓋周邊主要公園、博物館、重點餐飲、道路等。同時,充分利用“VR、AR”等新媒體技術,為遊客提供全過程、互動式的虛擬旅遊體驗。
“i”,這個英文字母,在國際各大旅遊景點、機場、火車站、醫院、學校等場所,常常非常顯眼。因為國際慣例,它是一個提供免費問詢的固定標誌。
今年2月開始,杭州西湖邊“灑下”了1000個字母“i”——西湖環湖13.8公里沿線的清潔人員、安保人員、管理人員、執法人員的胸前,都佩戴了“笑臉i胸牌”,無論何時何地,面對來西湖的任何一名遊客和市民的提問諮詢,都會微笑相迎。
管委會文化局局長童國亮告訴作者:“如果要説出一個標準,那就是國際通用的五星級酒店服務員的標準,我們想通過這樣的新服務、新模式,使得西湖不斷有別樣風景線。”
激發新增長點
“免費西湖”始於2002年,當時正值杭州市第九次黨代會,那次會議明確了杭州市未來的發展目標——“建經濟強市、創文化名城”,實施大都市發展戰略,推進旅遊國際化戰略。
西湖實行免費開放,市民遊客雙手贊成,但對景區自身而言,意味著主動放棄每年4000萬元的門票收入,而且還要承擔未知的風險和巨大的壓力。
據了解,取消門票和24小時開放所帶來的日常維護、清衛保潔、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費用,給西湖景區管理部門帶來了更大的經濟壓力。減收和增支兩個因素疊加,僅免費前五年增加的經濟負擔就高達7400萬元左右,伴隨著對西湖景區軟硬體項目的不斷提升改造,經濟負擔也在逐年遞增。
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翁文傑説,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整治所需大量的建設資金,單靠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現有的財力是遠遠不夠的。迄今為止,杭州市委市政府在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中已投入建設資金近80億元。
這似乎是一筆不划算的生意,但杭州想要的遠不止旅遊收入。
“西湖的免費,是推進杭州旅遊國際化戰略,提升國際化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翁文傑告訴作者,“免費西湖”之 “免費”的意義在於它帶來的“軟實力”。
公園和博物館免費開放,是發達國家地區的通行做法。由於西湖的免費開放帶動了杭州的現代服務業,杭州市對景區的財政管理模式做了相應的調整,對景區實行分稅制財政體制。
除此之外,西湖景區不斷完善景區配套服務設施,“就是要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周永廣説。
目前,西湖景區正在開發各類旅遊産品。“管委會將各景點的特色串連起來,整體推出,形成一條富有特色的産業鏈,例如將各個單位的夜遊活動串連起來,整體推出夜宴、夜購、夜娛等活動。”童國亮舉例説,2007年成功推出的“印象·西湖”演出,已成為杭州市旅遊文化的標誌性項目,不僅豐富了西湖夜生活文化內涵,而且培育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走過“免費”15年——杭州如何呈現一個更好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