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跨境電商的交易規模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在進出口貿易中的滲透率逐年攀升,保持了年均約30%的增速。在外貿進出口增速下滑,傳統競爭優勢削弱的壓力下,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居民消費結構變化等因素,推動了跨境電商的發展。跨境電商日漸成為新的外貿增長點,對外貿增長起到了較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跨境電商發展現狀
市場規模
從市場規模看,據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2014年間我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呈逐年快速遞增之態勢,2013年和2014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交易額分別突破了3.1萬億元和4.2萬億元,從2008年到2014年跨境電商交易額年均增速接近30%。2015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5.4萬億元,同比增長28.6%。其中跨境出口交易規模達4.49萬億元,跨境進口交易規模達9072億元。
2016年,隨著消費升級和海淘電商平臺的普及,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繼續擴大。據預計,2018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預計將達到8.8萬億元,海淘用戶規模達到7400萬人次。
國別
從國別看,中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主要連接國家和地區是美國、歐盟和東盟。中國出口跨境電子商務賣家品類主要為電子産品、服飾服裝、戶外用品、健康與美容産品、珠寶首飾等。
區域
從區域看,中國跨境電子商務主要集中在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兩地。沿海經濟發達省份海淘熱度高,佔據了訂單量最高的前10名中的8席。其中,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訂單量排名前三,江蘇省和北京市分列第四和第五位,服飾、鞋帽和家居類産品銷售領先;珠三角擁有高度集中的生産製造基地、豐富的外貿人才儲備,成為跨境電子商務賣家集聚地。
海淘群體
從海淘群體看,80後成為海淘主力軍。據統計數據顯示,其海淘用戶按年齡層看,80後是最愛海淘的群體,購買力也最強,80後用戶在海淘用戶的佔比達57.5%。其次是90後用戶,數量佔比為25%;70後用戶佔比為15%排名第三位,60後和00後用戶總計佔比不到3%。從平均訂單額來看,80後用戶購買力最強,平均訂單額排名第一,70後排名第二。其消費特點是重視商品品質,重視多元化消費理念,對國外品牌接受度高。但與此同時,90後的海淘消費也正在崛起,較重視個性化消費和品牌內在價值。
電商模式
從電商模式看,目前海淘類電商主要有三類:直運型;自營保稅倉型;導購返利型。從單純賺取銷售差額、跟風銷售熱銷産品、打價格戰的傳統電商模式,演變成利用大數據等現代技術手段,樹立産品品牌,提升産品品質,以實現利潤最大化,開闢了跨境電商競爭新模式。
多因素促進跨境電商快速發展
配套政策
2015年,國務院發佈了《關於加快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的若干意見》和《關於促進跨境電子商務健康快速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對跨境電商的支援態度,強調大力推動跨境電商,鼓勵企業佈局海外倉,培養一批外貿綜合服務企業; 國務院發佈《關於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的意見》,提出了加強電子商務國際合作,推動電子商務走出去;此外,加快自貿區建設又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催化劑,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成為加快跨境電商行業發展的動力。
2016年,跨境電商行業持續迎來政策利好,國家推動建設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並組織實施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電子商務重大工程等;G20貿易部長會議首次把跨境電商納入合作範疇,帶來政策面的又一輪催化,這些政策措施都不斷為跨境電商帶來發展新機遇。
良好發展環境
隨著電子資訊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電子商務的地位和重要作用日益凸顯。近年來,國家力促跨境電商的發展,更多旨在扶持傳統外貿企業借助網際網路的渠道實現轉型升級。在“網際網路+外貿”的模式下,催生了蓬勃興起的跨境電子商務行業。在良好的政策背景與發展環境下,近年來跨境電商業務快速發展,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擴張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範圍,新設更多自由貿易試驗區等,這些都對跨境進口電商的加速發展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
居民消費的個性化和品質提高
隨著居民收入增長、中高收入群體的擴大,消費者的購買力日益增強,對優質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海淘使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買到更優質的商品,這一特性使得海淘迅速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新型購物方式。加之由於我國居民消費已從標準化、大眾化的“排浪式”消費,進入到個性化、定制化消費的新階段,尤其是80後、90後已成為市場消費主體,更加追求個性化、時尚化與高品質,對品牌、産品的崇尚已超越國別和地域的限制,而國內一些商品的供給端還停留在低端、倣冒、大眾化商品階段,無法滿足部分中高收入居民消費升級的更高要求,求購境外商品便成為一種選擇。因此,居民購買力增強和消費需求的變化,成了推動跨境進口增長的內在動力。
總體來説,整個跨境電商行業方興未艾,伴隨著“一帶一路”和“網際網路+”的大趨勢,未來跨境電商將會有更加長足的發展。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網信浙江 » 跨境電商成為外貿新增長點 預計2018交易規模將達8.8萬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