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科技 > 風險投資 > 正文

字號:  

君聯資本劉澤輝:投資就像結婚 閃婚不是好方式

  • 發佈時間:2015-11-27 16:05:54  來源:新京報  作者:郭永芳 王鵬  責任編輯:湯婧

  劉澤輝

  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君聯資本文化體育産業基金負責人。他主導投資項目超過20家,其中有5個IPO,3個並購退出。君聯資本是聯想控股旗下獨立的專業投資公司,在管美元及人民幣基金總規模超過200億元人民幣。重點關注中國的創新與成長機會。

  劉澤輝于2006年加入君聯資本,至今已是第十個年頭,目前為君聯資本董事總經理、君聯資本文化體育産業基金負責人。

  在劉澤輝看來,投資就像結婚,“閃婚”不是好方式,有些早期項目確實比較難理解,雙方必須有一個認知過程,需要長期跟蹤,他一般跟蹤週期是3-6個月。對於投後服務,他認為要分門別類,對症下藥,最好的投後服務是不服務,這證明了投資方選對了創業者。

  投資時最主要看人

  新京報:看你們挑選的項目中,人和項目是並列關係嗎?

  劉澤輝:不是。通常情況下大家講的都是天使階段看人,但到了B輪也要看人,人還是首位。

  做投資的,投資前是甲方,投資以後就是乙方。如果被投企業的帶頭人真是壞人,一心想騙錢,投資方是監管不住的,因為對方有各種高超的手段把錢取走。所以要找自己認可和喜歡的人,哪怕到了後期,人也是最重要的。

  新京報:要是人一般,項目本身卻是一流呢?

  劉澤輝:我的做法是也不會投資。因為很多項目剛開始投可能方向上出點問題,但是如果人品好、能力強會把項目扳回來。不能出道德風險。哪怕交往了很長時間,一定是看細節。不去驗證,很難去看到的。

  新京報:如何驗證?

  劉澤輝:過去投過的100多個項目中獲得很好的業績,很重要一點還是在CEO個人的願景或者個人的追求。企業家認為自己是大樹或小草,是沒有孰對孰錯的,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人生價值。很多歐洲小而美的家族企業非常好,一輩子不想上市就想多花時間陪陪家人,為員工謀取福利,每年賺錢也很嗨。

  但這不是我們做投資所追求的企業家,我們肯定是希望他除了吃飯和睡覺的時間都投入到工作中。企業家是特殊群體,是特殊材料構成的。

  設專項基金不是隨波逐流

  新京報:君聯資本為什麼選擇文化體育作為新基金的方向?

  劉澤輝:君聯文體基金,主要投資文化娛樂、體育休閒、創意消費領域。以成長期及擴展早期為主,戰略投資早期項目。最近兩年泛文化産業大發展,君聯資本設立專項基金也並不是隨波逐流。

  新京報:三個領域具體有哪些觸角?

  劉澤輝:文化娛樂即影視、音樂、文學、ACG等滿足年輕人的生活娛樂方式。我們投資了耀萊影院、布卡漫畫、考拉FM等娛樂龍頭企業。創意消費也稱時尚消費,在這個領域,尤為看重的是基於社群和IP運營的消費。體育休閒則包括體育和旅遊。

  新京報:有沒有海外經驗或者數據支撐不是隨波逐流?

  劉澤輝:從國外經驗來看,當每人平均GDP到4000美元文化開始迅速發展,每人平均GDP到7000美元後,體育開始發展。文化娛樂發展在前,體育發展在後,這也是發展的規律。體育是奢侈品,需要有時間、錢,同時身體也要好,中國現在發展階段到了,投資文化體育産業的時代到來了。

  旅遊業合併潮,投資依然有機會

  新京報:隨著最近投資速度放緩,旅遊行業巨頭開始合併,比如去哪兒和攜程。這時候成立文化體育基金,會不會“被打”?

  劉澤輝:不會。有三個方向是值得投資的。首先是要素資源。這是君聯資本此前密集投資的領域,比如神州租車、神州專車、布丁酒店、小豬短租和優客逸家均屬於這個範疇,這些産業鏈最上游要素資源的日益緊俏。

  其次是C端新入口。比如君聯投資的度週末就繞開了與傳統旅遊行業以及本地生活行業的巨頭,在中間地帶提供了週末休閒服務,可能成長為一個新的C端入口。

  再次就是創新型平臺。比如君聯投資的同程旅遊,是國內最大的休閒遊度假平臺。今年剛獲得萬達、君聯、中信資本的投資。

  新京報:預估這個市場有多大?

  劉澤輝:現在是幾千億級別的市場,國務院46號文提到了到2020年體育市場規模達5萬億;中國當前大部分消費雖然還在服裝、鞋帽以及器械上,但是付費意願已經開始慢慢培養起來了,尤其是年輕人不太願意去買盜版,版權價值開始慢慢實現。

  新京報:所投領域人群有沒有定位?

  劉澤輝:核心人群是年輕人,80後、90後甚至00後這個群體。80後之前的人群是被免費盜版培養起來的,消費意識不一樣。此外,現在的文化的形式和過去發生了很多變化,過去是單一中心單核的市場,今天變成了多元化的,尤其在90後群體當中更明顯。

  投資不回避資本的血性

  新京報:提到體育文化,聯想到的是前衛,那你們投資經理構成是怎樣的?

  劉澤輝:最近招聘了90後投資經理,主要是想讓團隊更年輕化,告訴我們這些70後年輕人在玩什麼、幹什麼。

  新京報:在找項目上,你們一般如何操作?

  劉澤輝:首先是“事為先”。企業的可持續成長作為投資來講,一定是所追求獲取合理回報重要的基礎,其中判斷企業本身在裏面是不是有這個基礎和能力,很關鍵是團隊,團隊裏面最核心的就是領頭人的問題,這也就是“人為重”。

  當然,君聯文體基金的投資主要在B輪以後,少量的A輪。通常情況下看項目是從天使輪開始跟蹤,幫助看好的這家企業介紹資源、前期找投資等,等這家企業長大以後再水到渠成去投就好談了。

  新京報:會不會遇到培養大後不讓投的情況?

  劉澤輝:一定會有這樣的項目不讓投,但是好項目都是培養和跟蹤出來的。就像結婚,通常情況閃婚並不是一個好的方式。談婚論嫁和投資是一樣的,有些早期項目確實比較難理解,雙方需要有一個認知過程,需要長期跟蹤。

  新京報:一般跟蹤項目多久?

  劉澤輝:至少3-6個月,最長的有2年。其中我自己投資過一家公司,其負責人一直強調自己不缺錢,因為從公司角度考慮會想為何要你的錢來稀釋股份。但任何一個公司想有大的發展一定都缺錢、缺資源,因此跟蹤幫助了兩年,介入了投資。

  所以我們投資一般不回避資本的血性,但要投資一家公司一定是彼此互相喜歡,這就包含了對項目和人都喜歡。

  新京報:除了資金,你們還會給創業者什麼額外福利?

  劉澤輝:大家都講的幫忙不添亂。最好的增值服務就是不服務,投資人花了很多時間找了一個好項目,對方把所有事情做好了,就不需要你的增值服務了。

  我們投資一般不回避資本的血性,但要投資一家公司一定是彼此互相喜歡,這就包含了對項目和人都喜歡。 ——劉澤輝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郭永芳 王鵬

  本版攝影/王嘉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