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03日 星期一

科技 > 通信 > 運營商動態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5G有望2020年正式商用

  • 發佈時間:2016-03-22 08:46:05  來源:中國經濟週刊  作者:謝瑋  責任編輯:王磊

P37 人民日報記者 李維娜I 攝

  人民日報記者 李維娜 攝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謝瑋 |北京報道

  當前,以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通信技術,正在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催生一大批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態。

  全國兩會期間,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將促進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廣泛應用,深入推進“中國製造+網際網路”,建設若干國家級製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慧製造示範項目。

  我們應該怎樣理解中國製造和網際網路的關係?5G與工業的融合將如何促進産業轉型升級?5G與4G相比有什麼區別,會給消費者帶來哪些新體驗?

  全國兩會期間,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陳肇雄做客人民日報社《兩會e客廳》表示,按目前的進度推算,預計2018年將完成5G國際標準的制定,2020年有望正式商用。

  刷新用戶體驗和行業應用

  記者:究竟什麼是5G?它會給消費者帶來哪些新體驗?

  陳肇雄:5G是新一代行動通訊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是未來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與4G相比,不僅將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網路體驗,同時還將滿足未來萬物互聯的應用需求。

  從用戶體驗看,5G具有更高的速率、更寬的頻寬,預計5G網速將比4G提高10倍左右,只需要幾秒即可下載一部高清電影,能夠滿足消費者對虛擬現實、超高清視頻等更高的網路體驗需求。

  從行業應用看,5G具有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時延,能夠滿足智慧製造、自動駕駛等行業應用的特定需求,拓寬融合産業的發展空間,支撐經濟社會創新發展。

  從發展態勢看,5G目前還處於技術標準的研究階段,今後幾年4G還將保持主導地位、實現持續高速發展。

  記者:我們什麼時候能夠用上5G技術呢?

  陳肇雄:按目前的進度推算,預計2018年能完成5G國際標準的制定,2020年有希望正式商用。工信部正在加快推進工作進度,爭取早日實現商用,滿足廣大用戶的期待。

  製造業如何“+5G”?

  記者:相信5G技術發展起來之後,也會給製造業創新打開一扇大門。今年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深化“中國製造+網際網路”,應當如何理解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呢?

  陳肇雄:當前,全球網際網路正處於從消費領域向生産環節擴展的關鍵時期。國際社會提出了工業4.0、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製造等相關發展戰略,加快推進製造業與網際網路的融合發展,搶抓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産業變革的主導權。

  對我國來説,推進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有利於發揮我國製造業門類齊全、獨立完整、規模龐大以及我國網際網路應用創新活躍、産業規模領先、人才資本聚集的優勢,實現我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的跨越。

  近年來,我國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步伐不斷加快,在促進産業轉型升級、提升工業的品質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展現了廣闊的發展前景。

  這次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深入推進“中國製造+網際網路”,順應了産業變革的趨勢,符合我國國情,將更加有力地推動製造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促進我國産業邁向中高端水準。

  記者:促進製造業和網際網路融合發展,工信部的工作思路是什麼?網路提速降費目前進展如何?

  陳肇雄:實現製造業與網際網路融合發展,要以推進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製造為抓手,加快提升支撐融合發展的網路設施、標準體系、解決方案、安全保障等基礎能力,培育製造業新模式、新業態、新産品,促進製造業朝高端、智慧、綠色、服務方向發展。

  去年以來,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基礎電信企業,大力推進提速降費。網路提速方面,基礎電信企業投資超過4500億元進行網路建設。移動網路新增4G用戶超過2.8億,固定網路20兆用戶佔比提高了23個百分點。網路降費方面,基礎電信企業出臺了提速不提價、當月流量不清零、取消京津冀漫遊費等優惠政策,固定和移動寬頻資費水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拓展網路經濟新空間

  記者:還有一個詞和“中國製造+網際網路”一樣的火,那就是網路經濟,您如何理解網路經濟?

  陳肇雄:網路經濟的內涵、外延非常豐富,既包括“網際網路+”,也包括“+網際網路”。相關的概念很多,有數字經濟、資訊經濟、網際網路經濟等等。儘管這些概念不盡相同,側重點略有差異,但總的來説,都是指基於資訊網路的各种經濟形態。

  拓展網路經濟空間,發展現代網際網路産業體系是最為基礎、最為重要的一環。目前我國現代網際網路産業體系已逐步形成,涵蓋了資訊基礎設施、網際網路軟硬體、網際網路服務和融合應用産業等多個領域,其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創新活躍度之高、帶動能力之強,均達到了空前的程度,在帶動投資、擴大內需、擴大“雙創”、拉動就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發展新經濟的重要驅動力量。

  加快發展現代網際網路産業體系,要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和規劃,重點在資訊網路、融合産業、安全保障、關鍵技術上下功夫。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