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專家解讀《衡量資訊社會報告(2015)》

  • 發佈時間:2015-12-02 15:12:04  來源:新華網  作者:孫克  責任編輯:湯婧

   2015年11月30日,國際電信聯盟(ITU)發佈《衡量資訊社會報告(2015)》(以下簡稱《報告》),反映2014年全球167個國家和地區資訊通信技術(ICT)發展情況,對各國家和地區ICT發展指數(簡稱IDI指數)進行排名。

   一、IDI指數構成及排名情況

   IDI指數是衡量各國家和地區ICT發展水準的綜合評價指標,從ICT接入、ICT使用以及ICT技能三個維度,選取11個分項指標加權計算得出。其中,ICT接入包括固定電話普及率、行動電話普及率、每人平均國際出口頻寬、電腦家庭普及率、網際網路家庭普及率共5個指標;ICT使用包括網民普及率、固定寬頻人口普及率、移動寬頻人口普及率共3個指標;ICT技能包括成人識字率、中等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共3個指標。

   根據《報告》,IDI指數排名前十的國家是南韓、丹麥、冰島、英國、瑞典、盧森堡、瑞士、荷蘭、中國香港、挪威。我國IDI排名第82位,相比上年排名上升4個名次。我國最新IDI指數值為5.05,略高於全球平均水準(5.03),顯著高於亞洲國家平均水準(4.70)和發展中國家平均水準(4.12)。

   二、影響我國IDI指數的因素分析

   (一)短板指標影響明顯

   從IDI指標構成來看,我國存在三個短板指標:行動電話普及率、每人平均國際出口頻寬、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一是行動電話普及率排名較低。2015年該指標排名為112位,低於我國綜合排名30位。農村行動電話普及水準低是影響這一指標的主要因素。二是每人平均國際出口頻寬排名過低。2015年該指標排名138位,低於我國綜合排名56位。我國國際出入口頻寬增長落後於行業發展需要,影響我國IDI指數排名。三是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排名偏低。2015年該指標排名為91位,低於我國綜合排名9位。與ICT接入指標相比,該指標綜合權重較高,對我國IDI指數影響較大。

   (二)部分指標排名下滑

   相比上年,我國今年11個指標中有5項出現了排名下降,綜合考慮排名下降情況及權重因素,按照影響程度從高到低分別為:固定寬頻人口普及率(下降8名,影響程度45%)、每人平均國際出口頻寬(下降5名,影響程度30%)、中等教育毛入學率(下降3名,影響程度11.8%)、固定電話普及率(下降3名,影響程度10.2%)、電腦家庭普及率(下降1名,影響程度3%)。

   (三)ICT技能指標增長緩慢

   IDI指數中ICT技能部分的3個指標,成人識字率、中學教育毛入學率、高等教育毛入學率2015年我國排名均未提升。由於ICT技能部分權重較大,我國平均知識水準偏低的現狀,成為了影響我國IDI排名的重要因素。根據《第36次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我國非網民不上網的原因主要是不懂電腦/網路,比例為61.3%,網際網路知識與應用技能的缺乏是造成網民與非網民之間網際網路使用鴻溝的重要原因。

   (四)IDI指標存在統計口徑差異

   在IDI指數數據採集過程中,各國報送的某些數據與ITU規定的統計口徑有較大差異。如,每百戶居民移動寬頻用戶數是IDI指數中的二級指標,ITU規定口徑為活躍移動寬頻用戶數。在實際操作中,各個國家報送每百戶居民移動寬頻用戶數口徑分為兩類:一是按照3G(+4G)用戶數除以人口,二是按照3G(+4G)上網用戶數除以人口。我國報送的是3G上網用戶數口徑,如果按照2014年3G用戶數口徑計算,我國IDI數據為4.81,可提升至第80名,提升6個名次。

   (五)IDI指標體系存在一定局限性

   由於沒有包含寬頻速率、資費、網際網路應用等方面的指標,IDI指數無法準確反應ICT發展品質及網際網路行業發展情況。一是指標構成有失全面性,不能準確反映ICT産業發展狀況。IDI指數體系缺乏反映網路能力和品質(如寬頻速率、光纖用戶佔比等)以及網際網路應用(如O2O等)等方面指標,既無法反映國家資訊通信技術應用品質,也無法反映資訊化發展的未來趨勢。二是部分指標本身並非中立指標,作為統一評價標準有失合理性。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國際網際網路出口頻寬每人平均受到內部資訊源規模、語言、文化、宗教信仰等多方面影響,不適合作為衡量ICT發展水準的指標。三是指標間存在高度相關。例如,ICT技能指標中中學教育毛入學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指標之間存在包含與被包含關係,兩個指標同時出現將造成指標實際部分內容的重復,不能滿足指標體系正交性要求。

   (六)移動指標排名提升

   我國移動寬頻普及率上升16個名次,行動電話普及率上升8個名次,對IDI指數排名上升貢獻最大。我國3G、4G商用起步雖晚,但發展速度快,未來提升空間大,移動寬頻指標對我國IDI指數提升的貢獻將不斷顯現。另外,我國行動通訊在農村仍有發展潛力,隨著行動電話普及水準提升,該指標對我國IDI指數的負向影響將逐步減小。

   綜合來看,IDI指數的11個指標中7個是普及率指標,而普及率指標與經濟發展水準具有較強的相關性。根據2015年7月份世界銀行發佈的全球每人平均國民總收入(GNI)最新排名,按照美元換算和購買力評價排名,我國分別排在第101和105位。比較而言,我國IDI排名基本與之相適應,且適度超前于經濟發展水準。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集中迸發,我國ICT行業發展及融合應用存在巨大發展潛力與增長空間。在現有基礎上,合理提前規劃佈局,完善工作機制,加快資訊基礎設施演進升級,推進資訊化應用融合滲透,提升我國ICT發展水準和IDI指數同時具備可能性和可行性,且對於重塑經濟結構、轉換産業競爭主賽場具有戰略意義。

   三、提升我國IDI指數的對策建議

   當前,IDI指數收到各經濟體廣泛關注。一方面,IDI指數能夠反映各經濟體ICT發展水準,指導和促進資訊基礎設施建設、ICT産品和服務應用普及、ICT使用技能提升等。另一方面,隨著ICT技術不斷發展與深度融合滲透,IDI指數影響力已經大大超出行業範疇,並對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防風險、惠民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並將成未來我國供給側管理改革的重要參照指標。提升IDI指數要統籌全局,把握重點,大力發展資訊基礎設施,推動ICT技術應用普及,並進一步完善國內外與ITU相關的工作機制,協同多方力量共同推動IDI指數指標體系優化。

   (一)強化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ICT技術應用普及

   一是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加快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抓緊落實國務院出臺的“寬頻中國”戰略和提速降費的相關政策,大幅提高城鄉寬頻網路接入能力,推進全光網路覆蓋,加快4G網路建設,鼓勵移動用戶向4G遷移,提升移動寬頻速率。加快網際網路國際出入口頻寬擴容,全面提升國際互聯頻寬和能力。二是完善農村及偏遠地區寬頻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縮小城鄉數字鴻溝。加大中央財政投入,引導地方強化政策和資金支援,鼓勵基礎電信、廣電企業和民間資本通過競爭性招標等公平參與農村寬頻建設和運作維護,探索PPP、委託運營等市場化方式調動各類主體參與積極性,快速提升寬頻電信普及率。三是加強ICT應用引導,促進資訊通信技術在各領域的推廣和應用,通過應用帶動普及水準提升。加快推動網際網路與各領域深入融合和創新發展,充分發揮我國網際網路的規模優勢和應用優勢,推動網際網路由消費領域向生産領域拓展,加速提升産業發展水準,大力拓展網際網路與經濟社會各領域融合的廣度和深度。加快提升國民寬頻應用技能,尤其是農村人口的數字化應用技能。

   (二)完善工作機制,推動IDI指數體系優化

   一是加強指數研究與國際溝通,廣泛調動各方參與熱情。進一步加強對IDI指標設計、測算方法的研究,規範我國向ITU的數據報送渠道和機制,嚴格把握數據品質,統一數據報送出口。二是繼續與ITU指標組加強溝通交流,建議ITU對建立數據核實反饋機制。在指標閾值設置、指標調整等方面,加大ITU對口組兩個線上論壇以及專家組會議的討論反饋力度,宣傳我們新的研究成果,提升在ITU的影響。三是積極鼓勵我國通信基礎運營企業及網際網路企業加大參與力度,推動其加入IDI指數指標體系研究,同時利用參會契機尋找市場機會,擴大企業影響。四是聯合與我國有共同訴求的國家和地區,推動IDI指數體系進一步優化完善。(作者: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通信與政策研究所 孫克)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