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8日 星期五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電信行業民資緣何多在“靜默”

  • 發佈時間:2015-05-13 09:55:40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中國電信總經理楊傑日前表示,中國電信即將向虛擬運營商開放4G轉售。毫無疑問,向虛擬運營商開放4G業務將極大的帶動晶片、終端、遊戲、視頻、數據服務等産業的發展,也會給通信市場帶來全新景象,而這也正契合了工信部打造虛擬運營商的初衷。

  但是,就目前的虛擬運營商發展速度來看,情況並不如預計的那樣好。500萬--這是中國42家虛擬運營商累計發展用戶數量的最新統計數據。而在這42家移動轉售企業中,只有一半正式放號,全面放號商用僅為6家,多數仍處於內部測試當中,或者按兵不動。此時距離工信部正式發放首批行動通訊轉售業務牌照已經過去了一年零三個月。

  在為虛商發牌之初,市場一片歡呼,這被視作是電信領域向民間資本開放的歷史性一刻。工信部電信研究院副院長劉多曾樂觀預計,到2015年,虛商業務年收入將超過1.3億元,用戶規模將達5000萬人,佔到行動通訊行業用戶總量的3%。

  然而,曾被看作是能夠打破國內運營商市場壟斷的"新"事物,如今卻沒有表現出行業最初所期待的那般風光,甚至對於部分虛擬運營商而言,由於業務發展未達預期,已使其進退兩難,自身難保,乾等退市。

  對此,業內普遍認為,不少企業為了能拿到牌照,費盡心思,但自己是否有能力運營,是否有盈利模式等,都沒有考慮清楚。熱鬧過後,市場陷入平寂,虛商的困局是什麼?出路又將在哪?

  現狀不樂觀

  作為最早一批獲得虛擬運營商牌照的連連科技,在運營一年後,選擇進行業務上的收縮調整,並解散了其國內線下團隊,被外界懷疑是否將退出虛擬運營商競爭行列。

  不過隨後連連科技總裁陳平予以否認,並對外回應稱,連連科技絕對不會退出虛擬運營商行列,放棄國內省級公司運營等動作是公司通過企業架構調整來找到正確的運營模式。

  事實上,迫於生存困境,連連科技已不得不尋求差異化競爭,在今年年初決定全面轉向國際漫遊業務,試圖通過出境、入境雙向的網路漫遊服務挖掘移動轉售業務的細分領域。

  遭遇困境的,不止連連科技一家。據了解,樂語通訊移動轉售品牌"妙more"北京旗艦店已於今年春節前關閉,其170卡及相關轉售業務在北京地區的營業廳也已全部暫停運營。

  把時間拉回到2013年12月,隨著工信部正式發放首批行動通訊轉售業務,外界期盼民資身份入場的虛擬運營商以攪局者的身份,改變通信業市場格局。當然入場者更是熱情高漲。一時間向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申請移動轉售業務的企業比比皆是,範圍包括IT、網際網路、通信、渠道等領域。更是曾爆出多達78家民企向中國聯通提出申請。

  過高的熱情,在嚴峻的現實面前被澆了冷水。170號段的一些劣勢、3G市場競爭白熱化,三大基礎運營商激烈的價格戰、市場的低認知度等等,這些都使得虛擬運營商在運營時並不順利。"粗略計算,虛擬運營商每發展一個用戶,成本投入約在50元,而維護一個用戶的成本在8元-10元。"中國虛擬運營商産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在調研後得出這樣的數據。

  這就是説,虛擬運營商發展一個用戶的總投入約60元,10萬用戶就需"搭上"600萬元的資金,而前期建立IT支撐系統、計費、客服系統等也往往要投入數十萬元。如此高的投入,虛擬運營商在發展用戶時難免糾結不已。"事實上,從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一年多來的表現看,很多廠商尚未走出'試錯期',還沒有找到有效的差異化服務賣點。"深圳移動市場部一位人士表示,目前這些廠商依舊主打"低資費、低流量費"等價格戰,但相比三大運營商,他們並無太多獨到優勢。時隔一年多之後,在基礎運營商的高批發價格下,低利潤的價格戰難以持續。如果再未尋找到新的商業模式,無公司主業持續輸血能力的虛擬運營商只能無奈退出。

  還有不少虛擬運營商依舊在觀望。目前42家虛擬運營商裏,有一半的虛擬運營商選擇將牌照放在一邊,並未開展放號運營。"簡單來説,有些牌照方拿牌照後卻不知道去做什麼。"通信業資深人士吳純勇表示,諸如京東、阿裏、迪信通、國美等企業,要麼是電商巨頭,擁有大量的用戶,要麼是通信行業産業鏈中的一環,存在結合虛擬運營商與自身業務、衍生增值服務的可能。有些牌照申請方則與通信、移動網際網路等並不産生密切的交集,因此在拿到牌照後,難免會迷茫。

  從熱情高漲開始,到當下的死氣沉沉,虛商究竟遇到了哪些問題,未來還有翻盤的機會嗎?

  雞肋困局

  據中華工商時報記者了解,相比較除了沒有頻譜和基站資源之外,其他都與基礎運營商一致的國外虛商,國內的虛商,其實更貼切的説法是"行動通訊轉售業務"方,也可以將其理解為一個相對更高級一些的渠道商。

  也就是説,國內的虛商,其所作所為只是以折扣價採購基礎運營商的服務,再用自己的渠道、方案轉售給客戶。而在最根本的行動通訊業務上,虛商本身是沒有多少自由度的,而也正因為此,這也就限制了它們去做一些之前運營商不會做或不敢做的事情,而這恰恰是人們寄希望於虛商的關鍵。

  同時,由於虛商本身的運營成本並不低,因為它需要按照傳統運營商的模式去建立複雜的計費系統、支撐系統和呼叫中心,而這部分的投入很高,規模較小的民營企業根本"玩不轉"。此外,由於基礎運營商本身的競爭已經足夠激烈,利潤空間在被大大壓縮的前提下再轉售給虛商,就出現了"批零倒挂"的局面,這意味著虛商不僅沒法從轉售業務上賺錢,還可能需要"倒貼"。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虛商難以起步的原因還有一點在於,目前國內通信市場的增長已經基本無望,只能靠2G、3G向4G的升級來賺取紅利,整個市場已經進入到了存量競爭的時代。

  既然是存量競爭,就意味著虛商的存在,不是做大市場,而是搶奪已有的市場,這也就是為何虛商發展之初,利益最大塊的中移動並不熱衷,反而是電信聯通熱烈歡呼的緣故,因為扶持虛商,就能共同對抗移動。但那個時候,電信聯通是沒有4G牌照的,從根本上就不具備與移動競爭的可能性,甚至3G時代積累的優勢,一下子又被移動超越了。

  另一方面原因,就是虛商自己並沒有做好真正的準備,不少虛商都是抱著投機的心態申請的牌照,業務規劃上基本為零,牌照到手後才開始考慮如何發展,這也就大大限制了做出差異化的空間與可能。而沒有商業模式,想要針對著發展用戶,進而實現盈利,就更加遙遙無期了。

  差異化定位

  目前市場上虛擬運營商的主要宣傳策略仍然圍繞價格,但這終不是長久之策。針對於當前虛商的困境,業內的共識是,就長遠來看,虛商的前途還是有的,只不過最終能活下來的只有本身底氣夠硬的寥寥幾家,小企業想要生存下來基本無望。但無論對誰,一個行之有效的策略,則是結合虛擬運營商自身公司資源,開展有特色的增值服務,提供深度的差異化服務,這或許才是虛擬運營商擺脫困境的唯一路徑。

  飛象網CEO項立剛就曾表示,"虛擬運營商拿'送話費、流量不清零'等作為宣傳炒作的噱頭,主要還是沒有找到自身發展和盈利的模式。"他認為,通信市場留給虛擬運營商的空間非常小。虛擬運營商必須拿出獨特的服務産品來才能贏得市場,只靠從基礎運營商批發銷售根本發展不起來。

  記者了解到,其實目前做的相對較好的幾家虛商,都是從自身優勢入手的,比如阿里巴巴就將170號段與淘寶和天貓捆綁、蝸牛則是允許用戶免4G流量費玩遊戲,平安則計劃把保險和金融服務都整合進虛商之中。蘇寧互聯致力於打造移動互聯生態圈,連接社交休閒、視頻娛樂、線上線下購物、金融理財、智慧家居、車聯網等多項服務。這就意味著,蘇寧互聯卡不僅是一張通信卡,還融合了生活、娛樂、金融、國際、體育等特權。"在虛擬運營商發展過程中,差異化反覆被提及,所以關鍵在於各家的商業模式塑造是否符合自身細分領域的定位。"吳純勇表示,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個性化需求越來越突出的背景下,各虛擬運營商結合自身業務屬性,找到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方能實現突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