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評論:短信免費即將到來 電信運營商又遲到了

  • 發佈時間:2014-11-17 09:24: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書海

  未來,發短信可能不需要付錢了。

  據報道,中國移動融合通信業務將在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線,該業務將把傳統短信、彩信轉變為基於數據流量的新消息服務。也就是説,短信不再按照一條多少錢來收費了。這項業務已進入最後的資費體系設計階段,不會再有以往短信限制的數量以及超出後的收費。

  這個決策如果放在三五年前,或許會獲得遠遠熱烈于現在的歡呼。對於聽著周傑倫進入動感地帶的一代人,那時藏在參考書下或枕頭邊的按鍵手機和幾十條上百條的聊天短信,曾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逢年過節更是向長輩們發短信祝福的繁忙時刻。如今,智慧機極大程度地普及,WiFi熱點無處不在,兒女們正在忙著教父母如何使用微信發語音,新成長起來的一代見到電視機都會困惑不能滑動功能表,對於他們來説,短信簡直是上輩子的事情了。畢竟,連周傑倫都很久不出新專輯了。

  在這樣的時代裏,免費短信的消息傳出,第一反應也許是:這一次,電信運營商是不是又遲到了?

  在“貓”上網和寬頻時代很牛氣的電信運營商,這幾年似乎一直在姍姍來遲。基於寬頻的增值服務做成了産業、移動網際網路的入口打開,3G時代的到來發掘了智慧手機的無限潛力,三大運營商只是不聲不響地參與其中。如今,微信、易信等基於運營商網路的OTT業務迅速發展,虛擬運營商也在2013年登陸中國,曾經的大牛面前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了:當初統領江河湖海,珊瑚寶樹、水晶洞府都在懷中,如今,自己不過是個送水的,蝦蟹鰲鱉在水中熱鬧,卻和自己沒啥關係了。

  這不僅是移動一家的尷尬,也是包括英國、瑞典等全世界運營商的共同難題,更是轉型期的國企央企之困。

  目前看,家底兒還在,去年春節期間的拜年短信仍然達到300億條之多,按每條資訊0.1元計算,7天內運營商坐收30億元。但2011年中國移動的短信收入已經下跌0.9%,2012年,跌幅擴大至4.8%,2013年達到了6.5%。今年前三季,短信使用量同比下降20.2%。

  那麼,中國移動此舉能夠引來新的使用增長嗎?

  這個問題還可以直接轉變為:與微信相比,免費短信有優勢嗎?

  “免費”的意義是不言而喻的,有人曾説過這是網際網路時代最有價值的兩個字了。但是,免費的吸引力通常建立在同等體驗的基礎上。在這方面,移動自有一番苦心。據稱,以後中國移動出售的手機將會自帶融合通信業務,用戶不需要單獨安裝其他應用就可以直接像微信一樣發送文字、圖片、位置等。即便手機裏面沒有手機SIM卡,也可通過免費WiFi發送新消息。

  更重要的是,此前電信運營商要求有些類型的用戶是先付費再提供服務,但在這次方案中,用戶可以預付費、也可以後付。這對於財務嚴謹、刻板經營的國企單位,也實在是一個不顯山不露水,卻花了很大力氣的突破。

  簡而言之,免費僅僅是此次醞釀已久的轉型最淺顯的標簽。這番盤算類似于中國iMessage。移動野心倒也不大不小:爭取2015年年底前實現全面商用。

  然而,微信能給的,融合短信並沒有體現,那就是——生態圈。

  在微信的世界裏,用戶和用戶的關係始終在資訊的你來我往中被強烈凸顯。交流的概念被擴大化,不止局限于你發我一張自拍,我回你一個讚,而是細碎地存在於朋友圈裏的自我表演、遊戲中的彼此辨識和與微網志、人人、知乎等不同類型産品的互通有無中。在這個生態圈子裏,關係促成著關係。微信不僅僅是個傳話人,更是個舞臺。

  生態圈的缺失,或許也正是運營商遲緩於時代的重要原因:大家都在搶著做舞臺,互通有無,開唱大戲,他卻深思熟慮,當了個賣門票的再觀後效。

  在這個層面上,融合的免費短信,別説是面對微信,甚至是面對擁有硬體基礎、體驗清爽的iMessage,都略顯劣勢。

  千不好萬不好,那為什麼還要做呢?

  因為現在不做,就更遲了。

  移動互聯的硝煙並未散去,搶佔4G時代的戰鬥已經打響,死抱著原來的服務模式沒有任何好處。有了融合,接下來才有可能有用戶中心的服務,再有關係中心的平臺。

  或許曾經老想有萬全之策,所以才處境尷尬。畢竟這個時代,哪兒有什麼萬全呢,家底兒在,一步一步闖出來,才是正理。王夢影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