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5日 星期六

科技 > 通信 > 正文

字號:  

三星手機業績下滑遭遇夾層效應 或被逼降價

  • 發佈時間:2014-11-03 07:24: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陳寶亮  責任編輯:湯婧

  在全球市場遭遇連續兩季度的市場份額下降之後,三星交出了近年來最糟糕的財報。

  2014年10月30日,三星電子發佈財報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三星電子營收47.4萬億韓元,同比下滑19.7%;凈利潤4.2萬億韓元,同比下滑48.8%。收入、利潤均創2012年以來最低紀錄。

  高端市場遭遇大螢幕iPhone 6,中低端市場被崛起中的中國手機廠商衝擊,三星的全球市場份額逐漸縮水。根據著名分析機構IDC報告,2014年前三季度,三星智慧手機全球市場份額分別減少1.7%、7.1%、8.7%。

  資本市場逐漸看衰三星。6月至今,三星股價從1500美元高位跌至1010美元,跌幅32.6%。

  但是,仍需指出:迄今為止,三星依然穩坐全球智慧手機第一寶座。今年第三季度,三星智慧手機出貨量為7810萬,是蘋果(108, 1.02, 0.95%)的2倍、小米的4.5倍。蘋果、小米,目前手機出貨量排名全球第二、第三。

  三星依然強大,並且不可能坐視份額繼續流失。下一步,三星即將調整市場戰略。10月28日,華爾街日報援引消息人士稱:三星將針對中國市場調整策略,可能降價20%。同時,三星將針對新興市場推出新型手機。

  相比于蘋果,剛剛起步的中國手機廠商明顯更好針對。中國手機廠商在全球渠道、産業鏈控制、專利、品牌等多方面落後於三星。

  “最讓人擔心的,就是來自三星的價格戰。”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認為,“三星的份額下滑,絕不能看作好消息。”與其幻想三星步諾基亞(8.27, 0.04, 0.49%)後塵,不如居安思危,“想想如何應對三星,雖然很難。”

  産業鏈優勢不再

  在諾基亞主導的功能手機時代,三星已經是全球第二。

  智慧手機的浪潮來臨之後,三星憑藉GALAXY S2、NOTE 1兩款手機迅速崛起,並開始稱霸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當時,一枝獨秀的iPhone 4隻有不到4寸的螢幕,而NOTE的5寸屏則引領整個智慧手機市場進入大屏時代。

  “三星的成功因素是大螢幕,但稱霸的基礎卻是其強大的終端産業鏈。”在老杳看來,三星在螢幕、Memory晶片、製造工藝等領域的基礎讓人望塵莫及。“AMOLED面板,在三星稱霸智慧手機的過程中居功至偉。”老杳認為,“AMOLED螢幕更柔和、更炫,配合大螢幕,迅速打開歐美市場,取代了HTC等競爭對手。”

  AMOLED是新型電子顯示螢幕,曾被日本、中國台灣等螢幕生産企業判斷為“技術難度太大,無法實現”,但三星投入大量時間、財力並取得突破。AMOLED問世之時,恰逢智慧手機崛起,AMOLED的清晰度、顯示性能、功耗等能力遠遠超出LCD顯示螢幕。AMOED為三星手機獨家供貨,多年為三星在智慧手機霸主寶座保駕護航。

  與此同時,三星還是全球最大的記憶體、快閃記憶體晶片企業,擁有全球最尖端的晶片製造工藝,引領了AP處理器(應用處理器)的四核、八核潮流。

  直至今日,依然無人能撼動三星在智慧終端産業鏈中的領導地位,強大的産業鏈控制能力保證了三星手機在早期擁有強大的性能、酷炫的大螢幕顯示效果,並且擁有快速的供貨能力,並保證了産品創新、更新換代。

  iPhone 4與iPhone 4S間隔了16個月,但16個月中三星推出了GALAXY S1、S2、NOTE1三款大螢幕産品。在iPhone 4S到iPhone 6的兩年半中,蘋果沒有生産大螢幕手機。而擁有大螢幕、強大産業基礎的三星得以迅速積累大量高端用戶。“在這段時間,三星與蘋果同臺飆價,高端産品定位在4500-5000以上。”老杳告訴記者,“但三星的中低端産品,大多聚焦于2000以下。”

  在三星、蘋果控制全球産業鏈的前幾年,2000-4500元的智慧手機基本斷檔,“這裡是(三星)水貨的天下。”

  這種價格定位給三星埋下了隱患,2000-4500這個價格區間存在的大量用戶需求,給其他手機廠商留下了大量的市場空間。馳騁于Andriod平臺上的三星註定了擁有無窮的競爭對手,老杳稱:“一旦三星不能在産業鏈、産品擁有壓倒性優勢,那麼三星的品牌不足以支撐如此高的溢價。份額下滑在所難免。”

  三星會降價嗎?

  事實如此。智慧手機市場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全球目光,全球智慧手機産業鏈迅速成熟,並接近三星的水準。

  “雖然AMOLED依然是三星自用,但LCD螢幕的性能已經可以媲美三星。”一位來自京東方的高級工程師告訴記者,隨著近幾年工藝的提升,LCD螢幕的清晰度、顯示效果均與AMOLED持平。而LCD的供應商眾多,包括日本JDI、夏普,南韓LG,中國的京東方、天馬等等。此外,高通(78.51, 1.14, 1.47%)、聯發科推出的整合晶片,也幫助眾多手機廠商縮小了晶片處理器上與三星的差距。産業鏈的成熟使得水漲船高,三星逐漸迎來了OPPO、小米、華為、聯想、VIVO、LG等智慧手機廠商的競爭。

  重要的是,同性能産品,競爭對手的價格遠低於三星。2000-4500的價格空當,給這些企業提供了充分的發揮空間。

  “是的,我們賣得最好的手機是2499元、3499元的兩款手機。”vivo産品戰略部部長宋定國告訴記者:“這個價格區間有大量的消費者,我們的定位是年輕人。”

  同時,華為終端市場部熊慶在回復記者的郵件中稱:“MATE 7推出以來,在全球熱銷,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而且,MATE 7是3000-4000元檔最熱銷的手機。”MATE7的普通版、高配版定價分別為2999元、3699元。此外,定價為2499元的P6、P7也擁有極佳的市場反應。“內部統計,MATE 7的用戶有30%來自三星。”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華為人士告訴記者,“一方面因為三星手機的創新乏力,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價格。”

  2014年第二季度,三星陸續丟失了中國、印度兩個全球最大智慧手機市場的第一份額。根據Canalys、Counterpoint兩家調查公司發佈的報告顯示,2014年Q2,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12%,排名第二,小米以14%的出貨量排名第一;在印度,三星市場份額佔比14.4,排名第二,印度本土品牌Micromax以16.6%的市場份額首次奪得第一寶座。而在2013年Q3,三星在中國市場份額接近20%,如今的市場份額萎縮了接近50%。

  “三星賣得太貴了,同性能産品,他的價格是其他廠商的兩倍。”一位運營商終端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因為這一原因,三星在中國丟失了4G手機份額。”2014年2月,三星佔據中國4G手機市場50%的份額,但自今年7月以來,“中國4G手機市場最大的供應商是OPPO。”

  三星是運營商的重點終端企業,三星的萎靡影響了運營商的4G戰略。“我們最近準備與三星對話,希望三星降價。” 該人士告訴記者:“以他現在的價格,已經很難再從我們這裡拿到比較好的補貼。”運營商是三星最重要的渠道,如果失去了運營商補貼,三星的價格劣勢會更加明顯。

  老杳也認為:“産業鏈的壓倒性優勢不再,三星很難通過一代産品翻身。剩下的手段只有降價了。”問題是,中國企業做好準備了麼?

  國産手機如何應對?

  “不久前我們這裡的三星做了一次促銷,NOTE2降了600元左右,結果一搶而空。”河南鄭州一位手機渠道商告訴記者:“如果三星降價,我們這邊應該還會搶。”

  vivo也在關注三星的變動,宋定國認為:“三星如果降價,肯定會影響整個市場競爭。”

  當然,也有樂觀者告訴記者:“三星降價,損失的是三星的品牌,對我們長期利好。”

  “2014年,是國産手機最舒服的一年。”一位終端行業知名人士向記者透露:三星流失的50%利潤都跑到中國手機廠商的手中,“不出意外,華為今年利潤會超8億美元,小米、OPPO、VIVO的利潤都會在20-30億元之間。過去三年,中國手機廠商大多微利、虧損。”

  華為熊慶沒有對“8億美元利潤”作出回應。但她告訴記者:華為Q3智慧手機發貨1680萬台,同比增長26%。中高端智慧機在整體智慧機出貨量的佔比達到26%。目前,華為Ascend P7全球發貨300萬部,覆蓋近110多個國家和地區,華為Ascend P6全球發貨則已達500萬,Mate7更是遠遠超出預期。“華為的精品戰略已經取得明顯成效。”

  “但是,如果三星的NOTE、S系列手機大幅降價到4000元檔,華為、OPPO該如何應對?客戶是否會流向三星?”老杳笑稱,以三星的産業鏈控制力而言,三星手機的成本低於任何一家企業。“三星放棄價格,會收回很多市場份額。並且帶動利潤回歸,只不過,沒有之前那麼多利潤罷了。”

  關於三星是否會針對市場下滑而調整戰略,記者聯繫了三星的公關公司,得到的回應是不接受採訪。

  2012年至今,中國智慧手機市場持續洗牌,大量小品牌手機、ODM企業退出市場,一度甚囂塵上的“網際網路手機”也逐漸銷聲匿跡。在大浪淘沙中成長的華為、小米、OPPO、聯想、VIVO逐步崛起,並取得了2014年的豐收。但是接下來,他們又該如何迎接三星的洗禮?中國手機廠商需要居安思危者。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