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大面積斷網因遭駭客網路攻擊 網路戰爭拉響警報

  “1·21”大面積斷網事件,因遭駭客網路攻擊,是對我國網路安全風險的一次預警

  警報頻響!斷網疑雲背後的網路戰爭

  全世界13台根伺服器10台在美國,中國的網路命運掌握在他國手中

  1月21日15時20分,中國境內大量網際網路用戶無法正常訪問域名以“.com”“.net”等結尾的網站,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機制,16時50分左右用戶訪問基本恢復正常,初步判斷為網路攻擊所致。

  有分析稱,如此規模的網路事件, 背後或是有組織的駭客攻擊。

  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相關負責人説,從網路安全的角度説,網路攻擊可能讓你的電力、鐵路、民航等完全癱瘓,所以網路是重要的基礎設施。

  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如何打好我國“網路領土”保衛戰,成為網民關注的熱點。

  每年從國外對我國政府網站的攻擊數以萬計

  很多個人駭客背後是政府和軍方支援

  實際上,近年來因遭受攻擊導致網路故障在我國並非首次。

  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提供了一份觸目驚心的“記錄”:每年從國外對我國政府網站發起的攻擊數以萬計,種植的木馬病毒控制了境內60萬台電腦。

  網路安全被稱為“沒有硝煙的戰爭”。目前,網際網路已經深度滲透到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領域,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基礎設施和鬥爭“陣地”。隨著斯諾登事件的曝出,一些國別刻意組織駭客入侵、竊取情報資訊的行為大白于天下。“現在境外很多個人駭客背後是政府和軍方支援的。因此,網路空間的戰略預警是很重要的能力,以確保遇到入侵能夠及時感知,應加強戰略預警和積極防禦體系建設。”相關負責人説。

  全世界13台根伺服器10台在美國

  中國的網路命運掌握在他國手中

  駭客余弦説,網際網路資訊的傳播本身並無國界,但它在實際的操作中是存在國別的。

  網際網路的普及讓有關國家都意識到,網路空間的資訊戰是全新的戰場。

  駭客指出,此次突發大面積斷網事件,是DNS(域名系統)根解析出現問題所致,有可能是遭到有組織的攻擊劫持,是對我國網路安全風險的一次預警。

  事實上,全世界只有13台用來管理網際網路主目錄的根伺服器,其中10台設置在美國,另外各有一台設置於英國、瑞典和日本。也就是説,中國的網路命運根本上講是掌握在他國手中。

  飛象網總裁項立剛也認為:“根伺服器解析出問題,反映這樣一個嚴峻又無奈的現實:網際網路時代,世界的咽喉都在外國人手中,若有重大衝突,所有建立在網際網路上的民航、鐵路、金融、政府服務都可能崩潰。”

  360網站安全專家董方表示:“我國對根域名幾乎沒有掌控權。”

  近些年的戰爭中,某發達國家曾反覆使用網路武器

  使別國的電力、鐵路等基礎設施完全癱瘓

  駭客老楊説,“國家駭客”的目的,是把目標國的各種有關資訊採集回來,“斯諾登事件是典型案例,現在一些國外大公司的路由器存在後門,能讓駭客很方便地入侵它。”

  百度加速樂通過對駭客攻擊源的IP地址按國家劃分,並進行數據的統計和排名發現,美國、印度等為攻擊IP最多的前十個國家地區。

  “對於一些國家來説,目標國的電力、鐵路、民航系統成為入侵的重點目標。”駭客老楊説,“甚至造成基礎設施系統完全癱瘓,這是有先例的”。眾所週知,在近些年的有的戰爭中,某發達國家反覆使用網路武器使別國的基礎設施陷入癱瘓。

  我國應明確網際網路的國家邊界和戰略目標

  儘快建立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確保安全

  令人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一些涉及網路安全的重要工作長時間被擱置,網際網路脆弱性日益凸顯。例如,我國關鍵的網際網路設備自主化進程遠遠不夠,核心路由器、伺服器、大型電腦以及軟體絕大部分被美國壟斷,網路態勢感知和預警研判能力不強,網路安全監管、技術支撐隊伍投入不足。

  “國家有邊界,陸地邊界,海洋邊界等,網際網路也要有類似的邊界,我國應儘快研究制定網路空間的國家戰略,宣誓國家意志,明確戰略目標。”這位負責人認為,要把國內的網際網路設施當成基礎設施的重要部分來保衛,加強態勢感知和預警研判能力建設,加大網路安全的技術研發和人才隊伍投入,加強核心設備的自主研發工作。

  “當務之急是,針對目前根伺服器掌控權握在他國手裏的無奈,我國應建立起完善的對DNS監控及災備系統,最好儘快建立自己的根域名伺服器,以更好地確保我國網路安全。”360公司網路安全工程師董方説。

  • 來源:錢江晚報
  • 編輯:湯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