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投資比特幣風險不可小覷 虛擬貨幣有待監管

  上周比特幣兩度問鼎900美元高位,與誕生時1美元可兌換1300比特幣相比,比特幣4年身價漲百萬倍。這也使得最擅長投資的“中國大媽”轉而進入比特幣投資市場。然而,紅火的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目前還沒有被納入監管範圍,投資比特幣的風險不可小覷。

  □市場

  虛擬貨幣VS法定貨幣

  隨著大量比特幣玩家的涌入,比特幣市場異常火爆。目前,國內日均比特幣交易量換算為人民幣在3.5億元左右,從事二級市場交易的平臺接近30家,總註冊用戶超過20萬,日均交易用戶近4萬。進入11月,國內比特幣持有量已穩居世界第二,交易量躍居世界第一。

  比特幣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産生的電子貨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去中心化,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二是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網際網路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三是匿名性,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資訊;四是總量有限,根據程式演算法,全世界比特幣的總量到2140年將達到上限——2100萬個。

  北京軟交所副總裁、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執行主任羅明雄表示,比特幣的偉大在於它的理念而非本身,去中心化的虛擬貨幣的存在,至少可以給現實領域的國家央行施以壓力,甚至是衝擊。這種虛擬貨幣本身可以作為解決網路支付的一個思路,這個思路值得相關政府及金融機構借鑒。

  □調查

  風險不可小覷

  事實上,比特幣雖然漲勢兇猛,然而由於比特幣沒有漲跌停限制,交易全天開放,如果伺服器倒閉,比特幣持有者只會剩下一串二進位的代碼。而同時這種虛擬資産缺乏物理存在,有極強的脆弱性,如果發行者的信任破産或被叫停,數字化的比特幣將會不斷貶值。

  2011年6月的一次比特幣暴跌,就源於國外交易平臺MTGOX上一個大用戶錢包被盜並被大甩賣而引發的信心不足。而比特幣的價值取決於其持有者的信心。這種信心是個體化的分散在一些比特幣持有者身上,沒有政府或企業為其背書。

  同時,就目前來看,真正交易比特幣的人其本質目的不是為了去使用它,而更多只是用作投資、投機,而這也是導致風險出現的因素。再者,儘管比特幣交易範圍有限,但脫離于監管仍會加劇投資風險。國內的許多比特幣交易平臺伺服器搭建在國外,也沒有在國內工商部門註冊備案。一旦發生平臺“跑路”事件,將會給平臺比特幣持有者帶來損失。

  □監管

  央行不承認比特幣

  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國內,其他的虛擬貨幣已經被納入第三方監管體系,而比特幣仍存在政府監管缺失問題,現有針對虛擬貨幣的法律條例尚不能完全適用於對比特幣這種新型虛擬貨幣的監管。

  此前,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在參加某論壇上首談及比特幣時表示,從人民銀行角度,近期不可能承認比特幣的合法性。但他同時認為,比特幣交易作為一種網際網路上的買賣行為,普通民眾擁有參與的自由。此外,易綱還指出比特幣“很有特點”,具有“啟發性”,個人會保持長期關注。

  對此,火幣網(比特幣中國交易平臺)CEO李林在日前召開的新浪金麒麟論壇上表示,易綱的表態對創業公司來説是最好的態度,因為在現在的點上,如果央行就説比特幣合法,那麼接下來肯定大家都做了。

  □觀點

  虛擬貨幣有待監管

  暫未考慮監管是否意味著比特幣就不會被監管了呢?比特幣的誕生,從積極的方面來説,在網際網路時代,比特幣遠勝於金本位制,有效解決了在市場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降低“資訊成本”和“交易費用”的問題。但在實際交易中,比特幣作為一種沒有任何國家和官方機構承擔保護責任的虛擬貨幣,風險之大不言而喻。

  根據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虛擬貨幣的有效監管框架可體現為以下兩方面。一是虛擬貨幣監管仍然應該採用謹慎監管、適時和適度的原則。也就是説在適當的時機採取適時的對策,既要保證虛擬貨幣的健康發展,又要能夠有效防禦金融風險。二是虛擬貨幣監管框架。儘管世界各國金融監管的目標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説都是為了維持金融體系的穩定和信譽,保護存款人的利益,促進貨幣政策的良好實施。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周虹博士指出,對虛擬貨幣的審慎監管可包括三個功能,即:管理(對産品與交易的管理)、控制(對上述管理的監控)和監督(對整個金融體系的監管)。為實現有效的監管,除了中央銀行以外,行業自律與機構的自我管理也十分必要。“如果管理層能夠從以上架構和監管機制出發,制定詳盡的虛擬貨幣監管制度,人類還是可以管住比特幣的。”周虹表示。

  • 來源:京華時報
  • 編輯:湯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