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21日 星期三

科技 > 家電 > 正文

字號:  

逆境下白電業誰主沉浮?淺析中日企業"救贖"之道

  • 發佈時間:2015-09-17 07:38:15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書海

  用“壓力山大”形容當前的白電行業,似乎並不為過。2015年以來,中國市場冰箱、洗衣機、空調呈現整體疲軟態勢。上半年統計數據顯示,冰箱、洗衣機、空調零售量分別同比下降7.58%、2.96%、4.68%。在嚴峻的現實面前,中外家電企業無不施展渾身解數展開自救,如今2015年已過大半,白電行業是否已經尋覓到重新激活中國市場的“靈丹妙藥”,家電企業又是否如願得到救贖?

  國産品牌:為何口是心非?

  進入2015年,擺在中國家電品牌面前的道路依然不平坦。格力電器和青島海爾均出現6年以來首次營收下滑。半年報顯示,格力電器上半年營業收入501.11億元,同比下滑13.4%,凈利潤57.21億元,同比僅微增0.05%;青島海爾上半年營收419.2億元,同比下滑10.81%,凈利潤26.29億元,同比增長2%。三巨頭之中,只有美的集團實現營收與凈利潤的雙增長,上半年營收825億元,同比增長6.7%,凈利潤83.24億元,同比增長25.93%。

  三巨頭中兩家出現營收下滑,其他品牌可想而知。逆境之下,中國品牌集體高舉轉型大旗,從網際網路思維到網際網路+,從中國智造到智慧家庭,一時間“創新”儼然成為中國家電行業的主旋律。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儘管很多中國品牌擺出遠離價格戰的高姿態,事實上,以低價換銷量依然是通用法則。以空調為例,格力此前就大手筆發起價格戰,美的、海爾、TCL、長虹等隨後跟進,最後引得國家發改委出面“約談”,要求空調廠商和主要渠道經銷商控制空調銷售價格。

  為何中國品牌如此口是心非?歸根結底,中國家電企業普遍缺乏“匠心”,身處當今視效率為生命的網際網路時代,很多企業帶著浮躁的心態做事,盲目追求投資少、週期短、見效快的即時效益,因此難以打造出真正意義上的家電精品。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美的方洪波在出席中國網際網路+博覽會高峰論壇時就表示,美的利潤增長依靠的不是網際網路。他認為,傳統製造業依然大有可為,根本出路在於創新,提高勞動生産率。

  在這方面,日係家電的很多做法顯然值得中國企業學習。年初中國遊客赴日本搶購馬桶蓋,在“狂熱”背後,驅動消費者的正是對日係家電品質的信賴。松下智慧馬桶蓋要經受72000次的模擬用戶落座與120000次的便蓋模擬開閉,單憑這一點多數中國家電品牌就難以望其項背。

  除了對品質的苛刻要求,日係家電對細節的重視也令人嘆服。松下洗衣機早在2004年就達到90%的新品率,在市場調研中,松下研發人員發現,大部分中國家庭將洗衣機擺放在衛生間,其中有93.6%的家庭住所是有地面下水口的,82.4%的家庭會將洗滌用水從地面下水口排出,而只有少數家庭通過水池排水。老式的滾筒洗衣機多采用上排水設計,與中國家庭實際使用情況存在偏差。針對此點,松下洗衣機推出了更適宜中國家庭使用的斜式滾筒洗衣機,成功掃平了傳統滾筒洗衣機排水不便的使用障礙。

  近幾年來,隨著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大眾對健康問題的關注與日俱增。在此背景下,松下洗衣機在2014年推出針對母嬰群體的寶貝星嬰幼兒專用洗衣機;2015年,松下洗衣機推出新阿爾法系列滾筒洗衣機,深入挖掘除菌洗衣課題。來自中國品質新聞網消息中國統計資訊服務中心(CSISC)的《2014年度洗衣機品牌口碑報告》顯示:松下洗衣機在品牌知名度、消費者互動度以及總體口碑上,均名列前茅,其中品牌知名度更位居榜首。

  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著名家電專家陸刃波表示,對白電産品而言,品質、技術等基本屬性才是消費者更看中的,一味熱衷於行銷概念,標榜自身網際網路血統,其結果只能是“看上去很美”。可以説,日係家電的工匠精神恰恰是很多中國品牌眼下所缺失的。

  就在今年,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實施“中國製造2025”。目前,工信部與工程院正在制定《中國製造業發展綱要(2015-2025)》,這份綱要被外界稱為“中國版工業4.0規劃”,其中就提到將借鑒發達國家工業4.0計劃,在我國工業有待加強的領域進行強化,力爭在2025年從工業大國轉型為工業強國。在此背景下,提升家電産品品質,驅動創新升級,不僅是企業轉型與市場消費的雙重需求,而且也是中國由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轉變的必由之路。

  日係品牌:以不變應萬變?

  很多人思考一個問題,既然日係家電有品牌、有技術、有積累、有經驗,為何近年來頻頻在中國市場折戟?不可否認,歐美、南韓等競爭對手的圍堵以及中國家電企業的奮起直追,都給日係家電帶來不小壓力,但需要指出的是,日係家電遭遇的並非單一企業的市場問題,整體低迷背後還隱含著戰略與文化層面的原因。

  松下是最典型的例子,其在華擁有電視機、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多個業務板塊,對比可以發現,除松下洗衣機目前保持“堅挺”外,其他業務大都乏善可陳,有的幾乎已經絕跡于市場。

  陸刃波指出,松下洗衣機能夠屹立於中國市場,根本原因在於其“國際化+本土化”的戰略。盤點松下電視機、冰箱等業務,無一不是日方掌舵,這就導致決策下達和市場反饋中間相隔“十萬八千里”,當市場呈現出某一方面需求,中方往往無權做主,需要層層上報,等到日方決策傳達下來,市場早已發生變化。

  相比之下,松下洗衣機則“本土化”的非常徹底。1992年,松下電器産業株式會社與杭州金魚牽手,雙方出資組建了杭州松下家用電器有限公司。隨後二十餘年裏,“本土化”的經營決策、市場定位使杭州松下形成了一個品牌國際化、管理本土化、産品高端化、渠道多元化的運營模式,並實現了銷量與利潤的雙重增長。

  松下洗衣機“本土化”比較成功的地方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抓”市場,二是“放”管理。自2003年起,松下洗衣機就在杭州建立洗衣機全球研發中心,並從日本調遣了多位頂尖的産品設計師坐鎮,實現了中國本土生産、本土銷售後,又向全球製造、全球研發、全球銷售邁進。按照“全球化+本土化”的思路,松下洗衣機全球産品同步上市後,北京、上海、廣州的消費者選購的松下全自動洗衣機,是與東京、大阪、香港一模一樣的。

  在管理層面,松下洗衣機則做到了敢於“放手”。與日方高管頻繁更換不同,松下洗衣機始終擁有一個穩定的中方決策層,一直以來,包括金魚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秦吉強、副總經理柳建國在內的中方領導班子直接對國內市場負責,這使松下洗衣機在戰略決策、産品研發等方面更加高效、靈活。

  事實上,在秦吉強、柳建國任職期間,松下洗衣機不僅創下了每年翻番的銷售增長率,而且還多次蟬聯洗衣機市場前三強,進一步證實了其“本土化”管理策略的有效性。據悉,今年由於秦吉強到齡退休,將由陸鴻敏接替秦吉強任職董事長,而柳建國將“更上一層樓”擔任總經理一職,延續中方掌舵的整體方針,這無疑保障了松下洗衣機未來的持續高速發展。

  “經營能力不善,誤判市場走勢,這是導致松下電視在華潰敗的主要原因。”中國家用電器協會秘書長徐東生認為,大企業病一直困擾著日係家電企業,決策能力低下,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導致企業陷入困境。

  反觀松下洗衣機的成功,則在於因地制宜,順應中國消費趨勢升級變化,研發設計顧客實際需要的産品,將消費者利益最大化。

  逆流而上:敵人只有自己

  對比國産品牌與日係家電的境遇,雖然兩者面臨的問題各不相同,但最大的敵人恐怕都是自己。美的方洪波曾指出,中國的家電企業在以前最美好的年華里失去了轉型升級最佳機會,轉型升級應該在十年前就開始了,但是沒有。如今,大家意識到過去中國家電行業大規模、低成本的商業模式失效了,中國家電企業在世界産業鏈地位弱小,主流産品做不了,高端産品也做不了,國際化水準低,品牌走不出國門,創新産品沒有。

  對此,陸刃波認為,目前國內家電市場,炒作概念、過度行銷都是普遍存在的現象,每年大大小小的發佈會數不勝數,但真正走向市場、進入消費者家庭的創新産品卻少之又少,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儘快回歸務實的發展路線。特別是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開始參與到國際化競爭中,當脫離了國內熟悉的環境,失去了政策、文化等方面的便利條件,真正起決定作用的還是産品品質。

  與中國品牌“仰望星空”的感慨相比,日係家電所面臨的則是走下神壇後的重新定位。過去的成功讓日係家電習慣於照搬海外的模式與經驗,而沒有關注中國市場的快速變化,結果就是經營、戰略逐漸與市場脫節,導致有産品、沒市場,高不成、低不就。松下社長津賀一宏在公開場合就表示:“日本企業對技術和製造技能太自信了,我們忽視了要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待産品”。這樣的自省足以説明部分日係家電已經認識到問題所在,前有惠而浦中國這樣的“本土化”典範,身邊有松下洗衣機這樣的成功“試點”,或許日係家電未來將走上更加“接地氣”的路線。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