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科技7月28日訊(記者 單徵宇)“中國製造2025”正不斷推進,面對目前政策扶持和市場發展的趨勢,如何提升智慧製造在工業製造中的比重,如何將工業機器人更好推廣到各行各業,以及機器人對人類勞動生産是否會造成強烈衝擊等成為行業熱點問題。圍繞這些問題,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接受中國網科技記者採訪。
發那科在上海合資公司已成立20年,在工業機器人領域佔有較大市場份額,除負責機器人在中國銷售服務外,還承擔智慧製造在各行業技術普及和業務推廣。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
工業機器人市場能夠快速發展,離不開汽車工業的崛起。錢暉告訴記者,智慧製造能夠快速發展,與汽車工業發展有一定歷史淵源,幾乎伴隨著汽車工業成長,才能逐步隨技術成熟之後向其他行業發展。錢暉表示,雖然汽車公司仍是上海發那科公司的主要客戶群,約佔據公司業務30%左右,但在汽車製造以外的通用工業領域中,如食品、醫藥、3C電子、模具、機加領域等,都可以看到工業機器人的身影。
“只要産品技術過硬,拿得出真材實料,國內企業就會願意去用。”針對目前國産工業機器人與進口機器人之間差距及需要改進問題時,錢暉如此表示。他認為,機器人本身也屬於産品範疇,比如今天國産手機技術已日趨成熟,但十年前市場反饋肯定不會這麼認為,所以産品品質提升是縮小市場差距的重要一部分,産品性能更好,技術積累更多,産品可靠性更強,就越容易佔領更多市場。
在工業製造領域,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工作也不可或缺。錢暉告訴記者,人工智慧與工業機器製造融合主要在圖像識別、聲音識別領域,而圖像識別則是工業機器製造中較為常見應用方式。所以,從國內人工智慧領域來看,隨著相關政策推動,未來將會僅次於網際網路産業發展,成為今後非常大的一個産業形態。面對人工智慧從技術研發到實際應用,錢暉表示:“公司目前在探索階段,由於發那科專注于製造領域,所以探索方向也在工業自動化領域當中,將與人工智慧相結合的産品研製出給小範圍客戶先行體驗,但要大規模推廣或將還需進一步研究,也需要一些時間。”
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提出,錢暉也有自己看法,他認為,從應用企業角度看,會面臨從傳統製造業升級高端製造業的挑戰,其中包括人才佈局,大量産業工人將轉變成技術工人,也需要大量編程人員及維護人員,促進整體人員和組織結構發生轉變,這就需要企業能夠提前預見並做好應對。
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機器人産品展示間
談及機器人是否會替代人類工作的話題,錢暉表示,這是一個偽命題,他向記者舉例稱,比如汽車的出現代替人力車夫,手機、電腦出現衍生出周邊配件産業快速發展,這些事例證明,人類生産力提升帶動整個社會持續進步。錢暉表示:“社會生産力提升,意味著人類生活將進一步提高,如果現在工業自動化退回到男耕女織時代,就可以看出,織布機發明替代手工紡織,鋼鐵業出現替代打鐵匠工作,所以過度關注機器人會替代人類工作並不現實。”
(責任編輯:張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