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在首屆世界智慧大會現場,一家參展企業展示智慧産品。新華社記者白禹攝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淩紀偉、實習生許東遠)近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下稱《規劃》)。《規劃》一經發佈,即在世界範圍內引起關注。推動人工智慧産業發展,中國有了系統性的頂層設計。
《規劃》是我國第一個國家層面人工智慧發展的中長期規劃,産業界對此如何看待,對《規劃》中哪些內容産生共鳴,如何貢獻自身力量助推中國人工智慧産業發展?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外企業界相關人士。
頂層設計為人工智慧指引方向
人工智慧正加速融入生活,並深刻改變著人類經濟社會的活動形態。《規劃》指出,人工智慧成為國際競爭的新焦點,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引擎,人工智慧帶來社會建設的新機遇。
“人工智慧已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新一輪創新浪潮。”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認為,這部規劃明確了産業方向,提出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對人工智慧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阿裏雲人工智慧科學家閔萬里表示,《規劃》明確提出要培育高端高效的智慧經濟,推動人工智慧與各行業融合創新,這對推動當下人工智慧的落地具有重要意義,“我們將進一步加強AI技術與行業的融合,全力推動智慧經濟發展。”
“這是國家從戰略、安全與經濟等多角度考慮後提出的人工智慧發展規劃,國家用AI改造和提升製造業等的決心尤其堅定。”長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對家電産業轉型升級意義重大,同時也將推動人工智慧産品更好地服務消費者,使生活越來越便捷。
360人工智慧研究院院長顏水成認為,相比其他國家的相關規劃,我國的《規劃》在人工智慧發展與最終落地場景的細節上更詳盡,可操作性更強。
《規劃》直擊痛點引發企業共鳴
《規劃》從戰略態勢、總體要求、資源配置、立法、組織等各個層面對發展人工智慧作出部署。
從産業角度看,人工智慧在企業層面的技術開發和應用還很薄弱。海信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智慧建築總經理鄒岩松表示,從基礎研究到推廣、應用,我國的人工智慧産業需要國家戰略支援。
“我非常認同《規劃》中提到的‘市場主導、開源開放’的基本原則,以及‘三位一體’的推進戰略。”楊旭認為,為推動人工智慧發展,必須加大技術研發,加快産業應用,加強産業鏈協調,有效推動技術研發的産業化和應用落地,才能讓人工智慧真正助力産業升級和經濟轉型。
《規劃》指出,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人工智慧發展的重中之重,堅持培養和引進相結合,完善人工智慧教育體系,加強人才儲備和梯隊建設。
鄒岩松對此深有感觸,他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離不開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作為企業也一樣,應該把高端人才隊伍建設放在發展的重要位置。“我們希望能夠打造一個開放的人工智慧生態系統,集合全球最聰明的人工智慧人才。”閔萬里也表達了對人才儲備的重視。
人才是在前沿基礎理論研究取得突破的核心關鍵。“國家將人工智慧基礎理論研究放在相當重要的位置,明確提出要在2025年實現重大突破。”阿里巴巴集團iDST院長金榕表示,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自己感到很興奮。
合作創新助力人工智慧開拓未來
《規劃》確立了我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三步走”目標: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準同步,到2025年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實現重大突破,到2030年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慧創新中心。
“中國是世界第一數據大國,這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中國科技生態圈也是全球最具活力的創新中心之一。”楊旭表示,科技無國界,英特爾願意在關鍵技術開發、應用落地和産業鏈建設方面與中國全方位深度合作。
作為一項通用技術,人工智慧更廣闊的發展在於産業應用。阿裏雲人工智慧平臺ET正在多個垂直行業應用,阿裏雲總裁胡曉明表示,工業企業可以直接調用ET的能力,它的價值就在於讓人工智慧這門複雜而前沿的科技變得更加通用,為“萬物智慧”提供基礎設施和智慧引擎。
《規劃》指出,圍繞城市管理等社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促進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為在智慧交通領域深耕多年的企業,近幾年海信意識到人工智慧對智慧交通發展的重大機遇。鄒岩松説,可以預見,借助人工智慧技術,交通出行的智慧化水準將會大大提高。
加快推進産業智慧化升級,大力發展智慧企業,這些在《規劃》中被予以重點突出。作為家電行業率先推出人工智慧家電,並作為轉型方向的企業,長虹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探索人工智慧在智慧製造領域的大規模個人定制,強化人工智慧在用戶內容與服務的運營。
按照《規劃》提出的戰略目標,到2030年我國人工智慧將帶動相關産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面對萬億級産業規模,越來越多的企業將搶灘佈局人工智慧,也只有與産業結合人工智慧才能發揮真正價值。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