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更疊太快 “智慧製造”的道路究竟該怎麼走?
- 發佈時間:2016-06-14 15:26:39 來源:消費日報網 責任編輯:張潔欣
運動手環、VR裝備、平衡車、無人機……在網際網路+的浪潮下,越來越多的智慧産品開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當中。許多原來我們認識的産品,加上了“智慧”的元素,搖身一變,兼具多種功能,令人刮目相看。
這些看起來很美好的智慧産品,能夠多大程度上被市場接納?在市場快速變化的今天,它們的命運又如何呢?
市場變化太快産品更疊成了“陣風過境”
平衡車,一款充滿了科技感的代步工具。利用車體內部的陀螺儀和加速度感測器,能夠檢測車體姿態的變化,精準控制車輛的系統平衡。人只要輕鬆地站在車上,就可以快速前行。無論是代步還是休閒娛樂,平衡車都可以充分滿足個人的需求。
聽起來,平衡車可謂一款智慧的服務型機器人,能夠極大地提升人們的生活品質。去年,小米發佈了一款售價1999元的平衡車,在天貓小米官方旗艦店裏,該款車的月平均銷量近8000筆,“今天玩瘋了”“回頭率真高”等買家回復絕不鮮見。
不過,這種新型代步工具真正的市場前景怎樣,鑼卜科技的負責人之一林巧或許更有發言權。
杭州鑼卜科技有限公司以生産電動平衡車為主,産品有平衡車以及更加輕便的“蘿蔔車”“葫蘆車”。2015年7月,蘿蔔車在淘寶眾籌首發,一度達到了2360萬的總價值,一度讓企業陷入供不應求“壓力山大”的局面。
這股熱潮是否能夠一直延續下去?林巧他們的看法是冷靜的:“像平衡車這樣的産品,比起代步工具,用戶更多是把它當成玩具。推出後剛開始幾個月銷量很大,風頭過去就過氣了。”
現在,鑼卜科技把主要的精力轉向了核心技術研發。“人們‘喜新厭舊’的速度越來越快,我們也必須適應市場變化。我們目前主要生産研發的是雲控系統,這是我們所有産品的技術核心。其他諸如産品外觀設計、工業設計等工作都外包給了其他的企業與廠商。”
拋開花哨的“智慧”回歸到最實用的本質
相比市場上令人眼花繚亂的高科技産品,樂途電動車的研發者陳景畑則是選擇了一條相對保守的道路。
樂途電動車主打生産鋰電池電動車,産品有著自行車一樣輕便的外形,充足電以後又可以自行前進,大有代替電瓶車的陣勢。
“現在銷量還可以,每年都會翻倍。不過總體上還是一般。我們也在努力拓寬産品領域,比如研發3D電動車、個性電動滑板車等等。”
談到所處的行業,陳景畑最深刻的體會就是“亂象”兩個字。“大家一味地追求産品的科技含量,但又不管這些是不是真的有用。在我看來,這算是一種行業亂象。”
他打了個比方:電動自行車,最主要的功能無非是代步,應當追求的是續航時間長、剎車性能好,使用安全、舒適。但如果是一味加上測心跳、社交等功能,似乎有點“虛”。
“把産品結合網際網路形成互動,可以是可以,但也要講究方法。要不然加上一些稀奇古怪又不實用的功能,對提高産品性能沒有實質上的幫助,只能是博眼球而已。”
對於市場,陳景畑目前他還並不擔心。但對於未來的發展方向,他的態度非常謹慎。
“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是根深蒂固的,不管生産什麼類型的自行車,一定要符合大眾習慣。自行車最主要的是騎起來舒服,産品品質一定要夠硬,售後問題一定要少。另外,自行車本身是一種短途使用的工具,我們也不會考慮生産長途使用的自行車。”
同為生産電動自行車的企業,西遊科技的楊華説,現在不少企業都盲目跟風,生産各種智慧硬體産品,可能是高估了市場的需求。
新奇的智慧産品
如何打開市場?
“像平衡車、電動車這樣的産品,比較小眾,可能更適用於特定場合,消費群體以特定的健身愛好者居多。在國內,想要開拓市場有一定的培育過程。”
本次爬山虎計劃導師李正剛建議,像這樣的創新産品想要培育市場,不如多個企業共同協作起來,大家一起做同一款産品。“單個企業來説,技術成熟度、産品的品質和品牌運作等方面不一定都擅長。但如果行業內的企業能夠做到互相攜手,培育市場的過程應該會更順利。”
上述文中的兩個案例,似乎都暗合了了李正剛的觀點:智慧製造領域的創業,一定要謹慎。“産品品質永遠是第一位的。要形成産業化,合理的成本也很重要,至於技術,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但也不是絕對的因素。高校生産出來的産品到達企業、形成産業有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個過程中,可能有98%的産品不適合市場,就會被淘汰。”
對於創業,李正剛的觀點一直很明確:相比個人單槍匹馬地去做,他更推崇“合作”的精神。“勇於嘗試和創新肯定是件好事,但如果涉及創業,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一定要個人單槍匹馬地做才叫創業。比如説,去大型企業,在企業提供的平臺上進行創新,提高産品品質。如果你擅長技術創新,借助一定的平臺或許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