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神奇的科技盛宴——聚焦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
- 發佈時間:2016-06-06 21:06:26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金瀟
在北京展覽館舉行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通過800多件實物、120多件模型、近百項互動項目等,展示了我國取得的一批重大標誌性科技成果,吸引眾多參觀者前來觀展體驗。圖為成就展的整體圖景。
“十二五”期間,我國在高精尖行業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6月1日在北京展覽館開展,一大批“海陸空”高精尖科技“神器”通過實物展出、虛擬現實、裸眼3D等方式,全面系統地展示給參觀者。6月5日,1000余名媒體記者參觀採訪此次展覽。
“天宮一號”模擬體驗艙開門迎客,隨時準備帶領人們探秘太空;“天河二號”超級電腦系統實物亮相展廳,大塊頭匯聚大智慧;北斗衛星全球定位系統揭開神秘面紗,“網際網路+北斗”助力産業升級……正在北京展覽館舉辦的國家“十二五”科技創新成就展為觀眾打造了一場神奇的科技盛宴。
此次展覽以“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引領未來”為主題,通過800多件實物、120多件模型、近百個互動項目內容,展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取得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前來觀展體驗。
“頂天”:科研瞄準行業高端
在載人航太與探月工程專項展區,除了有兩台運用虛擬現實技術的體驗式儀器,讓參展者身臨其境感受航太員出艙的工作場景之外,還展示了多個見證我國航太事業一步一步向前邁進的珍稀實物。一台于2014年發射並回收的“月地高速再入飛行器”實物,展示我國“奔向月球”的探索歷程。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副主任劉彤傑説:“這是兩次載入大氣層、借著探月三期再入返回試驗器的返回艙,未來載人探月工程用的是同樣的技術,只不過這個尺寸小一些。”
列車網路控制系統是高速列車的控制中樞,指揮著列車的一舉一動,被稱為“高鐵大腦”。動車組轉向架是列車的運作中樞,高鐵能跑多快取決於轉向架。“十二五”期間,我國高速列車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高鐵技術成功“走出去”,打造了中國高端裝備新名片。在現場,中車集團青島四方機車公司的各種列車場景模擬,可以實時反映列車運作的各項指標,給觀眾直觀的感受。
據四方機車工作人員楊欣介紹,近年來,列車網路控制系統最大的突破就是實現了自主化研發,更加適合中國的國情和路情,使用了兩條通信總線,能夠使頻寬佔用率在50%以上,明顯提高了列車通信的可靠性。
讓人興奮的是,現場還能實時連線遠在南極中山站進行第32次科考的中國團隊。“就在今年,我國首架極地固定翼飛機‘雪鷹601’成功飛越海拔超過4000米的南極崑崙站,對今後的極地考察意義重大。”離家到現在已有208天的南極中山站站長湯永祥,帶領著19人的團隊堅守在美麗又殘酷的冰雪世界裏,話語中透露出一股科學家的韌勁。南極科考隊已堅持了逾30年極地環境長期監測,獲取了豐富的科研數據。
“十二五”期間,我國在一系列高精尖行業和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如今,載人航太和探月工程、“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北斗導航系統、“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等戰略高技術以實物、模型和參與體驗的方式進行集中展示。
“立地”:成果惠及民生需求
傳統農業要依靠陽光、土壤和氣溫,踏實鬆軟的土地能結出豐厚的果實,可你見過智慧化栽培農作物的“房子”嗎?在農業科技展廳,智慧植物工廠技術成為一大亮點。“通過節能LED燈生成人工光源,模擬植物生長的光照,同時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並根據不同植物的需求配置營養成分,使得農業生産可以在任何地點、時間開展。”中國農科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楊其長介紹。
不佔農用耕地,産品安全無污染,操作省時省力,智慧植物工廠使農業生産從自然束縛中脫離出來。“不論是大到數千平方米的空間,還是小到‘蝸居’在冰箱裏的植物栽培,都能通過智慧控制系統與感測器形成對接,實時反映植物生長情況,進行相應的操作。”楊其長説。
展廳另一處,我國自主創新的骨科手術機器人“搖身一變”成為主刀醫生,有板有眼地模擬骨科手術操作。過去,傳統骨科手術需要先借助X線診斷設備,經反覆透視,然後依靠醫生的空間想像和徒手操作確定螺釘置入路徑。“醫生從表面難以觀察骨頭內裏的三維結構,給手術精準操作增加了難度。”北京積水潭醫院院長田偉介紹。
作為目前國際上唯一能夠開展四肢、骨盆骨折以及脊柱全節段手術的骨科機器人系統,它沒有龐大的軀幹,卻有著一對可多維度轉動的靈活機械臂。“精確度高達0.8毫米,降低術中輻射70%以上,提高手術效率超20%,還能減少失血量和術中組織創傷,真正實現骨折的微創內固定治療。”田偉説,該系統已在10多家醫院的逾2000例臨床手術中使用,具有從經驗型手術向智慧輔助手術邁進的意義。
科技創新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有力保障。“十二五”以來,在居民健康、生態環境等民生領域,我國研發並應用了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以往一些不為公眾熟知卻與百姓生活緊密相關的積體電路技術、生物工程角膜、抗腫瘤新藥等集體亮相展覽,與公眾近距離接觸。
“眾創”:激活創新創業土壤
科技創新不僅包括研發還包括科普。創業創新也不只是科研人員的“分內事”。在上海市社區創新屋的展示場地內,一群孩子正專心擺弄身前的小機床和各種零部件,有的組裝小型機器人,有的切割出靈活生動的木藝製品。
來自上海市普陀區長征中心小學四年級的王智豪説,“我爺爺和爸爸都做過木匠,以前看著爺爺給村裏其他人造房子,我也想試試身手”。從製作木藝、紙藝到操控機器人等,創新屋還帶領大家廢物利用,用廢光碟等造出更多新奇物件,不斷開拓參與者的創新思維。“現在我收藏的模型要是壞了,自己就能修,平時還能設計並制做出各式各樣的小玩意,很有成就感。”王智豪説。
社區創新屋是上海實施的一項惠民科普工程。上海市科委科普處調研員楊平説,置身於社區一角的創新屋成為激發萬眾創新的科普陣地,3年來,上海市16個區縣已建成社區創新屋79家,通過設計、製作、探究、體驗等一系列活動,滿足8歲至80歲市民參與創新實踐體驗的需求。
在大眾創新創業展區,不少參觀者與來自工匠創客匯和優客工廠的創新創業者熱烈交談。來自北京航空航太大學的一位同學説,“我對機器人、模擬太空艙展示等都很感興趣。剛才還跟一些科學家交流了很多話題,受益匪淺。這次展覽的內容很豐富,5年間我們在科技創新方面下足了功夫,很多成果的水準超越了其他國家,我感到很自豪”。
據統計,“十二五”時期,我國加強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等創業孵化載體建設,推動開源平臺和科研儀器設施開放共用。各類科技企業孵化器超過1600家,在孵企業8萬家,吸納就業人數超過175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