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邁入“亞馬遜時代” 蘋果的日子會越來越難過
- 發佈時間:2016-05-11 09:19:05 來源:環球網 責任編輯:張潔欣
5月11日,當下的個人科技領域可以説正處於一個極端的時代。一方面,對於消費者而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他們擁有著許多的新潮科技産品可供選擇。但對於投資人而言,這卻是一個不按常理出牌的時代,因為包括個人電腦這些業已成名的科技産品都已經到了盛極而衰的地步。
當下,消費者可以以極少的成本體驗那些功能齊全、擁有諸多感測器的全新産品。比如,你可以通過Fitbit Charge等健身産品追蹤自己的鍛鍊情況。曾幾何時,消費者可選的個人計算平臺只有Windows和Mac這兩大平臺,但現在的我們卻擁有著更多的選擇。
與此同時,一些老牌計算産品正在被諸如Fitbit和其他一些科技界新手産品所取代。當地時間上週三,Fitbit公佈數據顯示公司過去12個月內設備累積出貨量達到了2230萬部,而個人電腦産品的銷量則預計會在今年減少1720萬台。此外,當下的另一個熱門領域虛擬現實也依舊不溫不火,該領域頭盔設備的預計出貨量僅為數百萬台。
缺乏創新
部分分析人士將這一現狀歸咎科技界整體缺少創新,並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蘋果。因為多年來的蘋果一直在給我們帶來驚喜,這也令電子業內其他廠家爭相複製蘋果的設計思路。但蘋果不久前發佈的季度財報數據表現令人失望,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Cook)在接受美國CNBC知名主持人吉姆-克萊姆(Jim Cramer)採訪時表示,“創新依然存在”。
不過,拿著心愛iPhone的克萊默則毫不掩飾這一産品令自己産生的科技疲勞感,他説“iPhone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我想不到自己還有什麼購買其他型號的理由。”
對此,庫克則笑著説道:“我們為你提供的産品將是無可或缺的,只是你現在還不知道自己需要它而已。”
然而,似乎並不是每個人都相信庫克,至少不像對其前任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那般信任。《紐約時報》科技版塊撰稿人法哈德-曼鳩(FarhadManjoo)鼓勵蘋果展開一些瘋狂而不太可能實現的項目,就類似于谷歌的“moonshot”項目。雖然這些項目將讓蘋果面臨失信於人和失去大量資源的風險,但同時也有可能為公司帶來類似iPhone一樣的巨大成功。
就上季度而言,中國智慧手機製造商華為和Oppo搶佔了蘋果和三星的部分市場份額。而這兩個廠商新品的最大亮點就在於攝像頭,即他們可以通過同時拍攝2張照片的方式提高照片品質,但這是iPhone目前尚不具備的功能設計。
亞馬遜時代
平心而論,如今的科技界依舊存在很多創新,只是它們都無法取得類似iPhone或者Fibit一樣的量化效應。
在某種意義上來看,我們已經進入了所謂的“亞馬遜時代”。在憑藉電子書閱讀器Kindle取得成功後的多年,亞馬遜又發佈了全新硬體産品Echo。這個9英寸高的黑色圓柱物可被放置家中通過語音進行控制,並可以幫助用戶完成許多事情。
當下的亞馬遜CEO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似乎繼承了喬布斯的遠見和魄力,他從沒有對外透露過公司的産品銷量,但卻總能夠通過種種手段展開宣傳攻勢。就拿2周前來説,貝索斯曾表示“Echo是亞馬遜最暢銷的産品”。
當然,貝索斯也並不是唯一一個試圖説服消費者讓科技産品默默發揮自己作用的人。今年4月,社交巨頭Facebook就推出了所謂的聊天機器人服務,這一服務可以回復文本資訊、天氣預報或者幫用戶完成訂購、送花等工作。
應該説,亞馬遜和Facebook都屬於大膽、極具遠見的科技企業,而這一點也幫助它們獲得了更高的客戶忠誠度。
但就目前而言,他們的未來願景中還缺少一些東西。因為縱觀過去40年出現的偉大産品,無論是電腦滑鼠、個人電腦、康柏筆記型電腦、還是黑莓和iPhone都僅僅是工具而已,這些産品放大了人類的生産力,但從不鼓勵人們被動消費。不過,將來的機器人類産品似乎只會在後臺默默工作,而不論其服務的對像是否是人類。
因此對於消費者和投資者來説,智慧手機依然有存在意義。因為它已經取代個人電腦成為了標誌性的技術工具,但還面臨著諸如更高解析度的螢幕、柔性可彎曲屏以及續航時間等問題。
除了智慧手機外,汽車行業似乎大有成為新技術中樞的趨勢。目前包括英偉達、恩智浦半導體(NXP Semiconductors)等晶片製造商都在大力為特斯拉和其他汽車製造商提供零部件。而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逐漸成熟,這些廠商期待著能夠賣出更多的晶片産品。
可以肯定的是,創新未死,只是個人科技技術的發展當下遇到了瓶頸。當蘋果和其他公司在嘗試找到下一個類似iPhone的現象級産品時,我們則將繼續活在銷量和股票收益增長適度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