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 發佈時間:2016-03-24 10:01:38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3月24日,機器人在人類社會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更是無可回避的命題。機器人將會成為我們的奴隸、夥伴、取代者,還是三者的融合?美國大西洋月刊日前揭示了機器人的進化歷史,希望從中找出機器人的具體定義,以及如何定位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文章摘要如下:

  2016年:機器人滲透到人類世界

  人類一個接一個的製造了機器人,現在它們就在人類周圍。很快,將有更多機器人可獨立工作。有的機器人可能還沒有米粒大,有的卻比穀倉更高。這些機器人形狀各異,各有特色。並非所有機器人都有面孔,也並非所有機器人都有軀體。

  然而,它們可以做到許多對於機器來説絕不可能的事情。它們可以用真空吸塵器清潔地毯,可以整理冬季衣服、為汽車噴漆、整理倉庫、調和飲料、打乒乓球、在健身房中跳華爾茲,它們可以像受傷動物那樣緩慢前行,編寫和發佈故事,精確複製抽象的表現派藝術、清理核廢料等。

  可是,它們是真正的機器人嗎?機器人到底是什麼?這已經成為越來越難以回答的問題,而且也非常重要。無處不在的計算和自動化正發生“串聯”,自我操控的機器正滲透到社會的每個角落,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而人們常常卻未意識到這點。人類與機器之間的關係也在快速改變。人性對於人類來説意味著什麼,它正成為機器人設計的一部分。

  《紐約時報》資深科技記者、《與機器人共舞》(Machines of loving Grace)作者約翰·馬爾科夫(John Markoff)曾説過:“我們設計了這些機器,我們有能力將它們設計為我們的主人、夥伴或奴隸。當我們設計這些機器時,如果我們有許多不是人類的奴隸卻要將它們當作人類對待,它們能對人類做什麼?我們正創造這樣的世界:我們的大多數互動將通過擬人代理進行。”

  德國哲學家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曾在1807年論文《精神現象學》(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中,提出過“主從辯證法”。黑格爾認為,保留奴隸最終將使主人失去人性。儘管他當時還不知道我們這樣的世界,但是卻提及人類與機器人之間的關係。

  那是什麼樣的世界?隨著機器人數量增加,技術日趨複雜,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

  1928年:最早機器人就像怪物

  這年秋天,很多人涌到倫敦皇家園藝廳中觀看埃裏克·羅伯特(Eric Robot)。人們稱這個機器人為“他”而非“它”,好像羅伯特是他的姓氏。埃裏克的眼睛中有燈泡在閃爍,整體看起來就像一套盔甲。但是他可以站立和説話。當時《紐約時報》報道稱:“埃裏克有著金屬怪物的歪斜眼睛,當他説話時可散發黃光。他的臉上就像怪物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那樣可怕。他有電子眼球、嘴沒有嘴唇和牙齒,胸部和手臂披甲,膝蓋上還有類似中世紀博物館中披甲騎士的鋒利金屬關節。”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埃裏克的演講方式全無感情,缺少吸引力,而且也不夠清晰。當時有人質疑:機器怎麼能講話呢?埃裏克的內臟由2個12伏的發動機和一系列皮帶與滑輪組成。《紐約時報》稱:“最糟糕的是,埃裏克沒有人類的驕傲,每次你想讓他活過來時,必須要按下他腳邊的電動按鈕。”

  埃裏克似乎已經有些自動化元素,但他還沒有實現完全自動化。即使對於機器人來説,需要按鈕激活也讓他顯得十分可憐。或許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埃裏克的吸引力,它也證明機器人非常依賴人類,人類無需害怕它們。但是埃裏克完成國際之旅後,開始受到歡迎。1929年,記者們抱怨稱,在乘船從英國前往美國途中,埃裏克拒絕接受他們的採訪。

  但是進入城市後,埃裏克立即活躍起來。熱情的觀眾坐滿了紐約大劇院,只為看看這個環球旅行的機器人。《紐約時報》提及其表現時寫道:“埃裏克不僅能聊天,甚至還會開玩笑。”船長、埃裏克的發明者威廉·理查德斯(William H. Richards)表示,這個機器人帶有英國口音,堅持稱埃裏克通過“神秘牙齒”在自己説話。

  埃裏克説:“先生們、女士們,我是機器人埃裏克,一個沒有靈魂的人,很榮幸在紐約見到你們。”他還説了一大串俏皮話,比如“你們的高樓大廈讓我吃驚,但地鐵卻讓我覺得壓抑”。他還提及想要個“金髮女性機器人”作為伴侶。隨著理查德斯對埃裏克的改進,機器人逐漸走入我們的生活。

  顯而易見,埃裏克沒有發明家所宣稱的那些能力。機器人作家魯本·霍格特(Reuben Hoggett)認為,理查德茲可能利用隱藏的人或音頻技術製造假像,讓人覺得是埃裏克自己在説話。這種欺騙形式十分常見,19世紀80年代,用臘和紙漿製作的棋手Ajeeb曾是紐約最受歡迎的機器人。但是Ajeeb並非真正的機器人,他的創作者彼得·希爾(Peter Hill)藏在機器人體內,幫助其移動。這份工作有一定風險,需要面對輸棋者的暴怒。

  實際上,自動機械已經存在了數千年。早在西元前350年,數學家阿爾庫塔斯(Archytas)就製造自走式蒸汽動力木頭鴿子。10世紀,皇帝康斯坦丁七世(Constantine VII)的寶座兩邊有一對金獅子,它們可以張嘴吐舌發出震天狂吼的聲音,還可以前後搖擺尾巴。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人類對機器的不信任至少可追溯到傳説的魔像故事中,這種不安情緒在當代文化中依然持續。1970年,機器人教授馬薩西羅·默裏(Masahiro Mori)研讀數百年的文學作品後,提出所謂的“神秘谷”概念。他在尋求答案:為何人類常常被人形機器人擊敗?他還借用了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提出的“怪怖者”概念,用以形容機器人。

  傀儡、玩偶、娃娃以及自動機等都很古老,“機器人”這個詞彙的出現卻還不到100年。他是劇作家卡雷爾·卡佩克(Karel Capek)于1921年在其諷刺劇《羅莎姆的萬能機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中首先提出的。故事講述了機器人與人類之間爆發的全球性大戰,它幫助形成機器人的現代概念。自從那以來,科幻小説加強了這個概念:機器人不僅是玩物或幫手,它們也可能成為敵人和潛在殺手。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和人機交互研究所教授克裏斯多弗·阿特基森(Christopher Atkeson)説:“《終結者》系列電影産生了巨大影響。在第一部電影中,當看到阿諾·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扮演的機器人只剩下金屬骨骼時,我們記住了兩件事:一是他的金屬骨架,二是他試圖殺死你。他不是幫手,而是殺手。”在科幻作品中,從幫手一躍成為殺手多見於機器人起義,這些機器堅決要推翻以人為主的權力構架。

  阿特基森説,儘管從文化角度上,“殺手機器人”的概念開始蔓延,但卻不代表現實世界對機器人進行了公平描述。阿特基森曾建議迪士尼為《超能陸戰隊6》設計超大充氣機器人大白(Baymax)。與“終結者”不同,它在電影中是人類的重要幫手。但是機器人由冷硬金屬製作、並經常偽裝成人類的概念,在很多故事和電視節目中十分流行,比如《陰陽魔界》(The Twilight Zone)或《電腦娃娃》(Small Wonder)等。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機器人工程師、小説《機器人啟示錄》(Robopocalypse)作者丹尼爾·威爾遜(Daniel Wilson)説:“作為一種技術,機器人非常迷人,因為它代表著觀念的轉變。過去100年的流行文化將機器人塑造為邪惡事物,但與狼人或怪獸不同,這些東西正逐漸變成現實。”

  在卡佩克將“機器人”這個詞彙帶入字典中後,它很快就成為一種比喻,用以解釋各種各樣的技術。到20世紀20世紀末,只有利用自動化或遙控方式取代人類工作的機器才被稱為機器人。自動捲煙機被稱為“機器人售貨員”,當交通燈改變時發送訊號的感測器被稱為“機器人交通局長”或“機械警察”,遙控操作的配電站可稱為“機器人發電站”,羅盤成了“機器人導航”,新的自動駕駛技術成了“機器人飛機駕駛員”,防空武器成為“機器人機槍”。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如今,人們依然在以類似的廣泛方式談論機器人,“機器人”被用於描述物質世界中的大量自動化設備,也經常被用於描述計算領域的各種自動化任務。網路上有機器人爬行編程執行線上任務,包括聊天機器人、比價機器人、Twitter機器人等。但它們都是在沒有人工干預下在因特網上搜索資訊的程式,而非真正的機器人,兩者之間有很大不同。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專門研究機器人倫理道德的專家凱特·達靈(Kate Darling)説:“我認為,根本不存在所有人都認同的機器人定義。對於我來説,我將機器人視為化身,演算法只是程式,而非真正的機器人。”

  許多機器人專家認為,機器人之所以成為機器人,它應該擁有自己的身體。科內爾大學機器人專家、機械工程學教授哈達斯·克萊斯-加濟特(Hadas Kress-Gazit)説:“它們應該在其環境中創造某些物理運動,有能力改變你周圍世界的環境。”專注于將機器人應用於醫學中的斯坦福大學教授埃裏森·奧卡姆拉(Allison Okamura)説:“電腦可幫助我們執行資訊任務,機器人則可幫助我們執行物理任務。”

  但是機器人不一定有類人的身體。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教授阿隆佐·凱利(Alonzo Kelly)説:“事實上,我們周圍總是有很多機器人。你的洗衣機是機器人,你的洗碗機是機器人,你不需要非常廣泛的定義去描述它。機器人將繼續無所不在,但卻又處於無形中。系統會變的更聰明,人類將會接受它們。這種情況每時每刻都發生在我們周圍。”

  這是機器人專家和電腦工程師普遍存在的看法,機器人傾向於回歸到普通生活的背景中。但是另一種被廣泛支援的觀點是:許多被稱為“機器人”的東西並非真正的機器人。IBM高管羅布説:“當新技術出現時,由於我們不太熟悉,因此總是通過隱喻描述它。或許,我們之所以很容易接受機器人的隱喻,因為我們腦海中這樣的概念模型……而當我們熟悉了這種技術後,我們就不再需要隱喻了。”

  科技作家傑森·斯奈爾(Jason Snell)與約翰·錫拉庫扎(John Siracusa)通過播客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在他們的節目“機器人?”中,他們經常爭論某種技術是否屬於機器人,比如自助結賬機。錫拉庫扎認為,自助結賬機不能自主活動,它只是在幫助人們做事。它只能實現預期功能,自己卻什麼都不能做。

  斯奈爾與錫拉庫扎已經據此得出數十個結論,有些甚至可以提供充足論證:無人機、蘋果智慧個人助理Siri、遠端監控設備都不是機器人。但是蝶形真空吸塵器Roomba是機器人,它滿足機器人定義的最低標準,因為你只需啟動它,就無需再干預它的工作。實際上,斯奈爾與錫拉庫扎真正的討論的是人際關係核心中的基本問題:到底誰有控制權?

  2096年:機器人帶來機遇也蘊含危險

  無人駕駛汽車和卡車將重塑城市交通、商業以及內部運作,人工智慧系統已經在時髦的機器人身體中植入複雜的電腦思維,運作在監控人類一舉一動的複雜感測器網路上的認知助理則可幫助完成人類語言,實時跟蹤和共用他們的位置,自動訂購食品雜貨和基於複雜個性化演算法準備生日禮物,告訴人們太陽鏡放在何處。機器人已經在工廠中大規模取代人類工人,甚至可能取代整個工業。線上線下再無區別,幾乎每個對象都可聯網。

  這是今天許多人同時希翼和感到恐懼的未來。到本世紀末,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挽救數以百萬計的生命。但是機器人破壞勞動力帶來的經濟浩劫正成為人們焦慮的源頭。牛津大學學者預測,最早到2030年,目前由人類從事的工作半數將實現電腦化。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佈數據稱,僅僅在今後2年,服務型機器人在全球的銷量有望超過3500萬部。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科技研究公司Business Intelligence估計,到2019年,企業和消費機器人市場價值有望增長到15億美元。機器人的崛起似乎已經達到臨界點,它們衝破了工程實驗室和新奇商店的阻攔,開始走入民居、醫院、學校以及企業中。它們的崛起軌跡似乎無可阻擋,而這不一定是個好消息。當機器人可以幫助改善甚至挽救人類生命時,人類也正陷入機器人帶來的危險中。機器人汽車可能將你安全地送到辦公室,但正因為機器人的到來,你可能無法再找到工作。

  這種緊張可能影響到人們對待機器人的態度。人類始終將自己定位為機器的敵人,不僅僅在流行文化中如此。早在80多年前,紐約工業局長弗朗西斯·平克斯(Frances Perkins)就曾誓言,將阻止機器人競賽。30年前,電腦遊戲機廠商雅達利公司創始人諾亞·布希內爾(Noah Bushnell)表示,他認為機器人在社會中的最終角色就是奴隸。

  在麻省理工學院,達靈已經進行很多次試驗,試圖了解人類何時以及為何同情機器人。在去年的研究中,達靈要求志願者與小型蟑螂型機器人互動。人們被教導觀察機器缺陷,然後用木槌粉碎它們。有些志願者在實驗開始時做了筆記,有人寫道:“這是弗蘭克,它最喜歡紅色。上周,它與其他小蟲子玩啥,直到現在依然處於興奮中。”達靈發現,那些了解弗蘭克背景的人,在使用木槌時顯得有些猶豫。

  工程師們希望機器人擁有這樣的吸引力,他們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一方面,人們可能不太害怕看起來可愛的機器人。比如製造自動化機器的人更有興趣操縱民意。如果谷歌無人駕駛汽車很可愛,或許它被視為更值得信賴。谷歌據説正考慮出售其2013年收購的機器人公司Boston Dynamics,後者致力於研發類人機器人。

  顯然,谷歌不想其可愛的無人駕駛汽車被與強大的人形機器人聯繫起來。“技術幼兒化”是強化社會層次的常用方式,人類需要處於主導地位,長相可愛的技術需要處於被掌控地位。當美軍發佈DARPA挑戰賽視頻,展示機器人跪地、撞墻以及翻滾等失敗合集時,多名機器人專家解釋稱,美軍顯然希望讓這些機器人看起來更可愛。

  在首批電腦出現時,也曾使用過類似策略。卡耐基-梅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和人機交互研究所教授阿特基森説:“在電腦方面有經濟利益的人希望讓電腦看起來盡可能的蠢。這是一種宣傳策略,他們試圖強加給人這樣的印象:電腦是愚蠢的,它們只能執行你要求它們的事情。”

  但是有人認為,可愛機器人的擬人化魅力本身就是一種威脅。2013年,華盛頓大學法學教授尼爾·理查德斯(Neil Richards)與電腦學教授威廉·斯馬特(William Smart)發表論文,解釋他們所謂的“機器人謬誤”(Android Fallacy)。他們認為,人類本質上認為機器人是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非“誘人而危險”的東西。隨著自動化系統越來越複雜,輸入(程式員指令)與輸出(機器人如何行動)之間的聯繫也越來越模糊,最終可能被誤認為機器人擁有自由意志。

  理查德斯和斯馬特認為:“這種心理暗示成為我們定義機器人的一部分,但是記得是什麼導致這種暗示非常關鍵。公眾可能不知道或不在乎,但我們在設計規則時必須時刻記住。失敗可能導致我們基於機器人的形式而非功能制定規則,這是個嚴重錯誤。”

  讓機器人顯得無害是增強“人類控制”意識的方式之一,但是理查德斯和斯馬特解釋稱,這也可能是導致人類失去機器人的原因。為此,許多機器人專家認為最終聚焦于“機器人到底是什麼”不再重要。卡耐基-梅隆大學電腦學院院長安德魯·摩爾(Andrew Moore)説:“我覺得言辭描述是否正確並不重要。對我來説,最重要的區別在於技術是否有自主控制功能,無需他人指導可照顧好自己。第二個問題是,是否有腿、眼睛或身體真的重要嗎?”

  換句話説,重要的是誰擁有控制權,以及人類如何理解自主權,人們的日常任務越來越依賴機器。馬爾科夫説:“在20到35歲之間的人中,他們基本上被各種演算法包圍,需要演算法告訴他們一切,從南韓烤肉店在哪到與誰約會等。這是轉移控制形式的巧妙方式。全社會都有必要對自主化進行討論。”

  在這樣的對話中,人類必須嘗試回答這樣的問題:人類願意放棄多少控制權,這樣做的目的何在?在機器人崛起的趨勢不可逆轉之前,這些問題可能沒有答案。無人駕駛汽車可以挽救無數人的生命,但它們也可能毀掉整個行業。當談及這種假設時,許多人可能會同意挽救生命的一面,選擇忽略危險一面。但是要想衡量真正的危險,人類必須嘗試解開自己對機器人感到焦慮的謎團。

揭秘機器人進化史:到底什麼才是機器人

  小説家威爾遜説:“當你詢問大多數人機器人是什麼時,他們可能都會描述類人機器人,即金屬組成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機器人只是所有複雜情緒的化身,而這些情緒都是技術快速變化所觸發的。”

  威爾遜説,所謂的機器人壞蛋實際上是人類恐懼的化身,可以在動作電影中被摧毀。他説:“在電影中,你可以用散彈槍射擊機器人的臉,也可以走出去尋找更好感覺。讓我們將這一切變化歸結到T-800的外骨骼上,然後炸掉它,遠離爆炸點,很快你會覺得世界更美好。在某種程度上,人們將機器人當成宣泄的目標,這與它們到底是什麼無關。”

  同樣的事情可以讓機器人看起來顯得可愛,比如栩栩如生,但也可能令它們受到排斥。但正因為這種品質,它們被視為“閾限生物”(liminal creatures),令其與人類的關係看起來界限分明,完全不像人類與其他工具和技術的關係。

  如今,機器人已經無所不在。它們分享我們的物理空間,維護公司運轉,執行艱難而危險的工作,沒有它們的社會幾乎令人無法想像。我們是否會因為它們而失去一部分人性,現在依然未知。但在我們的物種進化過程中,這種損失被證明是值得的。最終,機器人對人類的意義將變得更大。畢竟,它們是機器,而人類是建造它們的人。(風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