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智慧手環有點兒不靠譜:抬抬手腕都能計步

  • 發佈時間:2015-07-15 15:40:00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葉曉彥 楊濱  責任編輯:王磊

  如今,智慧手環已經成為運動愛好者的“標配”,不僅可以記錄運動成績、卡路裏消耗,還能追蹤身體狀態,如同一個“私人健康顧問”。然而不少使用者在使用後卻發現,智慧手環品質問題頻出,監測的數據也似乎並不準確。更窩心的是,目前這類智慧手環産品還沒有行業標準,存在監管空白。

  測試

  三款手環計步相差300多步

  計步功能是智慧手環必備功能之一,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的智慧手環主要通過三軸加速感測器來採集佩戴者的運動信號,再利用軟體演算法對信號進行處理,最後將運動數據呈現給佩戴者。

  記者對Jawbone、小米手環和樂心手環進行了一次小測試。記者將這3款智慧手環一起戴在自己的手腕上,並對3款手環的軟體進行了統一設置,設置成記者自己的身高體重。步行開始,記者以Jawbone作為數據基準,走1000步之後暫停,與此同時,小米和樂心手環也都在記者的手腕上計步,結果小米只顯示了727步,而樂心顯示的是679步,竟然差出了300多步。與此同時它們記錄的卡路裏數值也不盡相同,Jawbone約65卡路裏,小米消耗掉卡路裏84卡,而樂心的卡路裏消耗最少,只有59卡路裏。

  吐槽

  抬抬手腕都能計步

  于女士前一陣網購了一款國産品牌手環,結果發現手環記錄的步數和實際發生的完全對不上。“我在跑步機上走了4公里,結果手環只記錄了2公里。”這讓熱衷於在朋友圈裏刷步數比排名的于女士十分鬱悶。可有的時候,這個手環又跟“吃錯藥”似的拼命計算步數。于女士説,有一次她去小區門口買了個藥,也就10分鐘時間,回來拿手機一看,竟然顯示走了1.5公里。

  于女士自己在家做了個小測驗,她戴著手環坐在沙發上,來回擺動胳膊,結果手機上的計步器也噌噌往上走。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經常佩戴智慧手環的市民,發現計算步數不準確是普遍問題,切菜、彈琴甚至擦汗、看手錶等動作,都可能被手環當做走路來計算步數。

  記者從北京市工商局12315中心了解到,僅今年1至6月份,12315就接到涉及智慧手環的投訴82件,其中品質問題最多,有36件,其次是消費合同、售後服務問題及廣告宣傳等問題。多位消費者投訴説,購買的手環1年保修期內即出現無法連接手機、手環內側開裂或是無法充電等問題。儘管網站註明“由商家負責商品三包責任”,但商家對消費者的維修請求均無故拒絕。

  探訪

  山寨手機“轉行”做手環

  記者在網站上發現,智慧手環品牌有上百個,經常被消費者購買的在20個左右,價格從幾十元到上千元不等。

  記者以單位採購的身份與阿里巴巴一家批發手環的經銷商取得聯繫。“這些國産手環基本上都是深圳生産的,其實技術含量不高,我進貨的幾個渠道前幾年還是做山寨手機的,現在轉行做這個了。”他説,其實手環的功能簡單,成本不高,生産也很容易,“把計步、卡路裏燃燒等功能做成晶片,外面再加上一個硅膠手環,看上去就高大上了。”在某電商售價199元的一款手環在這家店的批發價只有95元,商家透露,智慧手環的産業鏈條比較亂,有自己做品牌的、有沒牌的、還有貼牌的。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儘管智慧設備的概念炒得很火,但目前此類産品參差不齊,國內也沒有形成行業標準,“充電速度、數據採集與傳輸、感測器的精確度等都是很難解決的問題”。

  “由於缺乏強制性標準和市場法律法規進行規範,很多幾十元甚至十幾元的産品也自稱是‘智慧’”,業內人士表示,現在一些低價手環採用的塑膠料較便宜,其中的有害物質是否得到管控有待證實。此外,手環感測器的精準度、保障資訊安全都是行業的努力方向,“有的産品連最基礎的運動心率的精準測量都做不到。”

  另外,專家表示,醫院裏監測睡眠狀況,使用的是“多導睡眠監測儀”,每一項生理信號都有嚴格的量化指標。而智慧手環的睡眠監測功能,主要是通過光感、動作等,看人有沒有入睡,測試方法存在一定問題,其實並不是説睡得時間久、入睡時間快就代表睡眠品質高。“市民抱著玩一玩、試一試的心態就好,不用太當真。”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