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受“棱鏡門”影響 華三脫鉤惠普下嫁清華紫光

  • 發佈時間:2015-04-01 07:51:20  來源:新華網  作者:吳辰光 曲忠芳  責任編輯:王磊

  網路安全信任危機、員工抗議新任高管……一系列的風波終於使惠普決心甩手其在中國的全資子公司華三通信(H3C)。日前,據消息人士透露,惠普標售華三51%股權的動作有了結果,接盤者是清華紫光,這意味著交易成行後,華三控制權將轉移到國産廠商手中,而這也將是命途坎坷的H3C又一次變更東家。

  H3C又換東家

  消息人士稱,在惠普對華三通信51%控股權的拍賣過程中,清華紫光與其他對手進行了競購,最終突圍勝出。

  針對此筆交易涉及的具體金額及細則,截至發稿前,惠普、H3C以及清華紫光三方面均未做出回應。

  一旦交易成行,意味著H3C的東家將再一次變更。公開資料顯示,H3C前身是華為(Huawei)與3Com于2003年11月成立的合資公司,當時華為急於應對與競爭對手思科在美國市場發生的專利糾紛,華為與3Com分別持股51%和49%。隨後於2006年,3Com以18.8億元收購了H3C的全部股份。三年後,即2009年,惠普又以27億美元收購了3Com,由此H3C成為惠普的全資子公司。

  北京商報記者從華三官網了解到,該公司經營的主要業務是企業數據網路設備及解決方案,在全球範圍內擁有5000余名員工。

  惠普甩手不意外

  對於惠普出售華三的控制權,業界普遍表示早在意料之中。惠普早就開始為華三尋找潛在買家,並限定只有國內企業才能參與競標,根本原因要歸於“棱鏡門”的波及影響。

  自“棱鏡門”以來,包括中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開始重視網路資訊安全保護,惠普、思科等美國科技公司面臨壓力,而華三作為一家總部在中國本土的公司,控股權又在惠普這家美國公司手中,身份頗顯尷尬,一個明顯的事例就是,從三大電信運營商近期的設備集採中幾乎沒有看到華三的身影。

  在這種情況下,惠普選擇一家內地企業易手,不僅有利於華三業務的發展,而且惠普也想借此緩和中國政府的信任危機,利於自身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開展。

  另外,今年初,惠普任命惠普中國董事長毛渝南兼任華三董事長,引發了近千名員工的抗議,後惠普對華三管理層進行了重組,此次重組也是為之後的順利出售控股權做準備。

  更為重要的是,惠普自身正在收縮戰略,將公司拆分為兩家企業,甩手華三控制權也是産品線調整的重要內容。

  利好本土晶片商

  業內人士指出,此筆交易對於本土廠商紫光來説是個利好消息。最近一段時間裏,紫光動作頻頻,先後收購了兩家規模最大的晶片設計廠商。另外,去年9月,紫光還與英特爾簽署了一項戰略聯盟協議,後者以15億美元的價格獲取了紫光集團20%的股份。

  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對於華三來説,“紫光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之前紫光與華三並非是行業內的競爭對手,因此對管理層、員工等肯定會大多數保留,並且會認真發展這項業務”。

  除此之外,在顧文軍看來,紫光近年來在高科技領域頻頻發力,進行長線佈局,收購華三,進一步擴充産品線,有利於戰略全方位發展。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