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蘋果供應鏈的造富神話:一飛沖天或瞬間隕落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52:40  來源:光明網  作者:蔡輝  責任編輯:王磊

  3月18日,藍思科技登陸創業板,毫無懸念地連續漲停,讓該公司女掌門人周群飛也有望在3月底超越碧桂園的楊惠妍躍居“中國女首富”;就在同一天,金龍機電股價飆至40 .25元的歷史新高,是兩年前同期的3倍,同樣令其實際控制人金紹平身家翻番。

  巧合的是,這兩家公司都有一個閃亮的“光環”——— 蘋果供應商。而這樣的光環,也同樣籠罩在憑藉富士康成為台灣前首富的郭臺銘身上。事實上,隨著蘋果的崛起,圍繞在蘋果周邊的産業鏈也在一刻不停地創造著造富奇跡。在2012年iP hone5面市之際,內地16家A股蘋果供應商當年收入同比平均漲幅25%,而三年後的applew atch又帶來新的“蘋果係”造富神話。

  對於眾多廠商,“蘋果供應商”幾乎是一個一飛沖天的機會,但不容否認,也有可能帶來瞬間隕落的風險。iPhone5帶來觸控屏革命,老牌觸控屏廠商勝華科技黯然破産;iP hone6沒有帶來傳説中的“藍寶石革命”,新銳G TA T則如流星般幻滅。技術創新有時候就像一塊平衡板,總有人站在上面,但也總有人摔到地上。

  “蘋果”背後的女人

  藍思科技有多強?招股説明書顯示,2014年藍思科技的營業收入為144.97億元,是當年創業板“營收王”上海鋼聯的兩倍;凈利潤11.8億,亦是當年“利潤王”大富科技的2倍;除此之外,藍思科技的總資産、凈資産、董事長薪酬也同樣打破創業板紀錄。

  藍思科技有多火?3月18日開盤後,藍思科技頂格上漲43.54%,報33元,按交易所交易規定進入臨時停牌,這時盤面還沒出現買單,直到上午10:00復牌後才有交易,當天以漲幅44.02%的上限價33.12元,隔天再次以36.42元一字漲停。即使兩個漲停,藍思科技20 .84倍市盈率依然是創業板最低。如果藍思科技能連續迎來8個漲停,市盈率也才30倍,遠不及創業板80倍的平均市盈率,而到那時,藍思科技董事長周群飛有望以420億元身家超越碧桂園的楊惠妍成為新任女首富。

  毋庸置疑,藍思科技亮眼的成績單則源於其“蘋果供應商”的光環。招股説明書顯示,藍思科技主要面向手機、平板、筆電生産視窗防護玻璃,20 14年來自蘋果的收入佔比47.44%。得益於這個手機與平板全球銷量第一的客戶,去年藍思科技在兩個市場防護玻璃出貨量全球佔比23 .37%,排名第一;而由於蘋果機型相對高端單一,也降低了管理難度,其2014年毛利率達31%,高於同業上市公司15%的平均毛利率。

  “蘋果供應商”光環帶來了銷量、利潤以及隨之而來的榮耀,但亦帶來了壓力與風險。藍思科技招股書中坦言:“如果未來蘋果、三星大幅減少或停止向公司下達訂單或降低視窗防護玻璃的採購價格,公司的經營業績將會受到嚴重的不利影響,不排除出現上市當年業績波動、下滑、營業利潤比上年下滑50%以上的可能。”

  “霸道總裁”愛或不愛很任性

  實際上,這種風險已經在其他“蘋果供應商”上出現過不止一次。

  蘋果一向以“創新”為標桿,每一代iPhone都會帶來新的産品技術革命。2012年上市的iPhone5齣于“防刮”目的採用了藍寶石基板的鏡頭保護蓋和藍寶石材質的Home鍵,使這種“號稱與鑽石一樣硬”的材料首次進入消費電子;2013年,蘋果與藍寶石供應商GTAT簽訂了5.78億美元的供貨協議則進一步帶動“藍寶石熱”。

  業界傳言,iPhone6將有可能放棄前五代iPhone的康寧大猩猩玻璃,而轉用藍寶石螢幕———這是個什麼概念?不算蘋果帶來的跟風效應,光蘋果螢幕的材質需求量就是當年藍寶石産量的7倍!

  然而,彼時G T A T甚至還無法實現藍寶石量産,蘋果將供貨協議以貸款形式給G T A T注入資金,同時也加入了排他條款和交付週期等各種嚴苛要求。GTAT按照蘋果要求擴充團隊,生産熔爐,但無奈在次年iPhone上市前依然無法解決藍寶石良品率這一關鍵問題,實現量産。

  2014年9月,傳説中帶藍寶石螢幕的iPhone6/6s並沒有出現,而2個月後,筋疲力盡的GTAT宣佈破産,其在破産申告中指責蘋果“多次更改藍寶石的規格,我們花了9億美元才讓工廠運轉起來,蘋果提供的4.39億美元貸款遠遠不夠”。

  而眾多“藍寶石”係的供應商亦不能倖免于難,比如説剛剛上市的藍思科技,在去年5月的招股説明書申報稿中提到的54億募資,其中18億用途是投入“藍寶石的生産及其智慧終端”項目,而在今年3月的最終招股意向書中則把這個項目悄然去掉,受此投入影響,去年藍思科技的毛利率同比下降8%。

  “和蘋果合作的供應鏈企業,基本話語權和主動權都掌握在蘋果手中,一般是供應商有了新技術,得到蘋果認可後才會採用。”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飚説,“一旦蘋果採用其他新技術,訂單基本就終結了,鉅額資金被墊進去,大量的固定資産設備和工人面臨閒置,而且很難找到這樣大規模的廠家合作。”

  與GTAT有相同遭遇的廠商還有很多。比如觸摸屏廠商勝華科技,其憑藉iPhone4及iPad的訂單穩坐大小尺寸液晶面板銷量世界第一寶座,在iPhone5到來前,勝華科技躊躇滿志將産能擴大了4倍,但iPhone5最終放棄了觸摸屏,選擇了更薄的內嵌式螢幕,而被拋棄的勝華科技最終因難以消化巨大産能選擇了破産。

  財富與代價:雞蛋放同一籃子

  “iPhone會比其他同類智慧手機領先兩年,這些對元器件的供應需要我們研發,並試産。”一位台灣蘋果供應商曾對媒體表示,“初期既需要大量的研發投入,而且良品率很低,通常只有20%左右,如果能被蘋果認可,良品率也就80%”。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廠商對“蘋果供應商”的光環趨之若鶩。“一是蘋果的要求雖然高,但讓企業能夠以領先市場的優勢實現技術發展;二是蘋果的採購量足夠大,而且是一款産品,只要在一款産品上符合了蘋果的要求,我們既有出貨量上的目標實現,同時管理上更簡單,更清晰。”上述供應商如是表示。

  比如説攝像頭廠商大立光電及玉晶光電,作為蘋果供應商銷量穩居全球前兩位。但玉晶光電與大立光電同樣的售價,卻導致較低的良品率,這使得前者一直毛利不高,甚至虧本銷售。財報顯示,玉晶光電連續兩年虧損,很大程度上就是蘋果的低價訂單。“但這時不能説虧損就不做蘋果訂單,而是加大研發去提高良品率,一旦良品率達到9成,後續賺錢的機會是源源不斷的。”孫燕飚説,訂單量和技術先進性是蘋果的關鍵,這給了廠商一個“一飛沖天”的可能。

  下個月開售的A pple w atch將再造一批神話。金龍機電在2014年加入蘋果供應商體系,為A pplew atch提供線性馬達,其去年收入、營業利潤同比增幅分別為175%與579%,線性馬達也成為其主營收入之一,其目前股價也達到近兩年最高。

  與此同時,A pplew atch的藍寶石螢幕也讓“藍寶石熱”有捲土重來之勢,只是前年風光無限的G T A T已經看不到了。“很多廠商都知道,不能把雞蛋放進同一個籃子裏,但作為蘋果供應商,需要極大的精力投入,很難去顧及其他廠商,這就看供應商自己的選擇了。”孫燕飚説,這就是作為一個蘋果供應商的榮耀與代價。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