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科技 > IT業界 > 正文

字號:  

“刷臉支付”的歷史與未來

  • 發佈時間:2015-01-30 08:20:0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最近有報道稱,即將試營業的微眾銀行將推出人臉識別業務。或許未來的某一天,“刷臉”將取代數字密碼。

  早在一個世紀以前,《自然》雜誌就有文章討論人類自身對人臉的識別能力,研究證明雖然大多數人能夠通過面部特徵區分身邊的朋友、親人,但極少有人能清晰描述這些人的具體特徵,更無法準確表達對人臉進行識別的整個過程。這意味著單純依靠機器倣生人類的人臉識別能力可行性不大,儘管當時並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到了20世紀60年代,電腦的使用有了一定程度的普及,人工智慧領域也逐漸發展,對於人臉的自動識別的研究逐漸興起。最初人臉識別被當作普通的電腦模式識別問題來研究,沒有獲得較大突破。直到90年代,科學家們開發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人臉識別演算法,可以基本解決上述流程中的問題,為人臉識別技術的真正應用提供了可能。

  人臉識別是生物識別技術的一種,簡單地説就是通過人的臉部特徵來鑒別人的身份。和其他的生物特徵(指紋、虹膜等)一樣,人的臉部特徵是與生俱來、獨一無二的,所以利用人臉來鑒定身份具有天然的優勢。人臉識別的具體過程可分為以下四步:第一步,蒐集並初步處理人的臉部圖像資訊;第二步,從採集到的圖像中提取關鍵的資訊;第三步,進一步處理已有資訊並將它們保存;第四步,比對,把需要識別的人臉與已經保存在數據庫中的人臉資訊進行匹配和甄別。

  這一看似簡單的流程其實包含了許多複雜的問題。比如,人臉的構造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提取人的臉部特徵時,究竟該如何取捨?再比如,隨著年齡的變化,人的臉部可能會發生較大的改變,但保存在數據庫中的資訊不太容易及時更新。還有,人的臉部經常會出現一些裝飾物(眼鏡、帽子等),這些東西會不會干擾最終的判斷?另外,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外界條件稍微有變化,如光線強弱,拍攝角度,都會影響人臉成像,如何準確無誤的辨識眾多人臉,是一直以來困擾研究人臉識別技術的科學家們的基本問題。

  中國的人臉識別技術起步于90年代後期,並得到國家政策支援。目前中科院自動化所、中科院計算所、清華大學等自主開發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準,並且應用到了刑偵、海關安檢等領域。

  雖然人臉識別尚沒有得到普及,但它離我們的生活並不遙遠,2013年的下半年,芬蘭、英國、日本等國家就相繼推出了刷臉支付系統。不難想像未來的某天,刷臉支付的浪潮將席捲而來。(劉心霈作者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史與科技考古係)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