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華為馬雲:互聯技術20年提高5萬倍

  • 發佈時間:2014-08-27 11:11:35  來源: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中國網財經8月27日訊 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大會今天在北京舉行。華為企業網路産品線副總裁馬雲在大會演講中稱,互聯技術,以網際網路、設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設備,在20年提高了4萬到5萬倍,遠遠高於計算技術。

  他表示,在其從業20年期間,有兩樣東西變化的非常快,它超過了所有其他的傳統技術。一是計算技術,計算技術在20年間增長了500倍以上。二是互聯技術,以網際網路、設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設備,在20年提高了4萬到5萬倍,遠遠高於計算技術。這兩樣技術的發展,讓物理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下是馬雲演講內容:

  馬雲: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題目一是數據中心,一是雲計算。

  根據我在業界的經歷,在我從業20年期間,有兩樣東西變化的非常快,它超過了所有其他的傳統技術。一是計算技術,計算技術在20年間增長了500倍以上。二是互聯技術,以網際網路、設備為基礎的網際網路設備,在20年提高了4萬到5萬倍,遠遠高於計算技術。這兩樣技術的發展,讓我們的物理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我們稱為“物理世界”,上面疊加的外衣是虛擬世界。現在很流行的是網上購物,傳統的商店要開店有空間的限制,城市的成本,人員的限制。人員去商店購物時還有距離的限制,現實世界有很多的限制。當我們限制世界物理的過程通過數據化引申到數據化後就是虛擬世界,它用快速發展的速度把物理化的世界很多東西全部簡化了,這就是虛擬世界。

  今天我講的雲計算和數據中心也是這其中的一部分。數據中心這近幾十年的變化,它是計算和存儲集中的場所,這個概念並不是一個新名詞,早在80年代以前,我們一般定義它為主機時代,最早的電腦是很專業的,大型機、主機是很專業的。後來由於PC機和網際網路的發展,讓計算走向了分佈式。分佈式的計算有什麼問題呢?PC機年代對於大型機年代是開放和封閉的方式,最早大型機是封閉的一個廠家的系統,並不是一個開放的系統。PC機年代已經開放了,開放後變成了分佈式計算,分佈式計算有一個很大的問題,我們都講雲體驗,雲計算年代是把計算和存儲集中了,它帶來的最大價值是讓人可以自由交流,不受距離的限制。

  雲計算産生的技術背景,就剛才説的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如果沒有網路技術的快速發展,雲計算不可能有很大的發展。雲計算是將分散到全世界各個地方的電腦,通過網路頻寬有機的聯結在一起,同時在上面疊加一個計算系統,把全世界所有計算結點變成大的電腦。

  虛擬化在雲計算中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傳統的物理伺服器利用率很低,虛擬化可以讓周圍共用物理的CPU,利用率提高了。為什麼虛擬化的雲計算帶來這麼大的效率,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説的物理世界上費時費力的處理過程,延伸到數字化系統。利用數字化技術簡化了我們對網路對業務的僱主過程,從而讓我們一個企業,一個團隊,它的新業務的引進速度或者創新速度會有數量級的提升,大概是5-25倍的提升,這是雲計算帶給我們的作用。

  敏捷數據中心,讓物理網路成為雲的一部分。目前一些技術和組件在不同的廠家裏面,我們要把這些技術協同起來發現是非常麻煩的事情。去年我們把雲計算中所有的組件串接起來,提出一個概念叫“雲連接”,把數據中心所有的元素串接起來,讓它的操作變得更加簡單。我們構築了全連接的多雲世界,讓所有的層次構建成一個有序的整體。把整個計算、存儲、網路通過虛擬化的業務大部分的連接,就與70年代大型電腦一樣,整個連接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它與以前不同的是它是開放的。

  第二,在平臺上,我們現在發現它目前定位是非常麻煩的,但現在我們使它互相感知,統一呈現。聯結雲平臺,與主流雲作業系統進行無線整合。給客戶呈現一個完整的樣式。

  開放融合的基礎架構是未來趨勢,數字化讓我們的IT和新業務的部署本身的過程也數據化。當我們引入了新的業務,使這個新的創新變得非常的簡潔和方便。在部署的過程中,所有的技術細節已經遮罩掉了,不需要知道複雜的技術,它就像多年來漸變智慧化的概念。80年代初時,人們能操作電腦時覺得非常了不起,我們現在是利用數字化本身的技術降低人的難度,將人的精力集中在業務、體驗、效率上,而不是聚焦在難度和技術上,這與傳統最主要的區別。另外,它是開放的,並不是封閉的系統。

  在網路客戶中,數據不同,敏捷數據中心可以快速適用用戶新的數據,能夠快速互聯。我們現在有端對端的策略,讓雲計算變得簡單,這是簡單的口號,但實現的過程是非常煩瑣的。最後,敏捷的數據平臺就是快速響應,完全自動的,沒有技術化的部署。今天我上午就講這些,謝謝大家!返回騰訊網首頁>>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