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農村網購快於城市:如何從買買買到“賣賣賣”

  • 發佈時間:2015-11-10 07:47:07  來源:一財網  作者:林小昭  責任編輯:王磊

  近年來,農村電商的發展日新月異,各地涌現出了眾多“淘寶村”。過去不少地方因為受自然地理條件比較差的制約,在目前電商飛速發展的情況下,正好解決這些不足。國家政策也在力促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到2020年,初步建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誠信守法、安全可靠、綠色環保的農村電子商務市場體系,農村電子商務與農村一二三産業深度融合,在推動農民創業就業、開拓農村消費市場、帶動農村扶貧開發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

  這是9日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農村電子商務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提出的具體目標。《意見》指出,加快農村電子商務發展,把實體店與電商有機結合,使實體經濟與網際網路産生疊加效應,有利於促消費、擴內需,推動農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

  農村網購“逆襲”

  此間的一大背景是,在電子商務大發展的今天,隨著網際網路在中國農村的滲透速度加快,農村正在成為網路消費的“新藍海”。阿裏研究院的一份報告指出,數據顯示,在阿里巴巴零售平臺上,2014年縣域網購消費額同比增速比城市快18個百分點。

  國家郵政局的數據也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1626個縣共完成快遞業務量9.3億件,同比增長72.2%,佔全國的比重為6.8%;完成快遞業務收入96.7億元,同比增長55.7%,佔全國的比重為5.1%。從發展趨勢來看,縣域快遞業務增幅超出整體快遞業務增幅近20個百分點,對快遞業務增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為什麼農村、縣域地區增速發展速度會“逆襲”呢?這是因為,相比歐美發達國家,我國的線下傳統商業體系發展不夠完善,區域差異大,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和農村地區,線下商業渠道不僅分佈密度較低,更在價格、商品數量、品質方面存在巨大差距。農村傳統購物渠道的普遍特徵是:價格偏高、可選擇範圍小、産品品質不能得到保證。而電子商務的優勢恰好能夠解決這些弊端。

  廣東省綜合改革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彭澎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指出,在以往的傳統的流通業佈局中,城鄉差距非常大,現在有了網際網路,正好消除了城鄉之間的這種差距。“不分檔次高低、不分貴賤,都面臨著同一個網際網路。”

  這樣的一個市場也蘊含著巨大的商機。根據阿裏研究院2014年發佈的數據,2014年我國農村網路消費總額約為1800億元,預計2016年這一數字將攀升到4600億元。

  各大電商企業已在積極佈局發展農村電商。去年10月,阿里巴巴集團在首屆浙江縣域電子商務峰會上宣佈,啟動千縣萬村計劃,在三至五年內投資100億元,建立1000個縣級運營中心和10萬個村級服務站。在阿里巴巴的帶動下,包括京東、蘇寧等電商平臺也推出了各自的農村電子商務計劃,“電商巨頭下鄉”已成潮流。

  湖北省社科院農村經濟研究所所長鄒進泰對《第一財經日報》分析,農村發展電商,目前有了很好的基礎。例如在湖北,目前村一級網路平臺的建設已經比較完善。此外,各地的農業新經濟主體也在逐漸增大,品牌建設已經有了比較好的基礎。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現有市場資源和第三方平臺作用,培育多元化農村電子商務市場主體,鼓勵電商、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社會資源加強合作,構建農村購物網路平臺,實現優勢資源的對接與整合,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從買買買到“賣賣賣”

  在電商發展過程中,以往廣大農村更多的是處於“買買買”的角色。但對農村電商發展來説,未來廣大農村如何變身為“賣賣賣”更為關鍵。也就是説,相比消費品下鄉,更重要的是農産品的上行。

  對此,《意見》提出,在農業生産、加工、流通等環節,加強網際網路技術應用和推廣,拓寬農産品、民俗産品、鄉村旅遊等市場,在促進工業品、農業生産資料下鄉的同時,為農産品進城拓展更大空間。加強運用電子商務大數據引導農業生産,促進農業發展方式轉變。

  專家指出,由於農民的生産是分散性的,所以需要一個組織化的體系,把農産品有效地組織起來,從品牌的培育、經銷、訂單農業的組織等方面,來實現農民與消費者的對接。

  鄒進泰説,農産品是消費彈性比較小的産品,多了少了都不行。運用電商大數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農産品供給、價格的波動,這對農戶、農村電商的發展都十分有利。

  他認為,現在農村電商一大問題是,農村有很多好的産品,但卻沒有十分順暢地與市場對接。農産品在資訊流和物質流等方面仍存在不小的缺陷。“一些偏僻地區的農産品在網上的發佈仍欠缺相應的意識、知識,要流通出去也存在不小障礙。”

  另一方面,電商的産品(消費者)看不到摸不到,需要建立長期信用,包括對農産品品質的長期監管,以及分級、包裝等等標準化體系的建立,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在這方面,《意見》提出,制訂出臺農村電子商務服務規範和工作指引,指導地方開展工作。加快推進資訊進村入戶工作。加快推進適應電子商務的農産品分等分級、包裝運輸標準制定和應用。鼓勵供銷合作社創建農産品電子商務交易平臺。

  除了建構組織化的體系,農産品上行還有一大關鍵在於人才。《意見》提及,鼓勵地方、企業等因地制宜,積極探索農村電子商務新模式。開展農村電子商務創新創業大賽,調動返鄉高校畢業生、返鄉青年和農民工、大學生村官、農村青年、巾幗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等參與農村電子商務的積極性。

  此外,《意見》還提到,實施農村電子商務百萬英才計劃,對農民、合作社和政府人員等進行技能培訓,增強農民使用智慧手機的能力,積極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拓寬電子商務渠道,提升為農民提供資訊服務的能力。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建立專業的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努力培養一批既懂理論又懂業務、會經營網店、能帶頭致富的複合型人才。引導具有實踐經驗的電子商務從業者從城鎮返鄉創業,鼓勵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到農村發展。

  今年8月發佈的《阿裏農産品電子商務白皮書》顯示,2014年,阿里巴巴旗下的天貓、淘寶、聚划算上經營農産品的賣家超過76萬戶,完成農産品銷售483.02億元,銷量靠前的産品為零食、堅果、特産等,佔比約三分之一。

  其中,福建泉州地區的山區縣安溪位列縣域第一名。數據顯示,2014年,安溪縣各産業電商交易額超33億元,其中,茶葉電商交易額就超20億元,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專業人員達7萬多人,其中,電商企業3000多家,電商個體35000多人。

  對很多地方來説,抓住電商時代的發展機遇,往往能從無到有。尤其是,和傳統的工業經濟相比,電子商務對資源的依賴度更低,對資訊和人才的要求更高,自然資源貧乏,但具備了資訊化能力的農村,往往能夠迸發出比資源稟賦優勢地區更加強大的爆發力。

  例如江蘇睢寧沙集鎮的家居産業、山東曹縣大集鎮的兒童演出服飾産業、浙北縉雲北山村的戶外用品産業,就是在原有産業基本為零的基礎上,通過資訊和人才的匯聚,形成了上億元的新興産業集群。

  在山東省菏澤市曹縣大集鎮孫莊村,2013年以前,村民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外出務工和種糧食,2014年以演出服飾為主要産品的電子商務開始在村裏迅速發展。今年,全村460戶家庭中有310戶開了淘寶網店,成立了16家服飾有限公司,其中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企業達到2家。目前,該村217戶貧困戶中已有46戶脫貧致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