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傳美團將與大眾點評合併 雙方回應稱“不知情”

  • 發佈時間:2015-10-08 07:09:27  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孟凡澤 胡笑紅  責任編輯:湯婧

  在國慶長假的最後一天,一早便傳出“美團和大眾點評即將合併”的消息。美團和大眾點評方面昨天均向京華時報記者回應稱“不知情”,不過有消息披露稱合併框架協議已經確定,進入徵求股東批准階段,更有外媒稱雙方已約定最早在今天正式披露合併消息。  

  □事件

  合併細節被披露

  根據媒體報道,美團與大眾點評合併後的細節有以下三點:

  第一,在合併方式上,美團、大眾點評現有股東將權益注入新組建的境外公司(仍採取VIE架構),比例大致為7:4。這個架構意味著大眾點評暫時擱置了拆VIE回A股的計劃。但鋻於在A股上市的諸多優勢,美團、大眾點評合併後的“新美大”選擇A股的可能性仍然非常大。

  第二,在人事安排上,與此前的幾宗合併類似,雙方合併後將採取“雙CEO”制。在這方面,亦有媒體報道稱,合併後新公司CEO將由美團網CEO王興擔任。

  第三,在業務上,合併後,大眾點評的業務重點是低頻、高客單價業務,如婚慶、會展等,不再參與高頻、低客單價領域的價格戰、補貼戰。

  另據昨天的外媒消息,有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支援的美團網和騰訊投資的大眾點評網已經同意合併,合併後公司價值約150億美元。也有媒體報道,據接近美團和大眾點評的投資界人士透露,美團和大眾點評已在“十一”前達成協定,董事會層面已批准,還需要股東層面再批復。

  此外,也有媒體報道稱,剛完成新一輪融資的“餓了麼”也將加入此次合併中,美團外賣與“餓了麼”一直處於高度競爭,而大眾點評也是“餓了麼”的股東。對此,“餓了麼”方面稱,對於合併一事並不知情。

  □爭鬥

  融資過程你追我趕

  關於兩家公司合併的消息並非首次傳出,在之前被證實是謠言。在資本市場,這兩家公司在融資戰中一直你追我趕。

  據公開報道,2011年4月,大眾點評宣佈獲得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和光速創投共1億美元的投資。3個月後,2011年7月,美團就宣佈拿到阿里巴巴和紅杉資本5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緊接著,2012年,大眾點評又被追加了6000萬美元投資。

  2013年5月,美團剛剛宣佈獲得3億美元的C輪融資,大眾點評就宣佈獲得騰訊4億美元戰略投資。

  2015年新年伊始,美團網完成D輪總額7億美元的融資吸引了眾多媒體的眼睛。大眾點評馬上跟進,兩個月後,就宣佈獲得包括騰訊、淡馬錫控股、萬達集團和復星集團的8.5億美元投資。

  行業發展中爭奪第一

  雙方在市場上的競爭也是日趨激烈並多次上演“武鬥”。今年6月,大眾點評表示,在鎮江、咸寧和常州,連續發生三起美團員工蓄意毆打大眾點評員工的惡劣事件;不過美團則反擊稱是美團鎮江站員工遭大眾點評方面毆打引發雙方衝突事件,並出示了員工肩部帶有瘀傷的照片。據悉,雙方發生毆鬥都是為了爭奪“市場佔有率第一”。

  雙方到底誰是第一?對於外界來説是未知數。公開資訊顯示,2014年美團網交易額突破460億元,較2013年增長180%以上,市場份額佔比超過60%。而大眾點評只是披露,截至2014年年中其團購交易量比2014年初增長超過2倍,與大眾點評合作團購業務的商戶則是年初的近5倍。

  大眾點評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今年推出的“閃惠”業務模式,8月份交易額就突破了10億元,到今年年底交易額將超過團購的交易額,這將是公司顛覆團購的戰略。

  □分析

  專家稱合併極有可能

  知名IT觀察者洪波分析稱,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的事情極有可能。洪波稱,網際網路公司在某個行業裏的老大、老二合併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滴滴和快的、58和趕集、優酷和馬鈴薯等。

  “這些公司之前把大量的財力花在了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上了。”洪波認為,這對於一個初創型企業的長期發展是相當不利的,這種競爭並不能給企業帶來真正的優勢,更多的是對企業各方面的消耗。舉例來説,美團和大眾點評在爭奪用戶方面,在送餐、團購、電影票等很多日常服務領域,雙方都在用“燒錢”的方式進行惡性競爭,但結果是,可能利潤根本無法覆蓋成本,造成虧損嚴重。

  然而,行業老大與老二合併之後,讓領先者的優勢在短時間內迅速擴大,也會幫助創業公司擺脫貼身肉搏競爭的狀態。

  “越來越多的合併案例並不代表資本寒冬的來臨。”洪波認為,美團和大眾點評的合併,目的是為了獲得更多的行業優勢。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