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聚焦電商 > 正文

字號:  

三大原因致電商平臺假貨難禁

  • 發佈時間:2014-08-20 08:40:3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聚美優品、京東等電商平臺在7月底剛剛被曝光存在銷售假冒奢侈品的行為,近日央視《每週品質報告》又曝光了部分電商平臺銷售的日化用品也存在假冒現象。儘管被點名的電商或是發表致歉聲明,或是緊急澄清,但從電商平臺的架構看,目前存在的三塊“短板”很難保證從根本上杜絕假貨出現。

  代理制和駐場制問題多

  造成電商售假的第一塊“短板”是不少品牌採取的代理制銷售模式,以奢侈品為主。奢侈品牌在國內一般都經由代理商銷售。如果品牌直接線上銷售,會影響代理商利益,所以電商平臺上不少奢侈品其實來自代理商。而代理商的規模和服務品質參差不齊,比如之前被曝光的聚美優品,就是因為引入了一家偽造資料的代理商,從而讓假貨頗具隱蔽性。

  其次,“駐場制”經營模式也助長了假貨氾濫。所謂“駐場制”就是電商不直接提供産品或服務,而是引入商家或個人進行銷售。不少電商平臺為了追求入駐商戶數量,並不嚴格檢驗商戶的資質和品質,導致“李鬼”借助電商平臺坑害消費者。

  再則,網路售假違法成本很低。對於絕大多數無品牌授權、通過自營渠道銷售奢侈品的電商,國內並沒有相關法律約束。一旦發現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違法行為,工商部門只能依據《産品品質法》、《商標法》等進行查處,處罰力度有限。

  1號店兩條經驗可借鑒

  針對電商平臺的以上問題,電商平臺應增加品牌授權産品或服務的比例,加強對入駐商戶的檢查力度,並提高入駐商戶的違法違規成本。

  在此次央視《每週品質報告》暗訪中,記者分別從京東、1號店、淘寶等網店購買了8瓶洗髮水,通過400客服電話驗證發現,有3瓶確認為假冒,2瓶無法確認真偽;而1號店被抽查的2款寶潔洗髮類産品被確認均為原裝正品。1號店副總裁郭冬東表示,這一結果得益於平臺一直強調“官方授權”銷售模式,擴大直銷範圍。他介紹説,自2013年起,1號店與寶潔、聯合利華等多家全球日用品巨頭共同啟動了“品牌直通車”戰略計劃,由品牌方直接供貨,避免了中間倒手環節,杜絕假貨、水貨。

  對於駐場商家,郭冬東認為要提高其違法成本。據他介紹,1號店在平臺上推廣“百萬質保商家承諾函”,1號店一旦查實駐場商家銷售假冒偽劣商品等,有權依據《1號店平臺服務協議》 要求其支付人民幣100萬元的違約金,並由1號店將其用於追責和消費者權益保障等事宜。“對於拒不簽署承諾書的商家,我們將直接清退。”郭冬東説,自8月初啟動承諾書以來,平臺上已有超過2萬家駐場商家簽署,簽約率近90%。

  平臺連帶責任亟待明確

  業內人士指出,為了避免電商自查自罰淪為“表面文章”,需要有外部約束機制,即實施售假連帶責任。

  網際網路産業研究員唐洶認為,有必要以法律形式確定電商平臺需要承擔的連帶責任。一旦出現售假,不僅要追究售假者的責任,還要追究電商平臺的責任。而這些責任,不僅包括對違規行為的查處和懲罰,還包括對消費者的賠償。他指出,目前電商駐場商戶或個人與買家産生糾紛時,平臺往往只是承擔“協調人”的角色,就算駐場商戶或個人明顯違法違規,如果他們拒不賠償消費者,電商平臺所能採取的手段也只是“關店”,消費者沒有得到賠償,電商本身的利益也沒有損失。可如果通過法律的形式確定了電商的連帶責任,那麼在明知駐場商戶或個人有錯的情況下,電商平臺將有義務承擔“先行賠付”的責任,還將面臨被連帶懲罰。此舉將強化電商平臺對入駐商戶和個人的約束和管理。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