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9日 星期五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多家APP倒閉、易主 O2O難熬融資考驗

  • 發佈時間:2016-05-23 14:2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張鑫  責任編輯:張潔欣

    O2O行業又添“死亡”案例。送藥O2O平臺“藥給力”宣佈于5月18日暫停1小時送藥業務。這不是近期唯一的“死亡”案例,大師之味、博湃養車等O2O行業頗具名氣的企業都或倒閉、或易主。

  去年還因為提供便捷的服務而火爆的O2O行業,如今因為資金的問題進入了一條不燒錢就面臨“猝死”的死衚同。

  發現

  “APP隔幾個月不用就倒閉了”

  市民楊先生是有車一族,精打細算的他迷上了去年興起的汽車O2O行業。一台車從加油、洗車到保養,都要在先看看有沒有O2O公司的線下優惠。

  “加油補貼最高時,一升汽油能便宜1元錢。洗車1元就能搞定。養護省的就更多了,普通小保養,不到100元就能搞定,比4S店便宜400多。”楊先生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他手機裏關於汽車養護、加油的APP就有20多個,微信公眾號也關注了不下50個。

  但是,楊先生也發現,這些公眾號很多都長時間不更新,或者乾脆停了,活動也就沒有了。而APP更是隔幾個月不用,再點擊進入就發現,企業公告倒閉了。

  跟楊先生有類似經歷的還有趙小姐,她手機裏有各種美容類、社區服務類的APP,部分也是用著用著公司就公告關閉運營了。一些洗衣、保潔等O2O雖然還在運營,但是各種補貼活動都沒有了。

  記者注意到,O2O行業在去年“網際網路+”的創業大潮中異軍突起,改變了很多人日常的生活習慣。但是,伴隨著行業的火爆,很多O2O企業卻在這場大潮中倒下了。

  企業

  行銷計劃還沒實施 就沒了資金支援

  今年5月,掀起O2O行業一陣波瀾的就是高端外賣品牌——大師之味的倒閉。大師之味于2015年5月正式上線,是一家面向高端用戶的餐飲外賣平臺。截至停業時,大師之味已在北京建立了24個眾包配送站,並曾擁有800平方米的中央廚房。該公司通過共用經濟模式將一批“五星級酒店大廚”整合起來,推出了39元、包含法國鵝肝的“五星級外賣”。

  這家看似很好的公司,在成立還不到一年的時間卻宣佈倒閉。宣佈倒閉的“告別信”甚至在朋友圈掀起了不小的風波,網友表示惋惜並稱將保留它家的VIP獎牌。

  大師之味創始人范新紅的告別信中也有所提及:剛裝修好的中央廚房被房東收回;物業水電甚至衛生問題處處碰壁;投資因為內部原因告吹。模式還在調整期的大師之味就處在接連的打擊中,新的行銷和擴張計劃還沒有來得及實施,就沒有資金來支援,只能宣告倒閉。

  上述問題,幾乎所有的O2O企業都要面對或曾經遇到,有的不斷調整模式適應環境,沒有調整或沒有來得及調整的,就只能被市場淘汰。

  不僅是大師之味,5月18日,主打“1小時送藥到府”的醫藥O2O公司藥給力宣告公司暫停相關業務。藥給力市場總監連佳星在個人微信號上發佈的文章中提到:不能把拿到投資的希望全部賭注在一家機構上、不要自我迷失方向等。

  去年4月拿到B輪融資1800萬美元的博湃養車,今年4月5日正式宣佈易主。這家主打汽車保養的APP,曾經以90多元做保養在汽車養護O2O行業中風光一時。

  數據

  創業處於起步 APP呈“低齡化”趨勢

  網上流傳著兩份《O2O項目“死亡”名單》和《O2O項目敗局手冊》,列舉了包含餐飲、社區、美業、旅遊、教育、母嬰等16個細分市場近千個失敗的O2O項目。

  阿裏研究院發佈的《“移動網際網路+”中國雙創生態研究報告》顯示,去年一年,國內美業服務方面的創業項目數量達到140個,增長率為150%。但不到一年的時間,大多數項目就淪為了炮灰。

  目前,國內創業産業現處於起步階段,天使輪和A輪投資佔絕大部分。不過伴隨著優質早期創業項目越來越多,創業者在種子輪到A輪生存率較高,其後每一輪融資發展都面臨“進化”考驗。

  友盟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觀點。友盟數據顯示,App正在出現明顯的“低齡化”趨勢。時隔半年,在活躍的App中,上線時間在半年內的App比例從33%上升為38%,這表明大量新App正在進入市場,迭代更快,競爭加劇,創新型App有更多的機會。

  另一方面,2年至4年期App比例從14.71%增至16.85% ,説明2年是道坎,持續發展超過2年的應用將獲得更好的生存空間和勝出幾率。

  探訪

  現存O2O企業 靠“辦卡”抓住用戶

  眾多O2O企業的倒閉,與資金注入的減少不無關係。大師之味的創始人兼CEO范新紅在告別信中表示:“還沒有實現盈利,我們的資金已經枯竭”。

  燒錢補貼,是O2O企業慣用的模式,其中也有滴滴這樣成功的例子,但是對於O2O市場,資本市場似乎已經失去了興趣。很多O2O已經很難融到資金來維持自己的燒錢活動。而一些還“健在”的O2O企業更是已經停止了各種補貼。

  目前仍舊活躍在大街小巷的O2O洗車——呱呱洗車,自從去年得到58到家1000萬美元的融資後,被網友評為“畫風大變”。

  “洗一次車就被推銷各種要辦卡,洗車員當面説也就算了,完了事還各種發短信催辦卡。”市民趙先生告訴記者,原來呱呱洗車就是推廣一些小活動,現在的推廣的核心就兩個字“辦卡”。“小額卡也就算了,原來是100元左右5次的。現在直接300元起步,洗車員更是直接推一兩千元的卡。這種推銷,真心接受不了。”

  記者了解到,呱呱洗車的洗車員還要兼著銷售的工作,這是呱呱的經營策略,這也是現在部分O2O企業員工都在做的事。

  “洗車一單才能提多少錢?如果有人能從我這買卡,提成就高了。”呱呱洗車的洗車員楊先生告訴記者,公司鼓勵員工售卡,銷售得越多提成越高。對於楊先生看來,這個很正常。“客戶錢都在我們這裡,不來這裡消費,還能去哪?”

  市場

  資本市場冷待 O2O需要新模式

  有業內人士表示,O2O的創業門檻相對較低,似乎先弄個微信號,找幾個人在自己社區就可以幹起來了。但是,很多O2O只有一個理念,並沒有盈利的模式,只能靠燒錢來擴大業務規模,以此來吸引更大的資金注入,然後繼續燒錢擴大規模,直至資本失去耐心,最終也沒有找到盈利的方式。

  “對於如今的資本市場,講個好故事、做做補貼造成虛假繁榮就能圈到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網際網路分析師羅建表示。

  “我們這個項目,準備用眾籌的模式來投放市場。”蔣先生是一家軟體公司的負責人,他們公司今年剛剛研發了新款的家庭用安全設備,正在準備上市。而此前蔣先生的公司則是以研發軟體為主要工作。

  對於蔣先生來説,並沒有為公司的新項目尋找投資而是選擇了眾籌的模式,有一些“一箭雙雕”的意味在裏面——一方面可以利用眾籌平臺推廣商品,另一方面分擔商品發行期帶來的風險。但是暗含的還是對難以拿到融資的一種變相的解決辦法。

  “我們也與一些投資人接觸過,但是對於當時我們提供的設想,他們明顯不感興趣。”蔣先生的團隊最終還是決定以研發智慧設備來為公司轉型邁出第一步。

  伴隨著燒錢搶市場的模式成為歷史,O2O的熱度也大幅降低。現在的O2O似乎已經不是輕型創業,不做大弄不到資金,想做大又缺乏正確的方式,只能陷入燒錢的“死衚同”,而顧客的黏性卻怎麼也培養不起來。部分放棄了燒錢模式的O2O企業,如河狸家等正在探索毛利潤更高的高端定制市場。但是,外送、出行等市場卻仍舊依靠補貼生存。到底哪些模式能讓O2O行業可以續發展,還有待時間的驗證。

  觀點

   “資本寒冬”實則理性回歸

  最近,蘋果10億美元戰略投資滴滴出行,這是滴滴迄今為止獲得的單筆最大投資,這一消息引爆了整個投資圈。然而,像滴滴這樣的公司畢竟鳳毛麟角,大多數創業者不會忘記自去年下半年襲來的“資本寒冬”下的恐懼。

  隨著2015年8月A股地震,以及在美上市的中國概念股集體褪色,從投資機構到創業公司,資金的鏈條在收緊。

  資本市場人士表示,從投資案例數和基金募集情況來看,一級市場在2015年年中達到頂峰後呈斷崖式下挫。此時,大量創業項目的估值和融資額出現“腰斬”,甚至融資失敗、團隊解散或轉向,曾經盛行的O2O、“90後”等概念逐漸被投資人拋棄,由2014年狂熱的市場催生的“2VC”(為風險投資而設計的商業模式)開始走不下去了,優劣項目開始出現分化。

  業內人士認為,“資本寒冬”更準確來説是資本的理性回歸,是檢驗項目品質的一個過程。

  風投人士認為,“資本寒冬”只是相對市場高位的一種狀態,市場長期過於樂觀,産生了泡沫,需要在“寒冬”中擠一擠,這未嘗不可。“寒冬”的到來,對投資人而言,正是進場的好機會,也是難得的可以靜下心來思考的好機會;對創業者而言,也是檢驗項目品質好壞的時機,考驗的是項目自我造血的能力以及商業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性。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