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跨境電商新政實施滿月考:正面清單也有“反面”

  • 發佈時間:2016-05-09 07:04:48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喬紅康  責任編輯:書海

  中國網科技5月9日訊(記者 喬紅康)由財政部主導的跨境電商稅收和監管新政4月8日正式實施。跨境電商進口零售商品開始執行新稅制,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郵遞物品徵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徵收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

  至今,新政已實施一月,各種問題也相繼顯現。跨境保稅商品監管模式的改變,讓很多保稅區出現了保稅倉空置的現象,一些跨境電商平臺也因此出現了補貨困難的局面;正面清單對化粧品、保健品等品類的限制讓很多平臺不得不考慮轉型;政策細則遲遲不定,也讓整個行業舉棋不定。

  一般貿易和海外直郵之間的抉擇

  保稅模式不好使了,但生意還是要做。據了解,那些稅改前以保稅備貨為主要模式的平臺已經在尋求轉型。但在一般貿易和海外直郵之間,他們到底如何抉擇?

  洋碼頭創始人兼CEO告訴記者,由於按採購價進貨,一些品類走一般貿易比跨境電商的稅更低。因此不少自營的跨境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向一般貿易進口轉型。“這種轉型具有兩面性,正確的一面是他們確定了自己作為進口商的定位,模式更加清晰了;不對的一面是,一般貿易幾十年都沒有解決商品流通效率低的問題,而他們也會走進這個死衚同裏。”

  也有一些平臺選擇轉型做海外直郵,但這並不是短時間內能夠一蹴而就的。做海外直郵的管理半徑很長,其中的物流管理非常零碎,要跟四、五個不同的部門打交道;在海外建倉後,出關同樣需要安檢和報關,手續、流程與國內完全不同;怎樣選擇國內口岸,怎樣合理地提供數據,也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正面清單的“反面”

  新政的實施加上接二連三的新政補充,讓本來有些措手不及的跨境電商遭遇到些許成長的煩惱。業內人士認為,雖然規範化的監管更有利於跨境電商行業未來的發展,但短期內帶來的震蕩將不可避免。

  美市庫市場部總經理鄭思聰認為,跨境電商的核心是商品。個性化、多樣化的商品是消費著的需求熱點。正面清單的出臺和實施阻礙了産品的豐富性,目前跨境電商的市場大概只有不到10%的美粧類産品和極少部分的保健品能夠符合新政要求,對美粧類和保健品類的商家是個毀滅性打擊。

  跨境電商的稅率調整與免稅額度的取消短期內會使大量的海淘消費者回流到代購等行郵渠道。而跨境電商相關企業轉而轉向海外倉來應對新政,造成了企業裁員、跨境倉空置等現象愈發嚴重。從短期來看,新政對相關企業的影響還是巨大的。

  稅改後能否保持平臺商品的價格穩定,甚至進一步放大價格優勢,最終考驗的是跨境電商的海外供應鏈。從這個角度來説,在供應鏈上存在短板的平臺,也將受到更大的挑戰。

  呼籲“新政鬆綁”

  近年來,跨境電商試點城市在監管實踐中,基本摸索出了包括資訊對接、事前備案、國際互認、入區抽樣、全程監控、供應鏈可追溯等系列創新監管辦法。

  但有專家認為,“新政中所規定的按照一般貿易監管跨境電商是行政管理上的倒退。”如果能把跨境電商的創新監管運用到一般貿易,必將提高效率,促進一般貿易的進口,而不是反過來行事。

  從新政實施近一個月的情況看,跨境電商難以滿足一般貿易監管要求。一是跨境電商相當於平行進口,多數産品從國外市場直接採購,無法提供國外廠商授權、原産地證等一般貿易通關單隨附單據。如要獲取國外廠商授權,勢必將産品定價權和大部分利潤讓給國外廠商;二是一般貿易前置審批週期太長,難以滿足跨境電商對時間和效率的要求;三是一般貿易檢驗檢疫成本過高。以保健品為例,每個品類檢測備案費用在50萬至100萬元之間,對此跨境電商實在難以承受;四是按一般貿易監管將使綜試區徹底喪失優勢,綜試區將因倉儲物流成本高昂而無人問津。

  因此,專家呼籲新政必須調整對跨境電商的監管。鄭州、杭州綜試區內跨境電商企業預計,隨著庫存逐漸售完,綜試區進口單量將迎來更多的下降,行業或出現大面積“熔斷”。

  分析人士坦言,若新政不做調整,隨著跨境電商“正規軍”的進口受阻,將可能導致海外電商通過直郵、轉運等方式進入中國並迎來大發展機遇;國內跨境電商企業被迫放棄綜試區,轉向佈局海外倉儲,而這部分原本在國內的倉儲、物流、管理收益流失到國外;“人肉”代購等灰色渠道將重新興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