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 五大謠言點擊均超2000萬

  • 發佈時間:2016-04-02 08:55:00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隨著微信深度潛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各種謠言也在指尖傳播。昨日,中山大學大數據傳播實驗室聯合微信安全團隊發佈《微信年度謠言分析報告》。報告顯示,謠言中比例最高的是失實報道類,佔比達31.4%。而傳播最為廣泛的五大熱門謠言,閱讀量均超過2000萬次,並被多個公眾號轉發。

  愛心轉發易助謠言傳播

  報告通過人工編碼分析,將謠言歸為九大類主題:健康養生、人身安全、財産安全、政經和社會秩序、愛心轉發、廣告行銷、奇聞趣事、色情和其他。謠言之所以能廣泛和快速傳播,主要是因為它暗合了人們比較普遍的心理需求。比如健康養生類、人身安全類、財産安全類的謠言中,主要利用了人們的焦慮與恐懼心理;奇聞趣事類謠言中,則包含了許多迷信內容,該類謠言同時包含焦慮與恐懼、希望與慾望兩種動機。

  報告指出,從誘導分享技巧上看,道德捆綁最有效,利用公眾的愛國熱情等實現道德壓力傳播。

  在報告抓取的謠言樣本中,有22.2%的謠言出現了誘導分享,即要求讀者轉發分享等字句。頻率最高的是道德捆綁類誘導分享,即強調為了愛心轉發,或者“不轉不是中國人”;此外,迷信類的誘導分享也佔有較大比例,即聲稱轉發後有好運或者不轉發會遭厄運等等。

  傍晚是謠言高峰期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65%的謠言出現在推送的圖文資訊首位,也就是作為頭條或者單獨一條發送,説明公眾號將其視為重要資訊,或者推測其能帶來較高的閱讀量。

  在傳播形式上,誇張的圖片、驚悚的標題幾乎是謠言的“標配”。報告顯示,約95%的謠言都未申請原創,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公眾號編輯申請原創保護意識不強,但也很能説明大部分謠言都是公眾號之間互相轉載。

  報告還顯示,謠言發佈的高峰集中在一天中的傍晚、一週中的週四、一年中的寒暑假。在這些相對非繁忙時間,謠言乘“閒”而入,人們更加有空進行閱讀和分享,也為謠言傳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微信安全團隊已聯合中山大學正式設立“辟謠研究基金”,對網路謠言的研究者進行支援和資助,首期啟動基金為10萬元,近期將會公佈選題細則和具體要求。

  連結

  五大年度微信謠言

  《請一定轉給你身邊的女生看,這是最新騙局!》

  描述了七個針對女性的騙局,其中一條稱女生在路上看到一個小孩子迷路,就帶他去他説的住址,在按門鈴時被高壓電電暈。

  辟謠:對於按門鈴被電暈的消息,警方稱沒聽説過此類案件,認為作案手法成本太高,漏洞太多,在現實中很難實現。

  《中南海1號檔案解密,老畢後悔完了。》

  主要説我們現在的用水、糧食、文化、工業、國防和和平都應該歸功於建國初期的建設。

  辟謠:文章標題提到的“中南海1號檔案”只是一個吸引人點擊的幌子與噱頭,內文與“秘密檔案”沒有關係。

  《這7種肉,醫生已禁,比砒霜還毒》

  文章有一個聳人聽聞的題目,將食物與砒霜做比較。

  辟謠:過於誇大其詞,正規豬肉在屠宰過程中已經割掉了傷斑、甲狀腺、腎上腺等組織。

  《家裏的這兩種液體一旦合體,馬上死亡!速速擴散!》

  稱北京王女士清潔馬桶時,倒入潔廁靈又加了84消毒液,王女士隨後暈倒,搶救無效死亡!醫院診斷為氯氣中毒。

  辟謠:潔廁靈和84消毒液混合後,氯氣一般只會對眼睛造成刺激,讓人流淚咳嗽。嚴重時會腐蝕肺泡,造成呼吸困難。如果立即離開現場至空氣新鮮處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了。但如果中毒現象不消失,就要去醫院救治。

  《為姚貝娜、傅彪治病的名醫終於站出來講真話了!和你息息相關》

  推送借用名醫紀小龍之名,普及一些健康知識。

  辟謠:紀小龍確有其人,但推送只是借用了紀小龍之名。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