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9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雷軍榮登《連線》雜誌封面背後所代表的意義

  • 發佈時間:2016-03-03 12:40:15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磊

  中新網3月3日電 昨日,微網志實名認證為“小米國際Chief of Staff”的微網志號@小米_Alvin 曬出一張小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雷軍登上《連線》雜誌封面的照片。

  照片上最引人注意的是封面標題——"it’time to copy china"(是時候該向中國學習了)。該標題的上面還寫著:“Xiaomi's Lei Jun:Don't Call Me China's Steve Jobs”(小米雷軍:別叫我中國喬布斯)。下方的黑字部分寫著:“What You Can Learn From Its Most Inventive Starups”(你們能從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創業企業身上學到什麼 )。

  而在登上《連線》雜誌封面之前,雷軍還登上過《TIME》、《福布斯》、《財富中文網》等多個封面。2014年,為表彰小米CEO雷軍在推動智慧機一舉成為行業主導平台中所發揮的作用,《福布斯》評選他為2014年亞洲商業人物。

  2015年3月23日,美國三大時事性週刊之一《時代週刊》(TIME),用長篇幅報道了雷軍和小米手機,《時代週刊》用“China's phone king(中國手機之王)”來評價雷軍。

  中國高科技領域創新興起

  《連線》是一份在全美國發行的彩色月刊雜誌,並同時擁有線上版本。《連線》現有四份國際姊妹刊物:《連線英國版》、《連線義大利版》、《連線日本版》與《連線德國版》。雷軍此次登上封面的,是《連線》雜誌的英國版。據悉,《Wired》自1993年創刊,至今已經走過了20多年的旅程,因為深度探討網際網路與人的關係同時還包括技術對於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響很具話語權。

  一些敏感的業內人士認為這期《連線》雜誌的這個標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以前提到中國科技企業外媒大多用china copy to……,缺乏創新,僅僅能作為代工製造大國。而這一次外媒用到了to copy china,這是角色的轉換,象徵著中國製造已經轉變為中國智造。”這意味著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扮演的角色已經從一個學習者和追隨者成為了被學習者和領跑者,而雷軍則是《連線》雜誌選擇的代表著中國科技企業創新典範的帶頭人,並且這一切已經獲得了國際上的認可。

  儘管雷軍在商業道路上有無數的光環,但這一次《連線》雜誌選擇其作為代表人物,更多的是因為雷軍這五年來重新創業創辦的小米公司,《連線》雜誌主編David Rowan在這期雜誌卷首語提到小米手機硬體幾乎貼近成本定價,但擁有超過1.6億用戶,提供網際網路服務以及投資生態鏈企業進行配件銷售,並且打造了有利於品牌口碑傳播的粉絲文化,這是一種中國特有的“網際網路思維”。記者發現《連線》雜誌關注中國科技企業越來越多,而關注小米也由來已久。2016年1月《連線》雜誌就曾經刊登封面長文《中國將從山寨大國變成下一個矽谷》,文章中描寫了中國興起的創業、創新浪潮,涌現出大量優秀的人才,中國製造轉變為了中國智造。《連線》編輯克萊夫·湯普森用了相當多的筆墨描寫了新生代科技公司小米,他是這樣評價小米的:“坐落在北京的小米是中國創新熱潮的弄潮兒,是中國最具創新力的創業企業。”

  新國貨備受國際關注

  在《連線》雜誌的眼裏,小米這樣的創新型科技公司正改變著中國製造的形象,當湯普森得知小米的這些硬體並非自己設計生産,而是蒐羅新晉的創業公司,然後投資,讓他們生産出品質達到蘋果水準的設計,他認為這樣的模式可謂驚人。相比之下,谷歌那種親力親為開發物聯網設備的方式——比如智慧恒溫器Nest和監控攝像頭——簡直是大寫的後知後覺。

  事實上在全球科技領域中,中國是代工大國的稱號已經在因為有著小米這樣的創新型科技公司的涌現而轉變,從設計研發到精細化的工藝生産製造,中國科技企業自行設計研發生産的産品已經足以和國際巨頭的産品媲美。美國知名華裔硬體駭客Bunnie Huang説,“蘋果和三星該開始發愁了。”

  的確,當擁有三星、LG等國際科技巨頭企業的南韓開始流行小米移動電源、小米手環、小米平衡車等電子産品時,新國貨挑戰洋巨頭的場面已經在異國上演。剛剛發佈上市的小米5更是受到諸如CNBC、BBC、美科技等國際媒體盛讚,福布斯、Ars Technica再次發出了“蘋果三星當心 小米5來了”的提醒,更有Engadget和THE VERGE提出“快把小米5帶到美國吧”的呼聲。這一切都表明以小米為代表的新國貨正在被國際市場的消費者和媒體所接受,在他們看來這樣的産品已經足以和三星蘋果這樣的巨頭抗衡。

  下一個矽谷,就在東方

  湯普森認為中國科技企業的創新潮正在改變中國科技企業在國際上的地位,在小米這樣的中國公司向科技巨頭髮起挑戰的同時,機遇還體現在另一方面:西方創業者越來越容易來到中國工作。他們大都涌向沿海城市那些硬體和軟體加速器,尋找本地合夥人或是工廠。

  小米,只是千萬個創新型中國科技企業的代表,許多西方的創業者如今紛紛蜂擁至中國的沿海城市,尋找硬體和軟體開發的加速器。換句話説,中國的創新一代已經證明了自己的能力,能夠與全球的高科技品牌進行競爭。

  在如今網際網路+興起的創業、創新潮流中,類似小米這樣的科技企業還會涌現更多,而新國貨將隨著這些創新型科技企業的發展更多的走出國門,去正面與全球的高科技公司競爭。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