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8日 星期四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移動支付“鬥法”需加大監管減少門檻

  • 發佈時間:2016-02-19 07:26:20  來源:大洋網-廣州日報  作者:鄧海建  責任編輯:書海

  廣大“果粉”期盼已久的Apple Pay移動支付功能18日正式上線。甩開錢包和銀行卡,只要拿著合乎要求的蘋果設備,靠近有銀聯閃付標誌的POS機,就能秒速買單。這幾天,工行、中行、農行、廣發、招行等多家銀行已經在微信公眾號上向廣大客戶普及宣傳Apple Pay的使用指南。(2月18日《北京青年報》)

  有人説,在移動支付江湖,Apple Pay的攪局,必將掀起新一輪洗牌與整合的“腥風血雨”。這話當然不無道理,就像當年的實體店到電腦購物、再到手機客戶端“秒購”一樣,隨著移動支付場景的不斷創新與完善,支付工具簡約又隨身,已然成為大勢所趨。從金屬貨幣到紙幣、再到電子貨幣,這是可以預言的經濟規律。而眼下,在移動支付舊族與新貴的“跑馬圈地”中,國內支付行業確有“三足鼎立”之象:銀聯商務、支付寶和財付通,似已三分天下。

  從支付方式來看,以Apple Pay為標誌的NFC移動支付,和以支付寶、微信等為標誌的二維碼支付,各有利弊,各有韆鞦。前者便捷高效,安全性更高;後者不挑手機,普及率更好。時下,儘管微信傲嬌地表示要對提現“雁過拔毛”,但在消費場景中,所有支付方式均“大義凜然”選擇了成本自我消化,用戶在移動支付中享受零成本的便利。

  中國人民銀行去年數據顯示,中國移動支付業務已連續兩年增速超過100%。可見,移動支付已到了沙場點兵的時刻。一方面,根據《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統計,對網際網路金融的訪問量仍有79.9%來自PC端,用戶停留時長也達4.9分鐘,遠高於移動端的2.3分鐘。這也意味著,網際網路金融向移動端的大遷徙才剛剛起步,“攻城略地”如箭在弦。另一方面,據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的《2015中國支付清算行業社會責任報告》,截至2015年10月底,共有268家機構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去年年末,《非銀行支付機構網路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出臺,傳達了明確的監管意見:鼓勵支付機構定位於支付通道,限制賬戶功能。因此,秩序整合也好,行業重構也罷,“鹿死誰手”還是最大的未知數。

  今年春節,各家或大或小的“紅包戰”,已成為BAT巨頭爭奪支付入口的預演。儘管Apple Pay低調來襲,但消費者在獲得更多選擇的同時,市場也會變得更為紛繁詭譎。NFC也好、雲端也罷、又或者封閉式系統,它們僅僅是支付技術與框架上的差別。眼下最要緊的,應該是三件事:一是加大監管,讓良幣驅逐劣幣,在科學監管中實現風險與效率的平衡;二是減少門檻,讓市場更為自由開放,將一切可以歸零的制度成本統統為移動支付“清障”;三是厘清規則,助力行業標準與秩序的構建,在有序競爭中捍衛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句話,為移動支付“鬥法”搭好平臺,既不能作壁上觀,也不可伸手太長。在“網際網路+”戰略之下,新的金融生態迎面而來,傳統利益掣肘因素再也不該或明或暗偷偷“使壞”了。

  (鄧海建)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