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背後的網際網路金融大發展:電商各顯神通
- 發佈時間:2015-11-17 07:35:15 來源:一財網 責任編輯:王磊
這兩天各大電商都在曬“雙11”業績,“雙11”儼然成為千億級別的消費場景。
在快速迭代的網際網路行業,網際網路金融才是未來“規模化盈利”的大風口,大家想要在垂直細分的領域尋求生機,將自己的金融服務嵌入到各種場景裏面。聰明的網際網路企業,總是在市場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已布子。網際網路金融這棋子,慢一步就等於慢了100步,因為那是一個贏家通吃的領地。
在今年的“雙11”,阿裏以及和騰訊達成了合作的京東,都沒有放過這一巨大的消費場景。
電商暗謀網際網路金融
以阿裏為例,在消費信貸方面,螞蟻“花唄”此前號稱投入6000萬紅包供用戶在“雙11”當現金,推出一年分期還款免息,還在“雙11”前就宣稱為女性用戶提高每人平均5000的信用額度。從“雙11”賽後成績匯總來看,螞蟻“花唄”的支付交易筆數達6048萬筆。
在保險方面,螞蟻金服有老牌的退貨運費險,還有物流破損險、正品保障險、品質保證險,也正是借著這樣的東風,眾安保險當天保單總數2億張,當天保費總額1.28億元,其中明星産品淘寶上的退運險,已經被稱為“地球上有史以來賣得最火的險種”。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阿裏主導的網商銀行為阿裏的小微商戶提供了90億元的貸款。
京東的網際網路金融佈局也不甘落後。比如京東白條也稱狂砸了4億元優惠額度,推出兩年分期免息。據其“雙11”後公佈的數據,京東白條的用戶同比增長高達800%。
在保險方面,京東除了常規的險種,還額外擺了噱頭,來個“買貴管賠險”、“忘穿秋褲險”。
在供應鏈金融方面,京東金融也為商家提供了75億元貸款。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這場熱鬧的消費場景嵌入背後,流量入口已經成了網際網路企業佈局金融和大數據的“法寶”。
“規模化盈利”風口
在網際網路行業裏,傳統的靠做交易來融資,用馬雲接受採訪時的話説,是“見了鬼了”、“賺不到錢”;傳統的靠做電商的路子,雖然有錢賺,但天花板就在那裏了。業內逐漸開始的猜測和預判就是很好的證明:有觀點説眼下的BAT三巨頭未來會變成ATM——ATM係阿裏、騰訊、小米。
説回到“雙11”的話題,阿裏的領跑優勢已經明顯。騰訊,拉來京東、大眾點評合作,“雙11”前就和京東搞出“京騰計劃”之類,所謂的“基於騰訊社交行為數據和京東購物行為數據”的精準畫像,背後瞄準的其實是大數據,這是給發展網際網路金融備糧草。
最後來説説ATM格局。先來從BAT變ATM裏被頂掉的“B”説起吧。百度從銷售額到利潤,的確長期被阿裏和騰訊甩在後頭,增長勢頭也不明顯,大有被小米趕超之患。持ATM説法的人各抒己見,我聽下來,除了明顯給小米“站臺”的,餘下的分析觀點,不少是遺憾百度在這一輪競爭中沒有一套好的生態系統,沒有加強入口拿下O2O,佈局網際網路金融慢了一步。
阿裏,一個支付寶,在很多人的感覺裏就跟幹了O2O差不多。阿裏家一個電商、一個金服,“貓咪”“螞蟻”一起上(螞蟻金融已幾近吞下金融全牌照,涉及金融領域包括銀行、基金、證券、保險、小貸、支付、P2P、眾籌),就形成了一套生態系統。
再往細裏看,一個用戶N張銀行卡往支付寶上一綁,購物打車電影外賣轉賬還款水電煤都按他家的APP,他就有了連銀聯都眼饞的強賬戶功能,強賬戶背後就是大數據。就算我們用百度搜索搜了100個關鍵詞、用百度導航去了100個地方,他仍然撈不到個強賬戶。
騰訊社交起步,即便半數中國人都在微信上説話了,他也不敢懈怠,前文已經提及其與京東、大眾點評的合作。
若從金融著眼,阿裏和騰訊有三樣顯然的優勢,一是兩家都主導發起了民營銀行;二是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必不可缺的支付手段,我們已經太習慣於“滴”一個掃碼就把線下支付拋去線上,換言之,已經太習慣於把自己的消費數據拱手相交;三是,正是基於數據和給我們慢慢畫出的“肖像”,騰訊和阿裏都開始玩起了徵信。
百度其實並不示弱,他曾經有過“百度有啊”,只是遺憾太難堅持下去;他也想靠“百度錢包”來切入競爭,可是就是晚了那麼一步,第三方支付市場幾乎已被支付寶、微信支付吃光了,“百度錢包”擠佔了一定市場份額,但很難做大。行業就是這麼殘酷,要麼快要麼死,要玩第三方支付,就連點細分領域的碎骨頭,比如網貸資金託管那麼小一塊,都有匯付天下悄然吃掉半壁市場。入晚了,怎麼打翻身仗?
小米那頭,手機賣得好、市值直追百度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不多説了。要把小米塞進ATM,至少現在來看還是有點牽強的。但即便如此,小米也開始走從電商進軍到金融的路子了。從規模來看,小米做電商已經僅次於阿裏和京東(和騰訊合作)了。這還不止,小米還正式宣佈殺入網際網路金融,發力眾籌、基金,並且開謀民營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