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科技 > 網際網路 > 正文

字號:  

屯兵影視産業 馬雲馬化騰又一輪博弈如何布棋?

  • 發佈時間:2015-09-18 09:04:10  來源:南方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湯婧

  而剛剛成立的企鵝影業還拋出了“投資+推廣(Q Q空間、Q Q瀏覽器)+線上票務+付費點播平臺”的産業鏈條。王正倫分析指出,從IP衍生品後期開發的角度來講,阿裏旗下擁有的電商平臺比騰訊更有優勢。

  通過參投好萊塢大熱影片《碟中諜5》,阿里巴巴向全世界秀出了它在電影藍海上搭建的“鐵索連舟”方陣———“阿裏影業(投資製片)+淘寶電影(票務)+娛樂寶(宣傳眾籌)+新浪微網志(宣傳)+天貓和淘寶(衍生品)+淘寶眾籌(衍生品拓展)”。與此同時,網際網路另一大門派近期也風頭大盛,其先後成立的企鵝影業、騰訊影業公司以“雙槍”的形式,宣告騰訊殺入電影産業。而剛剛成立的企鵝影業還拋出了“投資+推廣(Q Q空間、Q Q瀏覽器)+線上票務+付費點播平臺”的産業鏈條。

  由於二者競爭消費群體相同,不論是在網票市場上抑或是電商渠道甚至是在IP後期産品開發上,將來在推廣上也會“撞”到。不過業內人士指出,通過對雙方手握的棋子對比發現,騰訊不論是從前端IP版權、內容産品製作,還是潛在消費群體上都比阿裏要強一些;而從IP衍生品後期開發的角度來講,阿裏旗下擁有的電商平臺則比騰訊更有優勢。

  第一回合PK:內容、IP

  “中國也應該有華納兄弟那樣的電影公司。”馬雲的這個期望表露了他的野心。眾所週知,作為全球最大的影視娛樂製作公司之一,時下華納兄弟最傲人的資産,無疑還是其收購D C漫畫之後,據為己有的超人、蝙蝠俠、閃電俠等英雄聯盟。

  去年3月,馬雲花50億元控股文化中國,並改名阿裏影業,切入影視劇生産環節。而今年9月,馬化騰左手企鵝影業,右手騰訊影業的泛娛樂産業鏈雛形基本成型。

  但是在內容製作的源頭———原創IP領域,騰訊實力明顯高於阿裏。騰訊互娛主導的騰訊影業也主要是以開發自有明星IP為核心。他們掌握了騰訊遊戲、文學和動漫三大IP寶藏,尤其在收購了盛大文學之後,佔了網路文學市場六成以上的份額,而近兩年爆紅的影視劇《何以笙簫默》等大多改編自網路文學。

  不過,阿裏也在迅速補齊自己的短板。今年上半年,阿裏文學成立並部署在阿里巴巴移動事業群下,意圖培育一個IP策源地。

  與其他的傳統影視公司一樣,原創IP環節薄弱的阿裏和騰訊都採用“捆綁”優秀導演、製片人、編劇以及改編頂級IP來“搶”內容。阿裏影業擁有港臺大導演周星馳、陳可辛、柴智屏、王家衛等的未來項目的優先投資權,此外,其首個電影項目《擺渡人》改編自同名小説,還請來該小説作家張嘉佳擔任導演和編劇。

  騰訊視頻主導的企鵝影業在網劇方面的王牌則是傳統電視劇的金牌製片人、導演和編劇:《花千骨》製片人唐麗君、《偽裝者》製片人侯鴻亮、《大明宮詞》導演李少紅、編劇嚴歌苓、于正等。其將在網路劇、電影投資、藝人經紀三大核心業務上發力,2016年計劃推出包括《鬼吹燈》在內的8部自製網路劇。在電影方面,則計劃每年參與10-15部影片的投資。

  “雖然阿裏在影視産業鏈中佈局廣泛,但對具體産品的操作和運營較騰訊缺乏經驗,因為阿裏在整個影視産業裏還未出現成型的作品,相比之下騰訊在影視産品、遊戲方面都比較有經驗。”影視行業資深人士王正倫分析指出,阿裏本身是以資本為紐帶整合了IP資源,但怎樣去打通和創造資源,阿裏還是需要時間去消化,打通和加強影視劇銷售的商業渠道,形成一條完整的商業鏈。

  實際上,電影投資作為企鵝影業的核心業務之一,早在該影業成立前就已在進行長線佈局。此前,他們參與投資了《捉妖記》《天將雄師》《鍾馗伏魔》《失孤》《梔子花開》等10多部電影,累計票房超過45億元。現階段企鵝影業參投的電影有《夏洛特煩惱》《小門神》《西遊記之三打白骨精》《無問西東》《謀殺似水年華》等,預計票房將達200億元。而目前阿裏影業《擺渡人》尚未上映,阿裏影業主動出擊,參投熱映好萊塢影片《碟中諜5》,分食這塊票房肥肉。公開數據顯示,《碟中諜4》的國內票房超過了1億美元。

  第二回合PK:衍生品開發

  不過,阿里巴巴和騰訊關心的是如何通過與電影産業聯動來盤活各自平臺上的用戶,前者是電商平臺上那幾億活躍交易人群,後者是其社交+遊戲沉澱下來的巨大的用戶數量。

  王正倫分析指出,在成熟的好萊塢工業,電影投資收入構成中,電影票房約佔四分之一,超過四分之三的投資收益則源於相關的衍生産品收入,這恰是傳統的中國電影産業及其機構難以撬動的,也是阿里巴巴和騰訊最關心的。

  在這一環節上,擁有內容版權越多的一方,勝算越大。

  資深影視從業者指出,一般作為電影的聯合出品人都擁有這個電影IP的使用和開發權。

  阿裏影業除了直接參與投資《碟5》外,還擔任該片在國內的線上宣傳及行銷夥伴,並協調阿里巴巴集團電商及網際網路資源,為《碟5》提供線上票務及衍生品開發支援。

  坐擁IP金礦的騰訊互娛也宣稱將電影與泛娛樂産業鏈上的文學、遊戲、動漫各板塊展開深度聯動共生共融。企鵝影業在網劇方面的空間較大。騰訊視頻電視劇業務總監方芳對外透露,已經拿下8部網路劇改編權,除了《鬼吹燈》外,其他都具備衍生品開發、網遊授權等權益。不過,在電影領域,企鵝影業僅僅拋出了“投資+推廣(Q Q空間、Q Q瀏覽器)+線上票務+平臺付費點播平臺”的鏈條。

  王正倫分析指出,從IP衍生品後期開發的角度來講,阿裏旗下擁有的電商平臺比騰訊更有優勢。去年5月,阿裏影業宣佈旗下淘寶電影、天貓將聯手迪士尼搭建正版電影衍生品平臺,譬如圍繞《復聯2》,淘寶電影牽頭,天貓聯合包括奧迪、樂高等在內的40余個獲得迪士尼正版授權的品牌首發電影衍生品。8月末,阿裏與粵科軟體聯手推出“電影雲”産品,為影院建立線上售票渠道和會員管理體系,未來也將逐步植入電影周邊産品的銷售。

  “阿裏係所整合的消費者導流和入口,以及淘寶電影等線上售票平臺和天貓等電商平臺所具備的供應鏈、物流、結算系統,使得阿裏影業與電影衍生品市場的對接順理成章。”王正倫表示。

  第三回合PK:用戶和推廣

  阿裏、騰訊在票務方面的佈局相似,前者擁有淘寶電影和貓眼,後者通過入股和投資掌握大眾點評和微影時代(微信電影票)。不過,在用戶轉化和推廣方面,雙方各有所長。

  “在宣傳推廣方面,雙方的渠道平臺各有所長”,王正倫分析指出,微信相對於微網志具有封閉性,比微網志要強勢,微網志在熱門話題的時效性上比微信要強,但自阿裏收購微網志後推出了電影榜,從影視話題推廣(行銷的渠道)方面來看,阿裏又會比騰訊有優勢。

  不過,王正倫補充指出,如今BA T面對的主流消費群體屬於90後、00後,恰好微信Q Q的用戶都是這部分主流消費群體。此外,騰訊有自己的播出平臺,而阿裏沒有(雖然參投了馬鈴薯、優酷等視頻用戶端),再加上未來騰訊可以利用微信Q Q平臺的用戶直接轉化為影視劇消費者,在用戶方面會比阿裏強。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