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語言:別把粗鄙當風趣 低俗也不是個性
- 發佈時間:2015-06-05 14:27:00 來源:工人日報 責任編輯:書海
6月2日,在中國文化網路傳播研究會主辦的凈化網路語言主題座談會上,人民網輿情研究室發佈的報告顯示,“尼瑪”、“屌絲”和“逗比”位列網路低俗粗鄙語言的前三位。(見6月3日《新京報》)
網路不僅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改變著我們的語言生態。應該承認,網路語言的出現,豐富並且活躍了現有語言體系。但也有良莠不齊的一面。如果説“點讚”、“蠻拼的”、“正能量”這樣的網路語言的出現,帶來了清新活潑;那麼“尼瑪”、“屌絲”、“逗比”等網路語言的走紅,則破壞了文字美感,拉低了文化品位。特別是當這些網路語言出現在公共媒體上,而自己的孩子就在旁邊,以“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童心追問時,成年人簡直無法回答。
某種流行現象的背後,往往對應著複雜而深刻的社會現象和社會心理。網路語言的低俗化和粗鄙化,侵害了語言的純潔性,體現著一種庸俗流行主義。不客氣地講,這是一種典型的把低俗粗鄙當成個性風趣,是“娛樂至死”更是“庸俗至死”。
網路語言的低俗化和粗鄙化,也體現著一種低智投機主義。在有些人看來,一些網路語言固然格調不雅,但有著龐大的粉絲群,對這些網路語言採取“拿來主義”,能夠很好地迎合潮流、吸引眼球。投機取巧之下,於是錯把出位當出路,錯把出軌當出頭。
凈化網路語言環境,對於普通網友來説,疏是一個方面;但對於公共媒體來説,則還應該加大堵的力度。無論是報紙電視,還是現在出現的新媒體,使用語言文字都必須符合國家法律規定和有關標準、規範,都必須符合社會主流的審美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講,必須對公共出版物提出更高的要求。
既然我們不想活在一個低俗粗鄙的社會中,那就應該拒絕網路語言的低俗粗鄙。須知,低俗不是個性,粗鄙不是風趣,網路語言應該是輕鬆的活潑的,但不能是低俗的粗鄙的,不能把低俗粗鄙當成個性風趣。